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616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植入人体体内需要引流位置,所述引流管位于人体体外一端外侧表面连接有控制阀一,所述引流管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底部密封连接有连接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引流装置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引流装置通过所述引流出口连接有注射器,将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直接和引流装置底部的引流出口相连接,用注射器直接抽取引流液,减少迸溅,避免发生感染现象,注射器表面的刻度能够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从而大大提高引流液量测量的精确性,同时可以直接把盛有引流液的注射器直接放在医疗垃圾内处理,处置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
技术介绍
在医学治疗上,临床引流液能够为患者的病情观察和治疗提供有效的证据,目前临床引流液的倾倒都是先倾倒到量杯内,再目测量杯上的刻度来估测引流量或者直接根据引流装置上的刻度估测引流量后再倾倒,这样会造成三点不好的结果:1、量杯或者引流装置上的刻度线不是太精确,往往存在误差,就不能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2、倾倒引流液时容易使引流液迸溅,造成污染;3、增加护士工作量。从而无法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包括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一端植入人体体内需要引流位置,所述引流管位于人体体外一端外侧表面连接有控制阀一,所述引流管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底部密封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管道连接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所述引流出口侧面连接有控制阀二,所述引流装置通过所述引流出口连接有注射器。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密封圈与螺纹,所述连接头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道远离所述引流装置一端,所述密封圈位于所述连接头内部,且所述密封圈结构尺寸与所述连接头、所述引流管结构尺寸均相匹配,所述螺纹开设于所述引流管外侧表面,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螺纹连接于所述引流管。优选的,所述引流装置顶部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顶部卡嵌连接有管帽,所述管帽为可拆卸式结构。优选的,所述引流出口与所述注射器结构相匹配,且所述引流出口内径尺寸与所述注射器乳头外径尺寸相同。优选的,所述引流装置底部为漏斗型结构,且所述引流管为透明结构。优选的,所述控制阀一与所述控制阀二右侧表面均可有开关指示箭头。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在引流装置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引流装置通过所述引流出口连接有注射器,使该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将合适规格的注射器直接和引流装置底部的引流出口相连接,关闭控制阀一,打开控制阀二,在将出气管上管帽拔下,用注射器直接抽取引流液,减少迸溅,避免发生感染现象,注射器表面的刻度能够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从而大大提高引流液量测量的精确性,同时可以直接把盛有引流液的注射器直接放在医疗垃圾内处理,处置方便,极大程度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2、通过在引流管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且引流管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于引流装置,使该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对引流装置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定期对引流装置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发生二次感染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中出气管与管帽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2、控制阀一;3、连接管道;4、引流装置;5、引流出口;6、控制阀二;7、注射器;8、连接头;9、密封圈;10、螺纹;11、出气管;12、管帽;13、开关指示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4,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包括引流管1,引流管1一端植入人体体内需要引流位置,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外侧表面连接有控制阀一2,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底部密封连接有连接管道3,连接机构通过连接管道3连接有引流装置4,引流装置4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5,引流出口5侧面连接有控制阀二6,引流装置4通过引流出口5连接有注射器7。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8、密封圈9与螺纹10,连接头8固定连接于连接管道3远离引流装置4一端,密封圈9位于连接头8内部,且密封圈9结构尺寸与连接头8、引流管1结构尺寸均相匹配,螺纹10开设于引流管1外侧表面,连接头8通过螺纹10连接于引流管1;通过在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使该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对引流装置4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定期对引流装置4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发生二次感染现象,具体连接过程为,将连接头8通过螺纹10连接于引流管1外侧,在旋转连接过程中,连接头8内腔的密封圈9能够保证引流液不会发生渗漏现象。引流装置4顶部表面贯穿连接有出气管11,出气管11顶部卡嵌连接有管帽12,管帽12为可拆卸式结构;通过设有出气管11,便于注射器7能够将引流装置4中的液体进行抽出,满足使用需求。引流出口5与注射器7结构相匹配,且引流出口5内径尺寸与注射器7乳头外径尺寸相同;现有的各种规格注射器7(如1ml、2ml、5ml、10ml、20ml、50ml)乳头外径都是相同的,通过将引流出口5内径尺寸与注射器7乳头外径尺寸设置为相同的,能够进一步满足使用需求,为医护人员使用提供一定便利。引流装置4底部为漏斗型结构,且引流管1为透明结构;通过将引流装置4底部设为漏斗型结构,能够进一步保证引流装置4中引流液能够完全被注射器7抽出,避免引流装置4中残留有部分引流液体。控制阀一2与控制阀二6右侧表面均可有开关指示箭头13;为医护人员的使用提供一定便利。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首先将引流管1一端植入病患体内合适的位置,将引流装置4通过连接机构连接至引流管1位于病患体外一端,具体连接过程为,将连接头8通过螺纹10连接于引流管1外侧,在旋转连接过程中,连接头8内腔的密封圈9能够保证引流液不会发生渗漏现象,通过连接机构实现对引流装置4的快速安装与拆卸,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定期对引流装置4进行清洗消毒,避免发生二次感染现象,在引流过程中,需要将引流管1表面的控制阀一2打开,将引流装置4底部引流出口5侧表面控制阀二6关闭,将病患体内的积液引流至引流装置4中,当病患体内的积液引流结束时,医护人员需要对引流液进行液量测量时,医护人员选择合适规格的注射器7直接和引流装置4底部的引流出口5相连接,关闭控制阀一2,打开控制阀二6,在将出气管11上管帽12拔下,用注射器7直接抽取引流液,减少迸溅,避免发生感染现象,注射器7表面的刻度能够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从而大大提高引流液量测量的精确性,同时可以直接把盛有引流液的注射器7直接放在医疗垃圾内处理,处置方便,极大程度满足医护人员的使用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一端植入人体体内需要引流位置,所述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外侧表面连接有控制阀一(2),所述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底部密封连接有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管道(3)连接有引流装置(4),所述引流装置(4)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5),所述引流出口(5)侧面连接有控制阀二(6),所述引流装置(4)通过所述引流出口(5)连接有注射器(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包括引流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1)一端植入人体体内需要引流位置,所述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外侧表面连接有控制阀一(2),所述引流管(1)位于人体体外一端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底部密封连接有连接管道(3),所述连接机构通过所述连接管道(3)连接有引流装置(4),所述引流装置(4)底部贯穿连接有引流出口(5),所述引流出口(5)侧面连接有控制阀二(6),所述引流装置(4)通过所述引流出口(5)连接有注射器(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确测量引流液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头(8)、密封圈(9)与螺纹(10),所述连接头(8)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管道(3)远离所述引流装置(4)一端,所述密封圈(9)位于所述连接头(8)内部,且所述密封圈(9)结构尺寸与所述连接头(8)、所述引流管(1)结构尺寸均相匹配,所述螺纹(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凤凤朱虎林陈倩宋春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