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植物培养系统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7386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一种重力驱动的植物培养系统,包括:(a)框架;(b)多个竖直堆叠的传输机组件,其被安装到所述框架。每个传输机组件包括沿着传输机轴线延伸的至少一个重力传输机。传输机轴线相对于水平平面从框架上游端到框架下游端向下倾斜。该系统还包括(c)多个植物培养托盘,其被滚动地支承在每个重力传输机上,并且借助重力而被促使沿着相应的传输机轴线朝向框架下游端平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高密度植物培养系统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植物培养。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高密度、垂直堆叠的植物培养系统以及相关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美国专利申请公布第2017/0027112号(Vail等人)公开了室内耕作模块系统。室内耕作模块系统可包括壳体。此外,室内耕作模块系统可以包括壳体内的多个室内耕作模块部件,所述多个室内耕作模块部件包括:壳体内的具有多个竖直水平的高密度机架系统,其中两个相邻竖直水平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大于11英寸;气流管理照明系统,其中所述气流管理照明系统向多个竖直水平中的每个水平提供气流和照明;灌溉系统;以及再循环系统。美国专利第4,854,075号(Greling)公开了一种具有在可模制材料的平板中的多个杯子的植物托盘,其中杯子是平行的行,其中至少一些行在一些杯子之间具有用于平板中的空气开口的空间,以将空气供应到在杯子中生长的植物的叶子。相邻行中的杯子可以错开,并且具有可变的宽度形状(诸如六边形),以在可用空间中提供最大数量并且靠近空气开口的杯子。六边形截面的杯子还具有用于引导植物的根部生长的拐角。围绕空气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驱动的植物培养系统,包括:/n(a)框架,其具有框架上游端和与所述框架上游端水平间隔分开的框架下游端;/n(b)多个竖直堆叠的传输机组件,所述传输机组件被安装到所述框架,每个传输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重力传输机,所述重力传输机在所述框架上游端和所述框架下游端之间沿着传输机轴线延伸,所述传输机轴线相对于水平平面从所述框架上游端到所述框架下游端向下倾斜;以及/n(c)多个植物培养托盘,所述植物培养托盘被滚动地支承在每个重力传输机上,并且借助重力而被促使沿着相应的传输机轴线朝向所述框架下游端平移,每个托盘包括:/n(i)托盘本体,其具有托盘顶部和与所述托盘顶部竖直地相对的托盘底部;/n(ii...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01 US 62/625,0141.一种重力驱动的植物培养系统,包括:
(a)框架,其具有框架上游端和与所述框架上游端水平间隔分开的框架下游端;
(b)多个竖直堆叠的传输机组件,所述传输机组件被安装到所述框架,每个传输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重力传输机,所述重力传输机在所述框架上游端和所述框架下游端之间沿着传输机轴线延伸,所述传输机轴线相对于水平平面从所述框架上游端到所述框架下游端向下倾斜;以及
(c)多个植物培养托盘,所述植物培养托盘被滚动地支承在每个重力传输机上,并且借助重力而被促使沿着相应的传输机轴线朝向所述框架下游端平移,每个托盘包括:
(i)托盘本体,其具有托盘顶部和与所述托盘顶部竖直地相对的托盘底部;
(ii)多个植物腔,所述植物腔位于所述托盘本体中,并且向所述托盘顶部打开,所述植物腔用于保持植物;以及
(iii)营养室,所述营养室位于所述托盘本体的内部,并且与所述植物腔流体连通,所述营养室用于保持植物营养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重力传输机包括一对支承件,所述一对支承件通过传输机开口彼此横向地间隔分开,每个托盘支承件包括导轨以及多个车轮,所述导轨在所述框架下游端和所述框架上游端之间大致平行于相应的传输机轴线延伸,所述多个车轮被可旋转地安装到所述导轨,并且沿着所述传输机轴线彼此间隔分开,所述一对支承件的所述车轮与所述植物培养托盘的被横向间隔分开的托盘下侧表面接合,所述植物培养托盘被支承在所述传输机上,每个托盘下侧表面相对于所述水平平面与所述传输机轴线大致平行地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托盘本体包括营养室底壁以及营养室侧壁,所述营养室底壁位于底壁平面中,所述营养室侧壁从所述营养室底壁的周边向上延伸,所述营养室底壁和所述营养室侧壁包围所述营养室,并且其中所述营养室底壁与所述水平平面大致平行,用于使所述植物营养液在所述营养室底壁上维持大致恒定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营养室横向地位于所述一对托盘支承件的中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营养室延伸到所述传输机开口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每个托盘包括至少一个托盘通气部,所述托盘通气部穿过所述托盘本体,所述托盘通气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水平平面的竖直通气部轴线在向所述托盘顶部打开的通气部顶端和向所述托盘底部打开的通气部底端之间延伸,所述托盘通气部用于使空气通过所述托盘本体,以促进从下方向植物输送空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托盘通气部穿过所述营养室。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空气输送管道系统,用于将空气输送到所述植物,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系统包括多个第一端口以及多个第二端口,所述多个第一端口位于每个植物培养托盘的上方,用于从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系统向下排出空气,以从上方向所述植物输送空气,所述多个第二端口位于每个植物培养托盘的下方,用于将空气从所述空气输送管道系统向上排出,以经由所述托盘通气部从下方向所述植物输送空气。


