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86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包括立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安装有立柱,构成了水平工作台机构,且在工作台的顶面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架和右立架以及马达,其中马达位于右立架的右侧位置处;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之间通过旋转轴共同安装有一排打磨轮,其中前侧的一处打磨轮通过轴端与马达的转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左侧还安装有电动缸,且此电动缸的动作杆顶端安装有左安放座;用手推的方式使其也可以接受打磨轮底侧区域的打磨处理,同此可以看出,装置综合利用了上下两打磨部位,对圆柱状工件与水平板工件实现双侧打磨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了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
本技术涉及灭火器的打磨抛光装置
,具体为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
技术介绍
灭火器筒制作完毕后,需要对其外表面机加工产生的毛刺或缺陷结构进行打磨处理,为进一步提高其表面打磨后的表面质量,还需要利用抛光机对其表面进行精打磨处理,常见的抛光工具为抛光带。现有的上述用于灭火器筒外圆表面抛光打磨的设备仅能对装夹的单根灭火器筒进行打磨处理,因此其抛光打磨效率较低,并且其仅能作用圆形状的灭火器筒或类似圆形腔结构工件的外圆表面的抛光打磨,其实际拓展应用得不到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上述用于灭火器筒外圆表面抛光打磨的设备仅能对装夹的单根灭火器筒进行打磨处理,因此其抛光打磨效率较低,并且其仅能作用圆形状的灭火器筒或类似圆形腔结构工件的外圆表面的抛光打磨,其实际拓展应用得不到提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包括立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安装有立柱,构成了水平工作台机构,且在工作台的顶面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架和右立架以及马达,其中马达位于右立架的右侧位置处;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之间通过旋转轴共同安装有一排打磨轮,其中前侧的一处打磨轮通过轴端与马达的转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左侧还安装有电动缸,且此电动缸的动作杆顶端安装有左安放座;所述左安放座的右侧通过顶面所焊接的三片连接板还向左支撑安装有右安放座;所述工作台的左侧顶面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均还安装有一处支撑柱,且两根支撑柱的顶面共同支撑焊接于左安放座的底面上。进一步的:所述左安放座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腔体内滑动配装有移动板,且此移动板与螺纹贯穿于左安放座中间位置的手轮杆形成焊接。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为长方形实心块,其按左右滑动配合的方式配合于左安放座中,并且其移动板的右端面还焊接有一排带有插孔结构的卡放板。进一步的:所述右安放座为较窄的长方形腔体座结构,其左端面同样焊接有一排卡放板,且这一排卡放板与上述移动板内端面所焊接的那一排卡放板结构、安装位置及尺寸一致。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架和右立架的内表面之间呈高度对称的方式均还开设有一道长方形滑道结构的插放槽,且在两插放槽之间插装有放置板。进一步的:所述放置板的顶面前后两侧均还开设有两道长方形槽口结构的调节槽,且在调节槽之间滑动配合有调节板,并且调节板的中间位置螺纹贯穿有向下锁紧动作的锁紧螺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一款打磨装置,此打磨装置可以将一排多个灭火器筒装夹打磨,其采用电动缸自动下压式打磨原理,正位于打磨轮的顶部区域处,批量打磨的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还在打磨座的底部位置按左右开设的方式开设了两条长方形槽道,长方形槽道内滑动插装有长方板,长方形板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限位锁压板机构,并且它正位于打磨轮的底侧,可以将非圆柱状的水平板状的待打磨工件限位,采用手推的方式使其也可以接受打磨轮底侧区域的打磨处理,同此可以看出,装置综合利用了上下两打磨部位,对圆柱状工件与水平板工件实现双侧打磨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了实际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均为本技术整体的旋转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放置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左安放座内部螺纹导向插放有可移动式移动板的剖视图。