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沿轴向偏移的竖直臂的机动聚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7468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8
具有竖直中心轴线(Z‑Z)的聚光灯(100),包括:壳体(210;110),其在用于承载光源(L)的底端和顶端之间延伸,并有穿过所述端部的中心轴线;可移动框架(130;230;330;430);支承臂(120;220),用于支承壳体,该支承臂(120;220)平行于竖直中心轴线(Z‑Z)延伸,且它的底端与壳体(110;220)的顶端旋转连接,以便使得壳体能够相对于支承臂(120;220)绕与竖直轴线(Z‑Z)垂直的纵向旋转轴线(S‑S)在未旋转位置和完全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在未旋转位置中,壳体布置成使得它的中心轴线与聚光灯的竖直中心轴线(Z‑Z)相重合,在完全旋转位置中,壳体布置为相对于竖直中心轴线(Z‑Z)成至少90°角度;壳体的纵向旋转轴线(S‑S)布置在相对于竖直中心轴线(Z‑Z)在与支承臂(120;220)相对的一侧沿横向方向偏移的位置中;用于绕纵向轴线(S‑S)旋转驱动壳体的装置,该装置布置在壳体内部;以及用于绕与中心竖直轴线(Z‑Z)平行的轴线相对于可运动框架而旋转地驱动支承臂(120;220)的装置(160;2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沿轴向偏移的竖直臂的机动聚光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聚光灯。现有技术存在多种用于安装在天花板中的凹入聚光灯,该聚光灯是机动的,并能够通过遥控器来控制,所述聚光灯可沿竖直方向在插入位置和从凹入容器中抽出的位置之间运动。这种已知聚光灯的实例例如在DE202013105693U1和US2011/002132A1中介绍。而且,还存在多种类型的聚光灯,该聚光灯能够沿着天花板安装的引导件移动,这些聚光灯也是机动的,并可通过遥控器来控制。这样的聚光灯在商业展览场所、博物馆或医院中特别有用,在这些地方,周围环境和/或照明条件的频繁变化需要改变光束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聚光灯,该聚光灯将固定在天花板上,并能够在光束的定向方面有广泛的通用性。与该问题相关的是,还希望该装置应当有较小尺寸,容易便宜地生产和装配,并能够使用常规的标准化连接装置而很容易地安装在任何用户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聚光灯来获得这些结果。附图说明其它细节可以从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主题实施例的非限制实例的说明中获得,附图中:图1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天花板聚光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竖直剖视透视图;图2A表示了根据图1的聚光灯的竖直剖视侧视图,该聚光灯处于灯未旋转的状态;图2B表示了根据图1的聚光灯的透视图,该聚光灯处于灯绕水平轴线旋转90°的状态;图3表示了根据图1的聚光灯的壳体的支承臂和用于旋转驱动的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4A表示了处于装配状态的、根据图4的臂的侧视图;图4B表示了处于装配状态的、根据图4的臂的透视图;图5表示了根据图1的聚光灯的细节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其中没有它的外部结构;图6表示了处于局部装配状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光灯的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表示了处于装配状态的、根据图6的聚光灯的竖直剖视图;图8表示了根据图6的聚光灯的细节的透视图;图9表示了在处于分解状态的、根据图6的聚光灯的支承臂和可运动框架之间的连接的细节的透视图;图10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光灯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图11表示了根据图10的聚光灯的竖直剖视图;图12表示了根据图10的聚光灯的支承臂的细节的透视图;图13表示了在根据图10的聚光灯的支承臂和可运动框架之间的连接的细节的竖直剖视图;图14A表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光灯的第四实施例的竖直剖视图;图14B表示了根据图14A的聚光灯旋转90°的竖直截面图。图15表示了在根据图14的聚光灯的支承臂和可运动框架之间的连接的细节的竖直剖视图;以及图16表示了根据图14的聚光灯的支承臂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所有附图都排除了自身为常规的细节,例如电线和天花板固定元件。