9.一种用于重力驱动的植物培养系统的植物培养托盘,包括:
(a)托盘本体,其具有托盘顶部、与所述托盘顶部竖直地相对的托盘底部、托盘前部、以及与所述托盘前部轴向地相对的托盘后部,所述托盘本体包括:
(i)一对横向间隔分开的托盘下侧表面,用于与重力传输机的车轮接合,以将所述植物培养托盘滚动地支承在所述重力传输机上,当所述托盘被支承在所述传输机上时,每个下侧表面相对于水平平面从所述托盘后部到所述托盘前部向下倾斜;
(ii)营养室底壁,其位于底壁平面中;以及
(iii)营养室侧壁,其从所述室底壁的周边向上延伸,所述营养室底壁和所述营养室侧壁包围所述托盘本体内部的营养室,用于保持植物营养液,其中当所述托盘被支承在所述传输机上时,所述营养室底壁与所述水平平面大致平行,以使所述植物营养液在所述营养室底壁上维持大致恒定的深度;
(b)多个植物腔,所述植物腔位于所述托盘本体中,用于保持植物,所述植物腔向所述托盘顶部打开,并且与所述营养室流体连通,用于向所述植物提供所述植物营养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营养室底壁横向地位于所述下侧表面的中间并且位于所述下侧表面下方的高度处。


11.根据权利要求9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中每个托盘包括至少一个托盘通气部,所述托盘通气部穿过所述托盘本体,所述托盘通气部沿着垂直于所述水平平面的竖直通气部轴线在向所述托盘顶部打开的通气部顶端和向所述托盘底部打开的通气部底端之间延伸,所述托盘通气部用于使空气通过所述托盘本体,以促进从下方向所述植物输送空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其中,所述托盘通气部穿过所述营养室。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中每个植物腔沿着垂直于所述水平平面的竖直腔轴线在向所述托盘顶部打开的腔顶端和位于所述腔顶端下方的腔底端之间延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托盘,其中每个植物腔的所述腔底端位于共同的腔底部平面中,所述腔底部平面在所述托盘被支承在所述传输机上时与所述水平平面大致平行。


15.根据权利要求13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其中每个植物腔的所述腔顶端位于共同的腔顶部平面中,所述腔顶部平面在所述托盘被支承在所述传输机上时与所述水平平面大致平行。


16.一种操作高密度植物培养系统的方法,包括:
(a)将保持植物的多个植物培养托盘滚动地支承在重力传输机上,所述重力传输机沿着传输机轴线在框架上游端与框架下游端之间延伸,所述传输机轴线相对于水平平面从所述框架上游端到所述框架下游端向下倾斜;
(b)向所述植物输送空气、植物营养液和光,以促进植物生长;以及
(c)借助重力使被支承在所述重力传输机上的所述植物培养托盘沿着所述传输机轴线朝向所述框架下游端滚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植物营养液供应到每一托盘内部的营养室,所述营养室与所述植物流体连通,并且被所述托盘的营养室底壁从下方包围,所述营养室底壁位于底壁平面中,并且在步骤(a)至(c)期间保持所述底壁平面与所述水平平面大致平行。


18.一种植物培养系统,包括:
(a)框架,其具有框架上游端和与所述框架上游端水平间隔分开的框架下游端;
(b)多个竖直堆叠的传输机组件,所述传输机组件被安装到所述框架,每个传输机组件包括至少一个传输机,所述传输机在所述框架上游端和所述框架下游端之间沿着传输机轴线延伸;
(c)多个植物培养托盘,所述植物培养托盘被支承在每个传输机上,用于沿着相应的传输机轴线朝向所述框架下游端平移,每个植物培养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A·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LYSAA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挪威;NO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