图中:1、立柱;2、工作台;3、左立架;4、右立架;5、马达;6、打磨轮;7、传送带;8、连接板;9、移动板;10、左安放座;11、右安放座;12、卡放板;13、手轮杆;14、电动缸;15、插放槽;16、放置板;17、调节板;18、调节槽;19、锁紧螺栓;20、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底面安装有立柱1,构成了水平工作台机构,且在工作台2的顶面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架3和右立架4以及马达5,其中马达5位于右立架4的右侧位置处;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4之间通过旋转轴共同安装有一排打磨轮6,其中前侧的一处打磨轮6通过轴端与马达5的转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顶面左侧还安装有电动缸14,且此电动缸14的动作杆顶端安装有左安放座10;所述左安放座10的右侧通过顶面所焊接的三片连接板8还向左支撑安装有右安放座11;所述工作台2的左侧顶面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均还安装有一处支撑柱20,且两根支撑柱20的顶面共同支撑焊接于左安放座10的底面上。其中的:所述左安放座10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腔体内滑动配装有移动板9,且此移动板9与螺纹贯穿于左安放座10中间位置的手轮杆13形成焊接,如图5所示,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处左安放座10具有内外双层套装式结构,移动板9滑动配合于左安放座10中并且可进行左右螺纹顶出或收缩式移动。其中的:所述移动板9为长方形实心块,其按左右滑动配合的方式配合于左安放座10中,并且其移动板9的右端面还焊接有一排带有插孔结构的卡放板12:所述右安放座11为较窄的长方形腔体座结构,其左端面同样焊接有一排卡放板12,且这一排卡放板12与上述移动板9内端面所焊接的那一排卡放板12结构、安装位置及尺寸一致,两排卡放板12用于对将要卡放的圆柱状工件,例如本设计所指出的灭火器筒的固定,且受下压动作的电动缸14的作用下,使它们下压动作后,与底部旋转运动的那一排打磨轮6形成接触打磨处理,且打磨可以用于多个圆柱状工件的批量打磨处理,结构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其中的: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4的内表面之间呈高度对称的方式均还开设有一道长方形滑道结构的插放槽15,且在两插放槽15之间插装有放置板16,放置板16的顶面前后两侧均还开设有两道长方形槽口结构的调节槽18,且在调节槽18之间滑动配合有调节板17,并且调节板17的中间位置螺纹贯穿有向下锁紧动作的锁紧螺栓19,长方形板状的放置板16顶面两侧均安装有调节板17并带有锁紧螺栓19,因此构成一套可用于将平板状工件卡放的打磨工装机构,可以将平板状的工件平放于此放置板16上,并利用两端具有锁压功能的调节板17,对工件两端头进行位置锁定,采用手推的方式使其也可以接受打磨轮6底侧区域的打磨处理,同此可以看出,装置综合利用了上下两打磨部位,对圆柱状工件与水平板工件实现双侧打磨处理,提高工作效率,拓展了实际应用。工作原理:批量将多个圆柱状工件,例如本设计提出的圆柱状灭火器筒卡放于两侧的卡放板12之间,并向内旋转手轮杆13,使工件由左方向施压压力锁紧,打磨轮6旋转工作时,就会对这类工件打磨处理,也可以将平板状的工件平放于此放置板16上,并利用两端具有锁压功能的调节板17,对工件两端头进行位置锁定,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底面安装有立柱(1),构成了水平工作台机构,且在工作台(2)的顶面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架(3)和右立架(4)以及马达(5),其中马达(5)位于右立架(4)的右侧位置处;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4)之间通过旋转轴共同安装有一排打磨轮(6),其中前侧的一处打磨轮(6)通过轴端与马达(5)的转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顶面左侧还安装有电动缸(14),且此电动缸(14)的动作杆顶端安装有左安放座(10);所述左安放座(10)的右侧通过顶面所焊接的三片连接板(8)还向左支撑安装有右安放座(11);所述工作台(2)的左侧顶面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均还安装有一处支撑柱(20),且两根支撑柱(20)的顶面共同支撑焊接于左安放座(10)的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2);所述工作台(2)的底面安装有立柱(1),构成了水平工作台机构,且在工作台(2)的顶面左右两侧呈对称的方式安装有左立架(3)和右立架(4)以及马达(5),其中马达(5)位于右立架(4)的右侧位置处;所述左立架(3)和右立架(4)之间通过旋转轴共同安装有一排打磨轮(6),其中前侧的一处打磨轮(6)通过轴端与马达(5)的转轴相连接;所述工作台(2)的顶面左侧还安装有电动缸(14),且此电动缸(14)的动作杆顶端安装有左安放座(10);所述左安放座(10)的右侧通过顶面所焊接的三片连接板(8)还向左支撑安装有右安放座(11);所述工作台(2)的左侧顶面呈前后对称的方式均还安装有一处支撑柱(20),且两根支撑柱(20)的顶面共同支撑焊接于左安放座(10)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灭火器筒的筒体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放座(10)为长方形腔结构,其腔体内滑动配装有移动板(9),且此移动板(9)与螺纹贯穿于左安放座(10)中间位置的手轮杆(13)形成焊接。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鹏飞汪宏庚朱立伟姜景丁姜法云曹可惜周仕敬黄芳郑天才汪雨珊汪宇轩毛静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雷盾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