参考图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聚光灯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光源L,该光源L插入壳体110的自由端中,该壳体110的相对端与支承臂120连接,该支承臂120再安装在容纳于柱形容器140内部的可运动框架130上,该柱形容器140能够固定在天花板上。参考图1中所示的未旋转构型,为了更容易说明而并没有限制意义,假设三个参考轴,即:沿竖直方向Z-Z,在未旋转构型中(且在图1的情况下,在柱形壳体140的高度处),该竖直方向Z-Z与壳体110的纵向延伸部分的中心轴线相对应和与由光源L发射的光束L1的传播轴线相对应;沿纵向方向X-X,该纵向方向X-X垂直于先前方向,并平行于壳体110相对于支承臂120的旋转轴线;以及沿聚光灯的横向宽度方向Y-Y,该横向宽度方向Y-Y垂直于上述两个先前方向,且在支承臂120处于根据图1、2的位置时与壳体110的中心轴线相对应,在壳体相对于支承臂120旋转90°的状态中(图2b)与由光源L发射的光束相对应。而且,假定底部部分与具有壳体110和光源L的端部相对应,且顶部部分沿竖直方向Z-Z与该底部部分相对。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聚光灯100的第一实施例包括竖直支承臂120,该竖直支承臂120在相对于竖直中心轴线Z-Z横向偏移的位置中沿轴向延伸,且它的底端承载齿轮121,该齿轮121有垂直于轴线Z-Z的纵向轴线S-S。如图所示,纵向轴线S-S是在与支承臂120相对的一侧相对于竖直中心轴线横向偏移的位置。齿轮121能够与小齿轮111a啮合,该小齿轮111a由与柱形壳体110成一体的马达1121的轴111来驱动,因此,马达111a的轴的驱动使得壳体110相对于竖直臂120绕纵向旋转轴线S-S旋转。如图2A、2B中所示,柱形壳体110设计成通过马达112的驱动而在竖直/未旋转位置(其中,壳体的轴线布置成与竖直轴线Z-Z平行和重合(图2A))和沿与支承臂120相反的方向完全旋转(优选是旋转90°,图2B)的位置之间绕纵向轴线S-S旋转。由于支承臂120的轴向偏移布置,能够使得聚光灯的竖直和横向延伸部分保持紧凑,这对于凹入聚光灯特别有利,还能够减小容器140的尺寸。参考图1,壳体110优选是有基本柱形形状,并包括:第一底部隔腔110a,该第一底部隔腔110a容纳光源L,以使得由它发射的光束可以朝向壳体的外部传播;以及大致中间的第二隔腔110b,该第二隔腔110b容纳用于旋转地驱动壳体110的马达。第三顶部隔腔110c朝向支承臂120开口,并包含板113(图3),该板113通过一对平行的竖直凸缘113b而铰接在旋转轴线S-S处,各竖直凸缘113b有与竖直方向垂直的通孔114a,并布置成使得通孔114a与从臂120凸出的凸缘的通孔122a、123a(后面将介绍)同轴。板113还设有竖直轴线通孔113a,该通孔113a能够允许马达112的轴111插入,因此,该轴111一旦与小齿轮111a装配在一起就沿轴向约束在板113上。板113例如通过螺钉113c而固定在壳体110上。参考图3和4,支承臂120的优选实例包括竖直本体120a,该竖直本体120a在它沿竖直方向的底端处有两个凸缘122、123,这两个凸缘122、123沿横向方向Y-Y凸出,并布置成沿纵向方向X-X平行和间隔开;各凸缘设有相应的通孔122a、123a,该通孔122a、123a设计成允许销121a插入,该销121a使得齿轮121与凸缘122、123联接,因此与支承臂120连接,这样,齿轮121稳定地与凸缘122、123连接,因此与臂120连接。销(或螺钉)121a可以通过内螺纹装置(例如螺栓或螺母121b)来固定。优选是,滑动摩擦装置125可以同轴地插入齿轮121内部,以便防止壳体120的手动运动损坏用于旋转地驱动壳体120的马达112。优选是,摩擦装置125可以包括同轴地安装在销121a上的弹簧或多个弹簧垫圈;这样的滑动摩擦装置125可通过用于固定销121a的内螺纹元件121b来调节,这使得弹簧或垫圈125能够拉紧,以便将齿轮压靠在凸缘122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竖直中心轴线(Z-Z)的聚光灯(100),包括:/n-壳体(210;110),所述壳体(210;110)在用于承载光源(L)的底端和相对的顶端之间延伸,并有穿过所述底端和顶端的中心轴线;/n-可移动框架(130;230;330;430);/n-支承臂(120;220),用于支承所述壳体,所述支承臂(120;220)平行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延伸,且所述支承臂的顶端与所述可运动框架(130;230;330;430)连接,所述支承臂的底端与所述壳体(110;220)的顶端旋转地连接,以便使得所述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120;220)绕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垂直的纵向旋转轴线(S-S)在未旋转位置和完全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未旋转位置中,所述壳体布置成使得它的中心轴线与聚光灯的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相重合,在所述完全旋转位置中,所述壳体布置为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成至少9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2 IT 1020180000034421.具有竖直中心轴线(Z-Z)的聚光灯(100),包括:
