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711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盘、柜;2)、安装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3)、安装管、箱、盒;4)、管内穿线;5)、敷设电线、电缆;6)、动力系统调试;7)、安装灯具、开关、插座;8)、安装防雷、接地装置;9)、对电气设备调整试验;所述的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5.1)、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5.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5.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5.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5.5)、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不交叉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实验室电气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实验室电气主要包括照明电和动力电两大部分。其中,动力电主要用于各类仪器设备用电等的电气供应。实验室电气系统也是实验室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同样的,在设备质量达标的基础上,其装配要求精度高,故障率低,效果好。而达到这一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决定这一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装配精度高,故障率低,效果好,避免了二次性施工。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盘、柜;2)、安装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3)、安装管、箱、盒;4)、管内穿线;5)、敷设电线、电缆;6)、动力系统调试;7)、安装灯具、开关、插座;8)、安装防雷、接地装置;9)、对电气设备调整试验;所述的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5.1)、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5.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5.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5.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小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符合下表规定数值:电缆形式多芯单芯<br>控制电缆10D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0D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15D20D表中D为电缆外径;5.5)、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不交叉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所述的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6.1)电力电缆测试: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名线芯间的绝缘电阻;其中,1kV以下电缆大于或等于10MΩ,3kV电缆大于或等于200MΩ,6~10kV电缆大于或等于400MΩ;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电缆相位检查;6.2)电机测试:电机试运前测试其对地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0.5MΩ;检查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接触状况,转子灵活度,引出线相位及连接状况;测试电机每次启动应为空载运行,运行时间为2h;所述的步骤8)中,防雷接地板利用基础柱、基础抗拔桩及混凝土底板钢筋组成引下线利用柱内两根主钢筋引下,接地线采用Φ16圆钢和40mm×4mm镀锌扁钢敷设。进一步的,步骤2)中,电缆桥架安装前,按与土建及水管、通风专业协调的位置,首先进行放线定位,安装吊架,支吊架间距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为1.5m~3m,垂直安装时,其固定点间距小于或者等于2m;吊架、支架安装结束后,进行托臂安装,托臂与吊支架之间使用连接片固定,再安装桥架本体,桥架本体使用连接板连接固定,并用固定螺栓将桥身固定在托臂上。再进一步的,步骤2)中,封闭母线安装前逐段测试母线槽的相间,对地绝缘状况,最小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0.5MΩ,准备工作就序后,进行母线槽走向定位,安装吊支架,封闭母线水平安装时,至地面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2m,封闭母线槽的固定采用镀锌扁钢,固定处母线槽外包一层绝缘软橡胶板;再进一步的,步骤3)中,1600A以上母线槽力矩大于15kg/m,1600A以下母线槽力矩大于12kg/m,紧固完成后,使用塞尺检查各铜排的接触压接情况,使用0.05mm×10m塞尺,塞入深度不大于6mm,最后利用40mm×4mm镀锌扁钢将各支架连接起来,使所有支架构成良好电气通路;每段母线槽均使用软铜线或软铜带与PE干线相连,安装完成检查无误后,使用1000MΩ摇表测试母线槽回路绝缘电阻,电阻大于或等于0.5MΩ,垂直敷设的封闭母线,当进入盒及末端悬空时,采用支架固定,螺栓固定的母线搭接面平整,母线按分段图、顺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每相外壳的纵向间隙分配均匀,母线与外壳间同心,其误差大于或等于5mm,段与段连接时,两相邻段母线及外壳对准,封闭母线槽的拐角处及与箱、柜的连接处设支架,直线段的支架间距小于或等于2.0M,母线与母线间,母线与电气具接线端的搭接面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进一步的,步骤4)中,导线穿管依据所穿根数多少确定管径,导线的绝缘电阻测量值大于或等于0.5MΩ,不同系统、不同回路的导线不穿在同一根保护管内,导线在保护管内不得有接头和扭结,中间连接和分支连接采用熔焊、线夹、压接、接线柱和搪锡在接线箱内进行。进一步的,步骤5)中,导线在箱、盒内的连接采用压接法,使用接线端子及铜或铝套管、线夹连接,铜芯导线采用缠绕后搪锡的方法连接;单股铝芯线采用绝缘螺旋接线钮连接。再进一步的,步骤5)中,导线与电气器具端子间的连接,单股铜或铝芯及导线截面为2.5mm及以下的多股铜芯导线直接连接,多股铜芯导线的线芯先拧紧、搪锡后再连接,多股铜芯导线及导线截面超过2.5mm的多铜芯导线压接端子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进一步的,步骤7)中采用钢管作灯具的吊杆时,钢管内径大于或等于10mm,钢管壁厚大于或等于1.5mm;每个灯具固定螺钉或螺栓大于或等于2个,同一室内场所成排安装的灯具其中心线偏差小于或等于5mm,开关、插座的并列安装高度差小于或等于1mm,同一室内的高度小于或等于5mm,螺口灯头中心线弹簧片接相线,螺口接零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装配精度高,故障率低,效果好,避免了二次性施工,且可实现均衡流水施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盘、柜装配工艺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装配工艺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管、箱、盒装配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配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安装盘、柜;2)、安装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3)、安装管、箱、盒;4)、管内穿线;5)、敷设电线、电缆;6)、动力系统调试;7)、安装灯具、开关、插座;8)、安装防雷、接地装置;9)、对电气设备调整试验;所述的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5.1)、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5.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5.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5.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小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n1)、安装盘、柜;/n2)、安装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n3)、安装管、箱、盒;/n4)、管内穿线;/n5)、敷设电线、电缆;/n6)、动力系统调试;/n7)、安装灯具、开关、插座;/n8)、安装防雷、接地装置;/n9)、对电气设备调整试验;/n其特征在于:/n所述的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n5.1)、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n5.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n5.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n5.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小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安装盘、柜;
2)、安装电缆桥架及封闭母线槽;
3)、安装管、箱、盒;
4)、管内穿线;
5)、敷设电线、电缆;
6)、动力系统调试;
7)、安装灯具、开关、插座;
8)、安装防雷、接地装置;
9)、对电气设备调整试验;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步骤5)中包括如下步骤:
5.1)、敷设前按设计和实际路径计算每根电缆长度,合理安排每盘电缆,减少电缆接头;
5.2)、在带电区域内敷设电缆;
5.3)、电力电缆在终端与接头附近留有备用长度;
5.4)、电缆各支持点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长度小于或等于下表所列数值: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符合下表规定数值:









