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29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包括:底座;筒座,所述筒座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气筒,三个所述气筒从左至右可拆卸设置于筒座的顶部,且气筒的底部开设有与筒座连通的导气孔;浮子,所述浮子放置于气筒的内腔底部;导管,所述导管螺接于气筒的顶部中心位置;气道座,所述气道座可拆卸设置于导管的外壁顶部;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螺接于筒座和气道座的前侧中部;呼吸通气机构,所述呼吸通气机构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筒座的右侧。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在肺功能训练时,能进行呼、吸两种训练方式相结合,功能多样化,可满足各种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使用,实用性强,便于患者康复训练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人体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一系列器官的总称,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由大量的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经构成的肺,以及胸膜等组织。呼吸系统疾病属于一种高发疾病,在术后康复中,常常要用到肺功能训练器,让患者肺部得到锻炼,借此增加呼吸肌强度与耐受度;常用的肺功能训练器主要包括呼气训练和吸气训练两种,使患者能按照疾病类型有针对性的训练。然而,现有的肺功能训练器难以达到呼、吸两种训练方式相结合,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各种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使用,实用性差,因此,现推出一种呼、吸两用肺功能训练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难以达到呼、吸两种训练方式相结合,无法满足各种肺部疾病患者康复训练使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包括:底座;筒座,所述筒座可拆卸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气筒,三个所述气筒从左至右可拆卸设置于筒座的顶部,且气筒的底部开设有与筒座连通的导气孔;浮子,所述浮子放置于气筒的内腔底部;导管,所述导管螺接于气筒的顶部中心位置;气道座,所述气道座可拆卸设置于导管的外壁顶部;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分别螺接于筒座和气道座的前侧中部;呼吸通气机构,所述呼吸通气机构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筒座的右侧,且呼吸通气机构的另一端与气道座的右侧可拆卸连接;气管,所述气管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呼吸通气机构的外壁中部;呼吸罩,所述呼吸罩螺接于气管的另一端。优选的,所述呼吸通气机构包括:主管;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螺接于主管的外壁上下两端,且两个连接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筒座和气道座的右侧可拆卸连接;接头,所述接头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主管的外壁中部,且接头的另一端与气管端部螺接;定位筒,两个所述定位筒分别固定连接于主管的上下两端,且定位筒的内壁设置有螺纹;弹簧,所述弹簧插接于定位筒的内腔;旋钮,所述旋钮螺接于定位筒的内壁,且旋钮位于弹簧的外侧;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旋钮的内侧,且活塞杆的另一端延伸至主管内腔;活塞,所述活塞可拆卸设置于活塞杆的内侧,且活塞可对主管的内壁封闭。优选的,所述导气孔的内腔上半部为曲面,且导气孔与浮子的接触面为弧形曲面。优选的,从左至右排列的三个所述导管的内径由大到小各不相同。优选的,所述呼吸罩的厚度小于连接管内壁到主管内壁端部的最小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通过操控呼吸通气机构可使气管与筒座或气道座连通,当气管与筒座连通时,患者使用呼吸罩向气管内呼气,可多个浮子上浮,实现呼气训练,当气管与气道座连通时,患者进行吸气,促使浮子在吸力下上浮,使空气由筒座进入,进而进行患者的吸气训练,从而在肺功能训练时,能进行呼、吸两种训练方式相结合,功能多样化,可满足各种肺部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使用,实用性强,便于患者康复训练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气筒正面剖视图;图3为图1中的呼吸通气机构正面剖视图。