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840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结构包括:抽污机体、提升架、控制室、车体、储污仓,使设备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抽污机构,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避免污水处理池在使用过程中,抽淤车的管口的大小有限,直接进行抽取,便会容易导致抽泥管头堵塞,进而影响污泥的打捞效率,同时也会增加管道出口的压力,使得设备后期出现抽力不足的情况的问题,使设备通过抽泥头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在抽泥管进行抽污泥之前,能够先对其前端的污泥进行接触,并使其较大成团度的污泥块进行分解破散,有效防止污泥在抽泥管发生堵塞,间接增加污泥打捞的效率,同时能够通过缓冲槽的配合,使得管口端压力变小,增加其管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现有技术有以下不足:污水处理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底部残留一部分污泥,而对于这一部分污泥往往由于水的结合会变得更加的具有粘性,成团度更高,现有对于污泥的打捞处理方式较为低效,抽淤车的管口的大小有限,直接进行抽取,便会容易导致抽泥管头堵塞,进而影响污泥的打捞效率,同时也会增加管道出口的压力,使得设备后期出现抽力不足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水处理池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在底部残留一部分污泥,而对于这一部分污泥往往由于水的结合会变得更加的具有粘性,成团度更高,现有对于污泥的打捞处理方式较为低效,抽淤车的管口的大小有限,直接进行抽取,便会容易导致抽泥管头堵塞,进而影响污泥的打捞效率,同时也会增加管道出口的压力,使得设备后期出现抽力不足的情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结构包括:抽污机体、提升架、控制室、车体、储污仓,所述抽污机体安装于提升架下方且与提升架扣接,所述提升架设于储污仓左端,所述储污仓设于车体内侧且与车体扣接,所述车体上方设有控制室,所述控制室与车体扣接,所述抽污机体包括抽泥头装置、隔离罩、稳定架、泵机组,所述隔离罩设于抽泥头装置外侧且与抽泥头装置扣接,所述抽泥头装置上方设有泵机组,所述泵机组上方设有稳定架,所述稳定架与泵机组扣接。作为优选,所述抽泥头装置包括接触台装置、配重架、抽泥管、缓冲槽,所述接触台装置安装于抽泥管中侧且与抽泥管锁接,所述抽泥管侧边设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下方设有配重架,所述配重架与缓冲槽扣接。作为优选,所述接触台装置包括活动管装置、主轴、导向凸块、斜向铰片、固定架,所述活动管装置安装于导向凸块外侧且与导向凸块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凸块下方设有斜向铰片,所述斜向铰片与导向凸块焊接,所述导向凸块设于固定架下方且与固定架锁接,所述固定架上方设有主轴,所述主轴与固定架焊接。作为优选,所述活动管装置包括装配管体、刮片装置、伸缩杆、分压杆,所述分压杆安装于伸缩杆外侧且与伸缩杆扣接,所述伸缩杆下方设有刮片装置,所述刮片装置与伸缩杆锁接,所述伸缩杆设于装配管体内侧且与装配管体间隙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刮片装置包括弹簧嵌板、弹出刮片、弧形槽板,所述弹出刮片安装于弹簧嵌板外侧且与弹簧嵌板扣接,所述弹簧嵌板前端设有弧形槽板,所述弧形槽板与弹簧嵌板焊接。作为优选,所述接触台装置高度比抽泥管略高。作为优选,所述伸缩杆内侧端为弹簧杆结构,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为收缩复位状态。作为优选,所述分压杆的伸出距离能够平切到抽泥管管口。作为优选,用户可通过控制室与车体的配合,进而移动到对应需要处理的污水池中,通过控制室控制提升架进行对应的延伸,进而将抽污机体落入到处理池底部,配重架与稳定架此时会对于接触台装置提供稳定性,在泵机组的配合下,主轴能够进行旋转,进而在固定架的配合下,导向凸块下端的斜向铰片会与活动管装置相互协同,当主轴旋转时会产生对应的离心力,此时离心力会作用到装配管体内的伸缩杆,进而伸缩杆会往外延伸,带动分压杆也往外凸出,进而对于管道出口的污泥进行搅动分散的辅助作用,另外一侧由于弹簧嵌板的配合,使得弹出刮片与弧形槽板对于周边粘性较高的污泥进行击打,有效提高抽污泥的效率,同时也减少堵塞的问题,进而提供抽泥管与缓冲槽将底部的污泥往上进行抽取,最终由储污仓进行统一收集。