电缆形式
多芯
单芯


控制电缆
1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5D
20D






表中D为电缆外径;
5.5)、电缆敷设时排列整齐,不交叉且加以固定,并及时装设标志牌;
所述的步骤6)中包括以下步骤:
6.1)电力电缆测试:
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名线芯间的绝缘电阻;其中,1kV以下电缆大于或等于10MΩ,3kV电缆大于或等于200MΩ,6~10kV电缆大于或等于400MΩ;
电缆直流耐压试验和直流泄漏试验;
电缆相位检查;
6.2)电机测试:
电机试运前测试其对地绝缘电阻大于或等于0.5MΩ;
检查电刷与换向器或滑环接触状况,转子灵活度,引出线相位及连接状况;
测试电机每次启动应为空载运行,运行时间为2h;
所述的步骤8)中,防雷接地板利用基础柱、基础抗拔桩及混凝土底板钢筋组成引下线利用柱内两根主钢筋引下,接地线采用Φ16圆钢和40mm×4mm镀锌扁钢敷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电缆桥架安装前,按与土建及水管、通风专业协调的位置,首先进行放线定位,安装吊架,支吊架间距按荷载曲线选取最佳跨距进行支撑,跨距为1.5m~3m,垂直安装时,其固定点间距小于或者等于2m;
吊架、支架安装结束后,进行托臂安装,托臂与吊支架之间使用连接片固定,再安装桥架本体,桥架本体使用连接板连接固定,并用固定螺栓将桥身固定在托臂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实验室动力电气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光明张传月赵玉
申请(专利权)人:惠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