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6446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可对实验室废液进行较彻底的净化,使排出的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了实用性;包括箱体、隔板、控制器、检修门、合页、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箱体中部设置有内腔,隔板将箱体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顶端和侧端分别设置有投放口和排液口,投放口和排液口均与左腔室连通,右腔室内设置有循环装置,箱体前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箱体前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覆盖检修口,检修门通过合页与箱体可旋转连接,左腔室侧壁设置有多组支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穿过箱体前端与支撑配合滑动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液中含有不少有毒有害物质,废液如果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对操作人员身体造成极大危害,因此实验后的废液处理非常重要。但现有废液处理装置较为简易,通常为普通的储液器皿或为简单的搅拌装置,对废液处理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净化作用,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对实验室废液进行较彻底的净化,使排出的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了实用性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隔板、控制器、检修门、合页、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箱体中部设置有内腔,隔板将箱体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顶端和侧端分别设置有投放口和排液口,投放口和排液口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液口顶端设置有控制阀,控制器位于右腔室内,右腔室内设置有循环装置,箱体前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操作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箱体前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覆盖检修口,检修门通过合页与箱体可旋转连接,左腔室侧壁设置有多组支撑,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分别穿过箱体前端与支撑配合滑动连接。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中循环装置包括泵和水管,隔板右端设置有承载板,泵安装在承载板顶端,泵与操作面板电连接,泵通过水管将左腔室底部的水输送至顶部。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滑槽、把腿和把手,第一过滤网前端设置有挡板,第一过滤网前部设置有两组滑槽,挡板前端设置有两组通孔,滑槽后端穿过通孔与把腿配合滑动连接,两组滑槽前端均与把手后端连接。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箱体底端设置有多组脚轮,脚轮底端与地面相对滑动。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脚轮左端设置有锁片,锁片右端与脚轮左端可旋转连接。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挡板后端设置有脚轮。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箱体右端设置有通风网,通风网与箱体右腔室连通。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承载板底端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左端与隔板右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试验员将做实验产生的废液通过投放口倒入箱体左腔室内,废液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后得到净化,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液体再次经过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以提高净化效果,净化后的液体通过排液口排出,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对实验室废液进行较彻底的净化,使排出的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隔板;3、投放口;4、排液口;5、控制阀;6、控制器;7、操作面板;8、检修门;9、合页;10、支撑;11、第一过滤网;12、第二过滤网;13、承载板;14、泵;15、水管;16、挡板;17、滑槽;18、把腿;19、把手;20、脚轮;21、锁片;22、密封垫;23、通风网;24、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隔板2、控制器6、检修门8、合页9、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箱体1中部设置有内腔,隔板2将箱体1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顶端和侧端分别设置有投放口3和排液口4,投放口3和排液口4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液口4顶端设置有控制阀5,控制器6位于右腔室内,右腔室内设置有循环装置,箱体1前端设置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与控制器6电连接,箱体1前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8覆盖检修口,检修门8通过合页9与箱体1可旋转连接,左腔室侧壁设置有多组支撑10,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分别穿过箱体1前端与支撑10配合滑动连接;试验员将做实验产生的废液通过投放口3倒入箱体1左腔室内,废液经过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后得到净化,在循环装置的作用下,将过滤后的液体再次经过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以提高净化效果,净化后的液体通过排液口4排出,通过设置以上装置,可对实验室废液进行较彻底的净化,使排出的废液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中循环装置包括泵14和水管15,隔板2右端设置有承载板13,泵14安装在承载板13顶端,泵14与操作面板7电连接,泵14通过水管15将左腔室底部的水输送至顶部;通过操作面板7启动泵14,在泵14的作用下,将左腔室底部的水输送至顶部进行二次净化,提高净化程度,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还包括两组滑槽17、把腿18和把手19,第一过滤网11前端设置有挡板16,第一过滤网11前部设置有两组滑槽17,挡板16前端设置有两组通孔,滑槽17后端穿过通孔与把腿18配合滑动连接,两组滑槽17前端均与把手19后端连接;通过设置把手19,可便于操作人员对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的取放,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箱体1底端设置有多组脚轮20,脚轮20底端与地面相对滑动;通过设置脚轮20,可便于实验员移动装置,提高了便利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脚轮20左端设置有锁片21,锁片21右端与脚轮20左端可旋转连接;通过设置锁片21,可在装置运转过程中将脚轮20锁定,防止其与地面相对滑动,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挡板16后端设置有脚轮20;由于挡板16与箱体1之间存在缝隙,容易使废液通过缝隙流出,通过设置密封垫22,可增强密封性,防止废液流出,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箱体1右端设置有通风网23,通风网23与箱体1右腔室连通;通过设置通风网23,可增强右腔室的空气流通,为电气元件进行适当降温,延长工作时间,提高了实用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承载板13底端设置有加强筋24,加强筋24左端与隔板2右端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筋24,可防止承载板13与隔板2连接处发生折断,提高了稳固性。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在工作时,首先实验员将装置推至试验区域,之后扳动锁片21将脚轮20锁定,然后将实验产生的废液通过箱体1倒入左腔室内,废液经过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后得到净化,通过操作面板7启动泵14,在泵14的作用下,将左腔室底部的水输送至顶部进行二次净化,以提高净化效果,净化后的液体通过排液口4排出即可。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技术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的泵和过滤网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以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隔板(2)、控制器(6)、检修门(8)、合页(9)、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箱体(1)中部设置有内腔,隔板(2)将箱体(1)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顶端和侧端分别设置有投放口(3)和排液口(4),投放口(3)和排液口(4)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液口(4)顶端设置有控制阀(5),控制器(6)位于右腔室内,右腔室内设置有循环装置,箱体(1)前端设置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与控制器(6)电连接,箱体(1)前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8)覆盖检修口,检修门(8)通过合页(9)与箱体(1)可旋转连接,左腔室侧壁设置有多组支撑(10),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分别穿过箱体(1)前端与支撑(10)配合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隔板(2)、控制器(6)、检修门(8)、合页(9)、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箱体(1)中部设置有内腔,隔板(2)将箱体(1)内腔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左腔室顶端和侧端分别设置有投放口(3)和排液口(4),投放口(3)和排液口(4)均与左腔室连通,排液口(4)顶端设置有控制阀(5),控制器(6)位于右腔室内,右腔室内设置有循环装置,箱体(1)前端设置有操作面板(7),操作面板(7)与控制器(6)电连接,箱体(1)前端设置有检修口,检修门(8)覆盖检修口,检修门(8)通过合页(9)与箱体(1)可旋转连接,左腔室侧壁设置有多组支撑(10),第一过滤网(11)和第二过滤网(12)分别穿过箱体(1)前端与支撑(10)配合滑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废液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循环装置包括泵(14)和水管(15),隔板(2)右端设置有承载板(13),泵(14)安装在承载板(13)顶端,泵(14)与操作面板(7)电连接,泵(14)通过水管(15)将左腔室底部的水输送至顶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验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宋敬浩朱海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舜灵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