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6878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包括: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所述抓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OpenAPI的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OpenAPI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屏模块的输入端无线连接;该智能门铃投屏系统,OpenAPI查找接入投屏模块的智能带屏设备,下发陌生人信息,而智能带屏设备接入投屏系统,接收陌生人信息并展示在屏幕第一图层上,不仅大大的提高了门铃的智能性,而且也避免人们在观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门外情况,大大的提高了门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
技术介绍
门铃即门上的铃,功能类似敲门,可以发出声音提醒主人有人来访。门铃这玩意在中国古代较少听说,有钱的大户人家是在大门上装有装饰性的门环,叫门的人可用门环拍击环下的门钉发出较大的响声,有现代″门铃″的作用。目前,门铃的安装方式,分为有线门铃和无线门铃;有线门铃安装较为麻烦,需要布线,一般为工程门铃;无线门铃安装方便,只需将发射器用双面海绵贴或螺丝固定在室外,接收器安装电池或插入室内电源即可使用,然而现有的门铃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现有的门铃不具有投屏功能,以至于门外出现情况时,用户需要步行至门口处理,通过观望口观望,进行人员识别,费时费力,而且用户在观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门外情况,降低了门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门铃不具有投屏功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包括: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所述抓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OpenAPI的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OpenAPI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屏模块的输入端无线连接;运行环境:依托携住智能云端,无需部署;云端服务:所有云端服务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可以为所有地区提供云端服务。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包括所述的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所述智能门铃投屏系统,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罩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的外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述防护罩的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母。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警报器,所述防护罩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钢化玻璃罩。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触碰开关,所述触碰开关位于所述钢化玻璃罩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卡紧框,所述防护罩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金属卡块,所述金属卡块的一侧贯穿所述卡紧框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框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卡紧框的内壁的两侧之间滑动连接有卡紧板,两个所述卡紧板相离的一侧均设置有操作杆,两个所述操作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挤压弹簧,两个所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卡紧框并延伸至所述卡紧框的外部。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通过提前在设备端或云端下发人脸照片至门铃设备,再通过抓拍模块对陌生人的人脸进行抓拍,并且将拍的照片与设备端照片进行比对,从而识别为陌生人,则向OpenAPI发送陌生人信息,OpenAPI查找接入投屏模块的智能带屏设备,下发陌生人信息,而智能带屏设备接入投屏系统,接收陌生人信息并展示在屏幕第一图层上,不仅大大的提高了门铃的智能性,而且也避免人们在观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门外情况,不仅提高了门铃的使用效果,而且也可以及时了解门外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防护罩的结构外部图。图中标号:1、抓拍模块,2、处理模块,3、OpenAPI,4、投屏模块,5、门板,6、卡紧结构,61、卡紧框,62、卡紧板,63、操作杆,64、挤压弹簧,7、防护罩,8、固定板,9、U型块,10、转动轴,11、驱动块,12、摄像头,13、内六角螺母,14、警报器,15、钢化玻璃罩,16、触碰开关,17、金属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包括:抓拍模块1、处理模块2、OpenAPI3和投屏模块4;所述抓拍模块1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2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2的输出端与所述OpenAPI3的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OpenAPI3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屏模块4的输入端无线连接;运行环境:依托携住智能云端,无需部署;云端服务:所有云端服务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可以为所有地区提供云端服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提前在设备端或云端下发人脸照片至门铃设备,再通过抓拍模块对陌生人的人脸进行抓拍,并且将拍的照片与设备端照片进行比对,从而识别为陌生人,则向OpenAPI3发送陌生人信息,OpenAPI3查找接入投屏模块4的智能带屏设备,下发陌生人信息,而智能带屏设备接入投屏系统,接收陌生人信息并展示在屏幕第一图层上。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提前在设备端或云端下发人脸照片至门铃设备,再通过抓拍模块对陌生人的人脸进行抓拍,并且将拍的照片与设备端照片进行比对,从而识别为陌生人,则向OpenAPI3发送陌生人信息,OpenAPI3查找接入投屏模块4的智能带屏设备,下发陌生人信息,而智能带屏设备接入投屏系统,接收陌生人信息并展示在屏幕第一图层上,不仅大大的提高了门铃的智能性,而且也避免人们在观看电视、电脑或手机时,不能第一时间了解到门外情况,不仅提高了门铃的使用效果,而且也可以及时了解门外情况。第二实施例请参阅第二实施例的图2-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方式中,所述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可以包括所述抓拍模块1、处理模块2、OpenAPI3和投屏模块4,所述智能门铃投屏系统,还包括门板5,所述门板5的一侧设置有卡紧结构6,所述门板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7,所述防护罩7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板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块9,所述U型块9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0,所述转动轴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块11,所述驱动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12;通过摄像头12的设置,可以对门外人员进行抓拍,并且通过转动轴的旋转,可以带动驱动块进行旋转,进而可以带动摄像头进行角度调节,便于不同角度的抓拍,而且通过卡紧结构6的设置,便于防护罩7的连接。所述转动轴10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罩7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7的外部,所述转动轴10延伸至所述防护罩7的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六角螺母13;内六角螺母13的设置,便于通过外六角螺丝刀带动转动轴旋转,进行摄像头12的调节。所述防护罩7的顶部设置有警报器14,所述防护罩7的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设置有钢化玻璃罩15;警报器14的设置,用于发出警报,起到警示作用,而且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n所述抓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OpenAPI的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OpenAPI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屏模块的输入端无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
所述抓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处理模块输入端连接,所述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OpenAPI的输入端无线连接,所述OpenAPI的输出端与所述投屏模块的输入端无线连接。


2.一种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抓拍模块、处理模块、OpenAPI和投屏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板,所述门板的一侧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门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壁的顶部固定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U型块,所述U型块的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块,所述驱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门铃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罩并延伸至所述防护罩的外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滨杨笑权
申请(专利权)人:快住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