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雁斌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879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包括椅架、椅座、靠背‑腿托连杆机构以及腿托‑脚托连杆机构;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腿托以及第一连杆组件;腿托‑脚托连杆机构包括腿托、脚托以及第二连杆组件;靠背的前端与椅座的后端转动连接;腿托的后端与椅座的前端转动连接;脚托的后端与腿托的前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靠背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腿托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使腿托与靠背联动;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椅座连接,另一端与脚托连接,用于使脚托与腿托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和腿托‑脚托连杆机构组成的双四连杆机构控制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姿势可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本申请是专利申请号为201821558735.6、名称为一种自理辅助器械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现有的轮椅一般包括椅架、大车轮、小车轮、椅座、靠背、腿托、脚托以及扶手,大车轮为驱动轮,位于椅架后侧,小车轮为从动轮,位于椅架前侧。普通轮椅只有坐姿一种姿势,久坐不能随意改变姿势,会使臀部肌肉长期受压迫导致血液循环受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实现姿势可调,降低因为久坐压迫肌肉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的风险。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包括椅架、椅座、靠背-腿托连杆机构以及腿托-脚托连杆机构;所述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腿托以及第一连杆组件;所述腿托-脚托连杆机构包括腿托、脚托以及第二连杆组件;所述靠背的前端与所述椅座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腿托的后端与所述椅座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托的后端与所述腿托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靠背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使所述腿托与所述靠背联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托连接,用于使所述脚托与所述腿托联动。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还包括扶手以及行程调节机构;所述扶手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扶手的固定端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所述扶手在所述行程调节机构的控制下旋转,带动所述靠背转动。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缺口;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卡条;所述卡条上排列有与所述缺口对应的多个锯齿;当所述缺口卡在最前方的锯齿处时,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所述缺口在不同锯齿之间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所述缺口移动至超出最后方的锯齿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或,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多个限位槽;当所述凸出部卡在最前方的限位槽处时,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所述凸出部在不同限位槽之间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所述凸出部移动至超出最后方的限位槽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或,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多个凸出部;当所述限位槽卡在最前方的凸出部处时,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所述限位槽在不同凸出部之间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所述限位槽移动至超出最后方的凸出部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或,所述行程调节机构采用无级调节控制所述扶手平滑转动。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滚珠丝杆以及电机;扶手的活动端通过螺母座与滚珠丝杆的螺母连接;电机驱动滚珠丝杆的螺杆转动,螺杆通过转动带动螺母沿着前后方向直线移动,进而带动扶手的活动端沿着前后方向直线移动;当电机控制螺杆转动,螺杆控制扶手的活动端沿着前后方向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扶手的活动端移动到最前方时,操作者通过控制电机停止运转,进而控制螺杆停止转动,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扶手的活动端移动到时最后方时,操作者通过控制电机停止运转,进而控制螺杆停止转动,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行程调节机构包括滚珠丝杆以及与滚珠丝杆固定连接的把手;扶手的活动端通过螺母座与滚珠丝杆的螺母连接;操作者通过把手驱动滚珠丝杆的螺杆转动,带动扶手的活动端沿着前后方向直线移动;当操作者控制把手转动时,把手通过控制螺杆转动控制扶手的活动端沿着前后方向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扶手的活动端移动到最前方时,操作者通过停止转动把手控制螺杆停止转动,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扶手的活动端移动到时最后方时,操作者通过停止转动把手控制螺杆停止转动,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本技术通过无级调节的方式控制扶手的活动端平滑移动,进而使扶手平滑转动,便于连续调节靠背角度。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转动连接。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三连杆与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架上的支撑轮组件;所述支撑轮组件包括前导向轮及后轮;所述前导向轮设置于所述椅架的前下方;所述后轮设置于所述椅架的后下方;所述前导向轮为万向轮;所述后轮为万向轮或者固定轮。进一步地,所述椅架包括支撑轮支撑部;所述前导向轮固定于所述支撑轮支撑部的前端;所述后轮固定于所述支撑轮支撑部的后端。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轮支撑部采用弹性钢板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椅座上设置有排便孔。进一步地,所述椅座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于等于马桶距离地面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椅座的背部贴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有与所述排便孔对应的贯通孔;所述密封圈用于阻止排便时的气味散发出去。本技术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和腿托-脚托连杆机构组成的双四连杆机构控制自理辅助器械姿势可调,使得自理辅助器械可以坐,可以躺,也可以处于其它角度。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扶手以及行程调节机构双四连杆机构的转动。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前导向轮以及后轮前后左右移动,便于残障人士在比如厕所、淋浴间、厨房等狭小空间内活动,而且便于残障人士移动到床边,提高了残障人士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地,本技术采用弹性钢板制作支撑轮支撑部,用于防震。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椅座上设置排便孔,便于残障人士自行排便。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在椅座下方设置密封圈,防止排便时的臭气散发。进一步地,本技术通过将椅座的高度设计成大于等于马桶的高度,便于残障人士自主出入马桶,保护残障人士的隐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扶手上的缺口卡在第一齿峰时的右视图(脚托处于折叠状态);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扶手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包括椅架和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还包括靠背-腿托连杆机构以及腿托-脚托连杆机构;所述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腿托以及第一连杆组件;所述腿托-脚托连杆机构包括腿托、脚托以及第二连杆组件;所述靠背的前端与所述椅座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腿托的后端与所述椅座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托的后端与所述腿托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靠背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使所述腿托与所述靠背联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托连接,用于使所述脚托与所述腿托联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包括椅架和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还包括靠背-腿托连杆机构以及腿托-脚托连杆机构;所述靠背-腿托连杆机构包括靠背、腿托以及第一连杆组件;所述腿托-脚托连杆机构包括腿托、脚托以及第二连杆组件;所述靠背的前端与所述椅座的后端转动连接;所述腿托的后端与所述椅座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脚托的后端与所述腿托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靠背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腿托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用于使所述腿托与所述靠背联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椅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脚托连接,用于使所述脚托与所述腿托联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还包括扶手以及行程调节机构;所述扶手包括固定端与活动端;所述扶手的固定端与所述靠背转动连接;所述扶手在所述行程调节机构的控制下旋转,带动所述靠背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理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缺口;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卡条;所述卡条上排列有与所述缺口对应的多个锯齿;当所述缺口卡在最前方的锯齿处时,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所述缺口在不同锯齿之间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所述缺口移动至超出最后方的锯齿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
或,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与所述凸出部对应的多个限位槽;当所述凸出部卡在最前方的限位槽处时,扶手控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处于坐姿状态;当所述凸出部在不同限位槽之间移动时,扶手控制靠背转动,靠背推动腿托转动,腿托推动脚托转动;当所述凸出部移动至超出最后方的限位槽时,靠背、腿托以及脚托均转动到平躺状态;
或,所述扶手的活动端设置有限位槽;所述行程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椅架上的底座,所述底座上排列有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多个凸出部;当所述限位槽卡在最前方的凸出部处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雁斌王少朋
申请(专利权)人:刘雁斌王少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