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979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固定盖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外侧设有提耳,固定盖体一端为密封面,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内设有插孔,移液管本体的一端穿过插孔进行固定,移液管本体下部延伸至保护罩内,保护罩上端和固定盖体连接,保护罩下部设有固定件和/或真空吸盘,固定件内设有重力球,固定件的外径大于保护罩的外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方便移液操作,设有固定盖体和保护罩,能够对移液管本体实现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方便站立、放置,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
本技术属于生物试验器材
,具体地,涉及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
技术介绍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分子生物学一直是生物学的前沿与生长点,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蛋白质体系、蛋白质-核酸体系和蛋白质-脂质体系。生物大分子,特别是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功能的研究,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现代化学和物理学理论、技术和方法的应用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研究,从而出现了分子生物学的蓬勃发展。分子生物学实验属于微观试验,经常要用到移液管等实验器材进行操作,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移液管一般需要配合吸耳球进行操作,操作起来比较繁琐,用过之后需要马上清洗,不适于单次使用结束后,间隔一会还要使用的情况,因为这种清洗起来比较麻烦,不清洗的话,又怕会有粉尘细菌等的污染间接影响试验结果,另外,移液管也只能通过试管架等固定,不方便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方便移液操作,设有固定盖体和保护罩,能够对移液管本体实现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方便站立、放置,实用性较强。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固定盖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外侧设有提耳,固定盖体一端为密封面,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内设有插孔,移液管本体的一端穿过插孔进行固定,移液管本体下部延伸至保护罩内,保护罩上端和固定盖体连接,保护罩下部设有固定件和/或真空吸盘,固定件内设有重力球,固定件的外径大于保护罩的外径。优选的是,所述插孔设置在密封面的中心处,固定盖体和弹性球为一体式设置。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盖体内侧设有内螺纹,保护罩上端开口处设有相互匹配的外螺纹。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弹性球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弹性球设有开口,通过开口处套设在移液管本体上端。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提耳固定连接在固定盖体的外侧,提耳为半圆环状。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移液管本体外侧设有刻度标识。上述任一方案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在保护罩下部,真空吸盘设置在固定件的下部,重力球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包括移液管本体,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固定盖体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外侧设有提耳,固定盖体一端为密封面,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内设有插孔,移液管本体的一端穿过插孔进行固定,移液管本体下部延伸至保护罩内,保护罩上端和固定盖体连接,保护罩下部设有固定件和/或真空吸盘,固定件内设有重力球,固定件的外径大于保护罩的外径。本技术移液管本体上部套设有弹性球,方便移液操作,设有固定盖体和保护罩,能够对移液管本体实现保护作用,结构简单,方便站立、放置,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技术的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外部示意图;图2是图1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图2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1、移液管本体,2、弹性球,3、固定盖体,31、密封面,32、插孔,4、提耳,5、保护罩,6、固定件,7、真空吸盘,8、重力球。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如图1-图3所示,包括移液管本体1,移液管本体1即为现有技术中的管状移液管,移液管本体1外侧设有刻度标识,下部设有吸嘴,上部设有开口。移液管本体1上部套设有弹性球2,如图4所示,弹性球2采用硅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能够实现吹捏,弹性球2设有开口21,通过开口21处套设在移液管本体1上端。固定盖体3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3外侧设有提耳4,提耳4固定连接在固定盖体3的外侧,提耳4为半圆环状,方便悬挂放置或者拿取。如图5所示,固定盖体3一端为密封面31,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31内设有插孔32,移液管本体1上端外径等于插孔32的内径,从而实现移液管本体1的一端穿过插孔32进行固定。具体设置时,插孔32设置在密封面31的中心处,固定盖体3和弹性球2可以为一体式设置。移液管本体1下部延伸至保护罩5内,保护罩5为下端密封的桶状结构。保护罩5上端和固定盖体3螺纹连接,具体的,固定盖体3内侧设有内螺纹,保护罩5上端开口处设有相互匹配的外螺纹。保护罩5下部设有固定件6和真空吸盘7,具体的,固定件6固定连接在保护罩5下部,真空吸盘7设置在固定件6下部,能够吸附在桌面上。固定件6的外径大于保护罩5的外径。固定件6内设有重力球8,重力球8采用密度较大的金属材料如铜、不锈钢才材料制作而成,重力球8填充在固定件6内,从而实现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能,防止发生倾倒。本技术移液管本体1上部套设有弹性球2,方便移液操作,避免了单独使用吸耳球的繁琐,设有固定盖体和保护罩,能够对移液管本体实现保护作用,防止粉尘颗粒物的污染,间隔使用移液管时不再需要单独清洗,节省了时间,结构简单,设置有固定件6方便站立,半圆环状提耳4方便拿取或者玄关放置,实用性较强。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管本体(1),移液管本体(1)上部套设有弹性球(2),固定盖体(3)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3)外侧设有提耳(4),固定盖体(3)一端为密封面(31),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31)内设有插孔(32),移液管本体(1)的一端穿过插孔(32)进行固定,移液管本体(1)下部延伸至保护罩(5)内,保护罩(5)上端和固定盖体(3)连接,保护罩(5)下部设有固定件(6)和/或真空吸盘(7),固定件(6)内设有重力球(8),固定件(6)的外径大于保护罩(5)的外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液管本体(1),移液管本体(1)上部套设有弹性球(2),固定盖体(3)为圆柱状空心结构,固定盖体(3)外侧设有提耳(4),固定盖体(3)一端为密封面(31),另一端为敞开式设置,密封面(31)内设有插孔(32),移液管本体(1)的一端穿过插孔(32)进行固定,移液管本体(1)下部延伸至保护罩(5)内,保护罩(5)上端和固定盖体(3)连接,保护罩(5)下部设有固定件(6)和/或真空吸盘(7),固定件(6)内设有重力球(8),固定件(6)的外径大于保护罩(5)的外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32)设置在密封面(31)的中心处,固定盖体(3)和弹性球(2)为一体式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子生物实验用移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良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科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