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6196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监测系统;S2、确定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采集方法;S3、建立超高层建筑的健康评价模型;S4、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健康评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全部子系统的安全性、使用性、耐久性方面、整体管理,对诊断超高层建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建筑各种健康隐患、预测灾害对建筑的影响、评估建筑在服役期间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经济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管理
,具体地说是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用地紧张的困境日益突出,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的出现。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超高层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超高层建筑将多种功能如办公、旅馆、公寓和购物集合于一体,汇集了建筑、结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等所有科技的最高成就,表现了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程度和现代化的步伐,许多超高层建筑更是成为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重要景观和地标。超高层建筑具有规模巨大、体系复杂、造价高、人员密集等鲜明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强烈的舆论关注与反响,也将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国家造成重大的损失。超高层建筑结构的使用期限通常长达几十年乃至上百年,若不能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及时的健康评估与预警,管理上就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对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建筑做出先期处置,不能进行及时的维护,及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国内外对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少,对超高层建筑健康的关注基本上是对特别重要的新建建筑进行一些监测,且主要是针对建筑的结构系统,对其他系统关注较少。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7063352A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健康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和建筑健康分析和预警管理系统,所述传感器系统与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网与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与建筑健康分析和预警管理系统连接。上述专利对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仅针对建筑的结构方面进行监测,对其他系统考虑较少,导致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的精准性有限。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以实现超高层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精准监测,实现安全、有序的管理,为其全面、整体、综合的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以实现超高层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精准监测,实现安全、有序的管理,为其全面、整体、综合的健康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监测系统;S2、确定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采集方法;S3、建立超高层建筑的健康评价模型;S4、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健康评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号。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监测系统包括结构子系统、围护子系统、消防子系统;所述结构子系统包括结构安全性子系统、结构使用性子系统;所述围护子系统包括构件材料性能、结构构造、承载能力、整体及局部变形、幕墙性能;所述消防子系统包括建筑防火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危险源、消防设施设备、疏散系统、外部救援力量。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监测参数包括结构子系统监测参数、围护子系统监测参数、消防子系统监测参数;所述结构子系统监测参数包括外部变形监测、内部结构监测、气象与环境监测、振动监测。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监测方式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测、实时监测。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采集方法包括人工采集、传感器采集及仪器采集;所述传感器采集包括温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仪器采集包括GPS监测系统、监测摄像头、倾角计、裂缝计、应变计、地震监测仪。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健康评价模型包括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所述目标层、子目标层、指标层分别从好到差定位为不同健康等级,不同健康等级对应不同定量评定系数s。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健康评价是根据结构子系统、围护子系统、消防子系统的健康等级评定结果,考虑三者的影响权重,计算加权平均值,即得综合健康等级定量评定系数S,所述综合健康等级定量评定系数对应超高层建筑的综合健康等级。优选地,所述步骤S4中健康评价的流程包括以下步骤:101、超高层建筑现状调查及数据采集;102、分别对结构子系统、围护子系统、消防子系统进行等级评价,并对定量评定系数s赋值;103、定义三者之间的权重,计算综合健康等级定量评定系数S,对超高层建筑进行等级评价。优选地,所述步骤102中对结构子系统、围护子系统、消防子系统进行等级评价包括代表层评定方法和权重计算评定方法。优选地,所述代表层评定方法是根据上一层次指标的安全性等级或使用性等级进行评定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获得的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超高层建筑健康监测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综合考虑了全部子系统的安全性、使用性、耐久性方面、整体管理,对诊断超高层建筑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建筑各种健康隐患、预测灾害对建筑的影响、评估建筑在服役期间的安全性、耐久性、适用性和可靠性,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经济价值;2)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故障监测、故障诊断、影响评估、故障预测、剩余寿命预测和维修维护决策等目标功能;3)本专利技术遵循系统从高级到低级、从复杂到简单向下划分的原则,采用分层细化的方法建立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评价模型,通过日常检查、定期检测、实时监测获得各监测参数值,实现对超高层建筑的健康评价。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超高层建筑综合健康评价指标的子目标层;图2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结构子系统安全性评价指标;图3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结构子系统使用性评价指标;图4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围护子系统评价指标;图5是本公开一种实施例中消防子系统评价指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监测系统;/nS2、确定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采集方法;/nS3、建立超高层建筑的健康评价模型;/nS4、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健康评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超高层建筑的监测系统;
S2、确定监测系统的监测参数、监测方式、采集方法;
S3、建立超高层建筑的健康评价模型;
S4、对超高层建筑进行健康评价,并及时发送预警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监测系统包括结构子系统、围护子系统、消防子系统;
所述结构子系统包括结构安全性子系统、结构使用性子系统;
所述围护子系统包括构件材料性能、结构构造、承载能力、整体及局部变形、幕墙性能;
所述消防子系统包括建筑防火能力、消防安全管理、火灾危险源、消防设施设备、疏散系统、外部救援力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监测参数包括结构子系统监测参数、围护子系统监测参数、消防子系统监测参数;
所述结构子系统监测参数包括外部变形监测、内部结构监测、气象与环境监测、振动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监测方式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测、实时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层建筑全周期健康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采集方法包括人工采集、传感器采集及仪器采集;所述传感器采集包括温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风压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
所述仪器采集包括G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珏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