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49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属于医疗器械清洗技术领域;包括边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边框包括两根平行杆,连接两根平行杆的把手,把手位于两根平行杆两端;两根平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在第三支撑杆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呈“倒U形”且高度呈斜坡状逐级递减;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的固定结构;结构简单、提高清洗效果、防止碰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属于医疗器械清洗

技术介绍
医用机器人手臂是一种专业的医疗器械,可以通过医用机器人控制代替医生的手臂进行切除、缝合等手术操作。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超声波在水中传播产生的空化效应,对内部的器械进行清洗的设备。随着机器人手术在医疗领域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手臂在各家医院需要被清洗。而超声波清洗具有全面无死角的清洗特点,更适合清洗医用机器人手臂。目前市场上还有单独为医用机器人手臂设计的超声清洗架,现在大多数拥有医用机器人的医院将医用机器人手臂放入普通的器械装载篮筐,然后放入超声波清洗机内清洗,由于普通器械装载篮筐的外围是丝网,网状结构能大大减弱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进而减弱超声波清洗的效果;而且普通器械装载篮筐内没有阻隔,医用机器人手臂可能与篮筐产生相互的碰撞进而减小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结构简单、提高清洗效果、防止碰撞。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包括边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边框包括两根平行杆,连接两根平行杆的把手,把手位于两根平行杆两端;两根平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分别在第三支撑杆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呈“倒U形”且高度呈斜坡状逐级递减;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的固定结构。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起到支撑医用机器人手臂的作用,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高度逐级递减,可以使医用机器人手臂的长细端头朝下,这样方便医用机器人手臂在进行灌流清洗时,可以将内部的水全部流出器械内部。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的固定结构,起到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的作用,防止碰撞。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没有用到丝网结构,不会对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产生任何阻碍,能大大提高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效果。优选地,第二支撑杆上侧设置有间隙排列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间隙用于放置医用机器人手臂长细端。优选地,第三支撑杆上侧设置有间隙排列的第三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间隙用于放置医用机器人手臂长细端。优选地,第二固定杆呈“竖形”,第一固定杆和第三固定杆呈“倒U形”。优选地,第二支撑杆和边框之间连接有加强筋,起到稳固边框、防止变形的作用。优选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倒U形”开口处折弯,增加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阻止医用机器人手臂之间和医用机器人手臂与边框之间产生的相互碰撞进而减小手臂被破坏的概率。再者,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为框架结构,不会对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产生任何阻碍,能大大提高超声波清洗机的清洗效果。还有,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结构简单、加工简单,带有固定结构,无需加紧机构手工定位,操作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B-B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沿C-C的剖视图;图5是图1中沿D-D的剖视图。图中:1、边框;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三支撑杆;5、把手;6、第一固定杆;7、第二固定杆;8、第三固定杆;9、加强筋;10、医用机器人手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包括边框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边框1包括两根平行杆,连接两根平行杆的把手5,把手5位于两根平行杆两端;两根平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分别在第三支撑杆4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呈“倒U形”且高度呈斜坡状逐级递减;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10的固定结构。把手5可以呈“倒U形”,高度超过清洗液位。第二支撑杆3上侧设置有间隙排列的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第三支撑杆4上侧设置有间隙排列的第三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7。具体的,一侧第二支撑杆3上侧依次设置有间隙排列的1个第二固定杆7、2个第一固定杆6、1个第二固定杆7,另一侧侧第二支撑杆3上侧依次设置有间隙排列的1个第二固定杆7、1个第一固定杆6、1个第二固定杆7,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7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10,间隙用于放置医用机器人手臂10长细端。第三支撑杆4上侧依次设置有间隙排列的1个第二固定杆7、4个第三固定杆8、1个第二固定杆7,第三固定杆8和第二固定杆7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10,间隙用于放置医用机器人手臂10长细端。平行杆之间、间隙、第一固定杆6、第三固定杆8的宽度与医用机器人手臂10相适应。第二固定杆7呈“竖形”,第一固定杆6和第三固定杆8呈“倒U形”。第二支撑杆3和边框1之间连接有加强筋9,起到稳固边框1、防止变形的作用。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倒U形”开口处折弯25mm,增加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的稳定性。所有部件均可以用304不锈钢圆钢折弯成型,所有连接处均可以采用焊接方式,加工简单。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一次性摆放5根医用机器人手臂10,通过调研,手术时大多数医用机器人手臂10使用量是4或者5根,满足放置。当然,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的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7和第三固定杆8也可以为其他个数,满足其他数量的医用机器人手臂10放置。本技术所述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使用方法:将医用机器人手臂10长细端头穿过左侧第二支撑杆3和第一支撑杆2下侧,另一侧放置在第三支撑杆4和右侧第二支撑杆3上侧的间隙内,粗端头放置在第一支撑杆2上侧。第一支撑杆2和第二支撑杆3之间用于容纳医用机器人手臂10粗端,左右两侧把手5之间用于容纳整个医用机器人手臂10,无需加紧机构手工定位,操作方便、快捷。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己,并不以本技术为限制,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均等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边框(1)包括两根平行杆,连接两根平行杆的把手(5),把手(5)位于两根平行杆两端;两根平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分别在第三支撑杆(4)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呈“倒U形”且高度呈斜坡状逐级递减;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10)的固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1)、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边框(1)包括两根平行杆,连接两根平行杆的把手(5),把手(5)位于两根平行杆两端;两根平行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分别在第三支撑杆(4)两侧对称设置,第一支撑杆(2)、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呈“倒U形”且高度呈斜坡状逐级递减;第二支撑杆(3)、第三支撑杆(4)上侧设置有用于隔离医用机器人手臂(10)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机器人手臂专用超声波清洗架,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撑杆(3)上侧设置有间隙排列的第一固定杆(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宾甲许朋许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