图中:1、底座,2、筒座,3、气筒,4、导气孔,5、浮子,6、导管,7、气道座,8、单向阀,9、呼吸通气机构,91、主管,92、连接管,93、接头,94、定位筒,95、弹簧,96、旋钮,97、活塞杆,98、活塞,10、气管,11、呼吸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包括底座1、筒座2、气筒3、导气孔4、浮子5、导管6、气道座7、单向阀8、呼吸通气机构9、气管10和呼吸罩11,筒座2可拆卸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三个气筒3从左至右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顶部,且气筒3的底部开设有与筒座2连通的导气孔4,通过导气孔4可使气筒3与筒座2连通,浮子5放置于气筒3的内腔底部,三个浮子5的颜色不同,可通过不同颜色浮子5的上浮来判断患者肺部康复情况,导管6螺接于气筒3的顶部中心位置,导管6可使气筒3与气道座7连通,气道座7可拆卸设置于导管6的外壁顶部,两个单向阀8分别螺接于筒座2和气道座7的前侧中部,两个单向阀8相反设置,位于筒座2上的单向阀8可使外接空气进入筒座2内,而位于气道座7上的单向阀8可使气道座7内的气体排出外接,以此来实现患者呼、吸训练,呼吸通气机构9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右侧,且呼吸通气机构9的另一端与气道座7的右侧可拆卸连接,气管10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呼吸通气机构9的外壁中部,呼吸罩11螺接于气管10的另一端。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呼吸通气机构9包括主管91、连接管92、接头93、定位筒94、弹簧95、旋钮96、活塞杆97和活塞98,两个连接管92的一端分别螺接于主管91的外壁上下两端,且两个连接管92的另一端分别与筒座2和气道座7的右侧可拆卸连接,通过连接管92可使主管91与筒座2或气道座7连通,接头93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主管91的外壁中部,且接头93的另一端与气管10端部螺接,两个定位筒94分别固定连接于主管91的上下两端,且定位筒94的内壁设置有螺纹,通过定位筒94与旋钮96的螺纹咬合可对活塞98固定,以此来限制主管91与筒座2和气道座7的连通,弹簧95插接于定位筒94的内腔,弹簧95为旋转弹簧,弹性系数为40N/CM,弹簧95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弹簧95的弹力用于驱动旋钮96向外侧移动,旋钮96螺接于定位筒94的内壁,且旋钮96位于弹簧95的外侧,活塞杆97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旋钮96的内侧,且活塞杆97的另一端延伸至主管91内腔与活塞98可拆卸连接,活塞杆97的外壁为圆形,确保活塞杆97可跟随旋钮96的旋转而旋转,活塞98可对主管91的内壁封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导气孔4的内腔上半部为曲面,且导气孔4与浮子5的接触面为弧形曲面,确保导气孔4与浮子能呈圆形接触,从而使浮子5将筒座2与气筒3之间切断。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从左至右排列的三个导管6的内径由大到小各不相同,从导管6流过的的气体气流量各不相同,以此来提高患者呼、吸气时的力量,从而能适用于肺活量不同的患者使用。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呼吸罩11的厚度小于连接管92内壁到主管91内壁端部的最小距离,确保活塞98移动到主管91内腔端部时不会阻碍连接管92的导通。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当需要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1);/n筒座(2),所述筒座(2)可拆卸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n气筒(3),三个所述气筒(3)从左至右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顶部,且气筒(3)的底部开设有与筒座(2)连通的导气孔(4);/n浮子(5),所述浮子(5)放置于气筒(3)的内腔底部;/n导管(6),所述导管(6)螺接于气筒(3)的顶部中心位置;/n气道座(7),所述气道座(7)可拆卸设置于导管(6)的外壁顶部;/n单向阀(8),两个所述单向阀(8)分别螺接于筒座(2)和气道座(7)的前侧中部;/n呼吸通气机构(9),所述呼吸通气机构(9)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右侧,且呼吸通气机构(9)的另一端与气道座(7)的右侧可拆卸连接;/n气管(10),所述气管(10)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呼吸通气机构(9)的外壁中部;/n呼吸罩(11),所述呼吸罩(11)螺接于气管(10)的另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1);
筒座(2),所述筒座(2)可拆卸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
气筒(3),三个所述气筒(3)从左至右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顶部,且气筒(3)的底部开设有与筒座(2)连通的导气孔(4);
浮子(5),所述浮子(5)放置于气筒(3)的内腔底部;
导管(6),所述导管(6)螺接于气筒(3)的顶部中心位置;
气道座(7),所述气道座(7)可拆卸设置于导管(6)的外壁顶部;
单向阀(8),两个所述单向阀(8)分别螺接于筒座(2)和气道座(7)的前侧中部;
呼吸通气机构(9),所述呼吸通气机构(9)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筒座(2)的右侧,且呼吸通气机构(9)的另一端与气道座(7)的右侧可拆卸连接;
气管(10),所述气管(10)的一端可拆卸设置于呼吸通气机构(9)的外壁中部;
呼吸罩(11),所述呼吸罩(11)螺接于气管(10)的另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肺功能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通气机构(9)包括:
主管(91);
连接管(92),两个所述连接管(92)的一端分别螺接于主管(91)的外壁上下两端,且两个连接管(92)的另一端分别与筒座(2)和气道座(7)的右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