-壳体(210;110),所述壳体(210;110)在用于承载光源(L)的底端和相对的顶端之间延伸,并有穿过所述底端和顶端的中心轴线;
-可移动框架(130;230;330;430);
-支承臂(120;220),用于支承所述壳体,所述支承臂(120;220)平行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延伸,且所述支承臂的顶端与所述可运动框架(130;230;330;430)连接,所述支承臂的底端与所述壳体(110;220)的顶端旋转地连接,以便使得所述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承臂(120;220)绕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垂直的纵向旋转轴线(S-S)在未旋转位置和完全旋转位置之间旋转,在所述未旋转位置中,所述壳体布置成使得它的中心轴线与聚光灯的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相重合,在所述完全旋转位置中,所述壳体布置为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成至少90o角度;
其中,支承臂(120;220)有竖直本体(120a),所述竖直本体(120a)在沿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和纵向旋转轴线(S-S)垂直的横向方向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的偏移位置中沿轴向延伸,且所述支承臂的底端承载齿轮(121),所述齿轮(121)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纵向旋转轴线(S-S)重合;
其中,所述壳体的纵向旋转轴线(S-S)布置在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在与支承臂(120;220)相对的一侧沿横向方向偏移的位置中;
-用于绕所述纵向旋转轴线(S-S)旋转地驱动所述壳体的装置,所述装置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并包括与小齿轮(111a;211a)一起旋转的轴(111;211),所述小齿轮(111a;211a)与所述齿轮(121)啮合;以及
-用于绕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Z-Z)平行的轴线相对于所述可运动框架旋转地驱动所述支承臂(120;220)的装置(160;2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臂的竖直本体(120a)的底端有两个凸缘(122、123),所述两个凸缘(122、123)沿横向方向(Y-Y)凸出,并布置成沿纵向方向(X-X)平行和间隔开,各凸缘设有相应的通孔(122a、123a),所述通孔(122a、123a)设计成允许销(121a)插入,所述销(121a)使得所述齿轮(121)与凸缘(122、121)联接,并形成所述壳体(110)相对于所述支承臂(120)的纵向旋转轴线(S-S)。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光灯,其中:用于旋转地驱动所述壳体的所述装置包括马达(112),所述马达(112)与所述壳体(110)成一体,并驱动具有小齿轮(111a)的轴,所述小齿轮(111a)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马达的轴定向成平行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或者相对于所述竖直中心轴线成一定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通过一对平行凸缘(113b)而铰接在所述纵向旋转轴线(S-S)上的板(113)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板(113)设有通孔(113a),所述马达(112)的轴(111)插入所述通孔(113a)内部,以便沿轴向约束在所述板(113)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聚光灯,其特征在于:旋转地驱动所述支承臂的所述装置(160;260)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马格纳吉A·塔契
申请(专利权)人:福马照明意大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