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模块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vlan,是VirtualLocalAreaNetwork的简称,虚拟局域网。FCS,是FrameCheckSequence的简称,帧检测序列,指特别的检测码字符被添加到在一个通信协议中的帧中进行检错和纠错。白盒交换机是一种灵活、高效的网络设备,用户可根据需要在相同的硬件体系上部署不同的、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应用及服务。其具有解耦软件的功能,可降低成本、提高使用灵活性,为厂商专门的需求构建不同的组建和模块,受到了诸多厂商及数据中心的欢迎。特别是在大型数据中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白盒交换机最大的亮点是其强大的开放性,因此,白盒交换机在操作系统、软件等方面都有更为丰富的选择。光模块是进行光电和电光转换的光电子器件。光模块的发送端把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接收端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光模块按照封装形式分类,常见的有SFP,SFP+,SFF,千兆以太网路界面转换器(GBIC)等。光模块可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盒交换机内设置有若干端口,端口用于插接光模块;/n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S1.将白盒交换机内所有端口划分为端口组将端口组串行连接形成环路;/nS2.配置白盒交换机对光模块进行基本功能测试,所述基本功能测试包括光模块在位识别测试以及链路连通测试;/nS3.配置白盒交换机依次对每个端口组与相邻端口组连接的端口进行光模块兼容性测试;/nS4.配置白盒交换机对光模块进行流量测试,在端口组之间建立双向的流量风暴,检测各端口是否有传输错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盒交换机内设置有若干端口,端口用于插接光模块;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白盒交换机内所有端口划分为端口组将端口组串行连接形成环路;
S2.配置白盒交换机对光模块进行基本功能测试,所述基本功能测试包括光模块在位识别测试以及链路连通测试;
S3.配置白盒交换机依次对每个端口组与相邻端口组连接的端口进行光模块兼容性测试;
S4.配置白盒交换机对光模块进行流量测试,在端口组之间建立双向的流量风暴,检测各端口是否有传输错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步骤如下:
S11.将白盒交换机内所有端口设定为一个序列,并将相邻的两个端口设置为一个端口组;
S12.用线缆将相邻端口组连接;
S13.再将最后一个端口组的最后一个端口与首个端口组的第一个端口用线缆连接,形成蛇形环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光模块兼容性测试包括光模块在位检测、链路连通检测、端口光模块型号信息检测以及端口开关测试。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步骤如下:
S21.配置白盒交换机判断是否所有光模块均在位;
若是,进入步骤S22;
若否,提示光模块不在位及测试未通过,返回步骤S21;
S22.配置白盒交换机判断是否所有端口均已连接;
若是,进入步骤S23;
若否,提示有链路不通及测试未通过,返回步骤S21;
S23.创建与端口组数目相同数量的vlan,并将每个端口组的端口加入同一个vlan。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步骤如下:
S31.设定端口序列号为p,设定p初始值为2;
S32.定位到端口号为p的端口;
S33.判断端口p光模块是否在位;
若否,提示p端口光模块不在位,进入步骤S37;
若是,进入步骤S34;
S34.判断端口p链路是否连通;
若否,提示链路不通,进入步骤S37;
若是,进入步骤S35;
S35.对端口p进行光模块型号信息检测;
S36.对端口p进行端口开关测试;
S37.将p的取值增加2,并判断端口p是否达到最大端口数;
若是,进入步骤S4;
若否,返回步骤S32。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白盒交换机光模块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5具体步骤如下:
S351.判断端口p是否读取到信息;
若否,提示信息读取错误,进入步骤S355;
若是,进入步骤S352;
S352.设置信息读取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锡鑫,袁福利,周庆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