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抽泥头装置的相互配合,进而在抽泥管进行抽污泥之前,能够先对其前端的污泥进行接触,并使其较大成团度的污泥块进行分解破散,有效防止污泥在抽泥管发生堵塞,间接增加污泥打捞的效率,同时能够通过缓冲槽的配合,使得管口端压力变小,增加其管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抽污机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抽泥头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接触台装置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活动管装置的侧剖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刮片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抽污机体-1、提升架-2、控制室-3、车体-4、储污仓-5、抽泥头装置-a、隔离罩-b、稳定架-c、泵机组-d、接触台装置-a1、配重架-a2、抽泥管-a3、缓冲槽-a4、活动管装置-a11、主轴-a12、导向凸块-a13、斜向铰片-a14、固定架-a15、装配管体-a111、刮片装置-a112、伸缩杆-a113、分压杆-a114、弹簧嵌板-a1121、弹出刮片-a1122、弧形槽板-a112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抽污机体1、提升架2、控制室3、车体4、储污仓5,所述抽污机体1安装于提升架2下方且与提升架2扣接,所述提升架2设于储污仓5左端,所述储污仓5设于车体4内侧且与车体4扣接,所述车体4上方设有控制室3,所述控制室3与车体4扣接,所述抽污机体1包括抽泥头装置a、隔离罩b、稳定架c、泵机组d,所述隔离罩b设于抽泥头装置a外侧且与抽泥头装置a扣接,所述抽泥头装置a上方设有泵机组d,所述泵机组d上方设有稳定架c,所述稳定架c与泵机组d扣接。所述抽泥头装置a包括接触台装置a1、配重架a2、抽泥管a3、缓冲槽a4,所述接触台装置a1安装于抽泥管a3中侧且与抽泥管a3锁接,所述抽泥管a3侧边设有缓冲槽a4,所述缓冲槽a4下方设有配重架a2,所述配重架a2与缓冲槽a4扣接。所述接触台装置a1包括活动管装置a11、主轴a12、导向凸块a13、斜向铰片a14、固定架a15,所述活动管装置a11安装于导向凸块a13外侧且与导向凸块a13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凸块a13下方设有斜向铰片a14,所述斜向铰片a14与导向凸块a13焊接,所述导向凸块a13设于固定架a15下方且与固定架a15锁接,所述固定架a15上方设有主轴a12,所述主轴a12与固定架a15焊接,所述接触台装置a1通过主轴a12的配合,进而带动固定架a15能够进行相对应的旋转。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是:用户可通过控制室3与车体4的配合,进而移动到对应需要处理的污水池中,通过控制室3控制提升架2进行对应的延伸,进而将抽污机体1落入到处理池底部,配重架a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结构包括:抽污机体(1)、提升架(2)、控制室(3)、车体(4)、储污仓(5),所述抽污机体(1)安装于提升架(2)下方且与提升架(2)扣接,所述提升架(2)设于储污仓(5)左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储污仓(5)设于车体(4)内侧且与车体(4)扣接,所述车体(4)上方设有控制室(3),所述控制室(3)与车体(4)扣接;/n所述抽污机体(1)包括抽泥头装置(a)、隔离罩(b)、稳定架(c)、泵机组(d),所述隔离罩(b)设于抽泥头装置(a)外侧且与抽泥头装置(a)扣接,所述抽泥头装置(a)上方设有泵机组(d),所述泵机组(d)上方设有稳定架(c),所述稳定架(c)与泵机组(d)扣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结构包括:抽污机体(1)、提升架(2)、控制室(3)、车体(4)、储污仓(5),所述抽污机体(1)安装于提升架(2)下方且与提升架(2)扣接,所述提升架(2)设于储污仓(5)左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污仓(5)设于车体(4)内侧且与车体(4)扣接,所述车体(4)上方设有控制室(3),所述控制室(3)与车体(4)扣接;
所述抽污机体(1)包括抽泥头装置(a)、隔离罩(b)、稳定架(c)、泵机组(d),所述隔离罩(b)设于抽泥头装置(a)外侧且与抽泥头装置(a)扣接,所述抽泥头装置(a)上方设有泵机组(d),所述泵机组(d)上方设有稳定架(c),所述稳定架(c)与泵机组(d)扣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泥头装置(a)包括接触台装置(a1)、配重架(a2)、抽泥管(a3)、缓冲槽(a4),所述接触台装置(a1)安装于抽泥管(a3)中侧且与抽泥管(a3)锁接,所述抽泥管(a3)侧边设有缓冲槽(a4),所述缓冲槽(a4)下方设有配重架(a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用污泥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台装置(a1)包括活动管装置(a11)、主轴(a12)、导向凸块(a13)、斜向铰片(a14)、固定架(a15),所述活动管装置(a11)安装于导向凸块(a13)外侧且与导向凸块(a13)活动连接,所述导向凸块(a13)下方设有斜向铰片(a14),所述斜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科辉魏伟坚余秋霞朱培亮罗盛胡树新吴佳妮林梓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润博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