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能刀头及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574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一种热能刀头含相互匹配的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第一工作部和第二工作部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面,其中至少一个工作面上设有加热装置;并且第一工作部或第二工作部的近端连接有组织推挤机构,组织推挤机构能将组织向工作面的上端推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之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含手柄组件、轴组件、工作部、电路系统及电源。工作部含热能刀头。临床使用时,在工作面闭合的过程中,组织推挤机构能将组织向第一工作部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的工作面上部推挤,防止组织集聚在第一工作部和/或第二工作部的底部,避免造成组织消融、切割或融合过程的操作死角,临床使用过程中,组织消融、切割或融合过程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能刀头及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外科手术器械,特别是外科手术中使用的组织消融、切割和融合使用的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组织的消融、切割和融合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处理过程,目前常用的组织消融、切割和融合技术中,电加热组织消融方法是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通过对组织加热,造成蛋白质的凝集、改性,从而实现组织的消融、切割和融合过程。因此,在电加热组织消融方法中,其核心在于如何保证蛋白质的快速凝集并使其温度快速升高。而在人体组织中,除了蛋白质意外,还有大量的液体物质,如血液、组织液等,这些液体物质的存在对蛋白质的凝集和升温都有明显的干扰。针对现有技术中,常规手术器械,如手术钳、手术镍等器械的端部加上加热装置,有原图工作面通常是平面接触,升温过程中需要施加大的压力来闭合钳头,以保证工作区内的蛋白质发生凝集和改性,操作过程不方便的问题,申请人在专利申请《一种热能刀头及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申请号:201910263660.1)提出的技术方案对现有的组织消融、切割和融合系统的工作部进行了改进。但在实际应用中,工作部闭合的过程中,工作部底部会出现组织的集聚,从而无法顺利进行组织的消融、切割和融合处理,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的组织消融、切割和融合系统进行改进,尤其是需要对其工作部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通过特别设计的组织推挤机构,在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过程中,当工作部闭合时,组织推挤机构能将组织向工作部的工作面推挤,防止组织集聚在工作部的底部,临床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操作死角,临床使用更安全、有效。本技术之一种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A、所述热能刀头3含一对相互匹配的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B、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面31,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工作面31上设有加热装置32;C、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近端连接有组织推挤机构33,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能将所述热能刀头3底部的组织向所述工作面31推挤。所述热能刀头3上设有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当工作部闭合过程中,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能将组织向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工作面31上部推挤,防止组织集聚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底部,造成组织消融、切割或融合过程的操作死角,临床使用过程中,组织消融、切割或融合过程效率更高。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近端,与轴组件200的外杆21-2相连接;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的推挤面33-1与所述外杆21-2的轴线呈β角。当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1的近端时,闭合过程中,所述推挤面33-1推动组织向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工作面31的上端运动,闭合后,需要消融、切割或融合的组织在所述推挤面33-1的推挤作用下完全进入所述工作面31之间,得以完全被消融、切割或融合,临床使用效率更高。所述推挤面33-1可以是平面、或外凸的弧面、或内凹的弧面等各种结构,但所述推挤面33-1与所述外杆21-2的轴向呈一定角度。所述β角小于90°。当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上时,所述β角小于90°。当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是设置在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时,则所述推挤面33-1与所述外杆21-2的轴线的角度需小于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工作面31与所述外杆21-2的轴线的角度,这样才能保证组织的综合受力方向是向上的,才能将组织向所述工作面31的上部推挤,从而避免组织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的底部集聚。所述推挤面33-1是钝形光滑面。钝形光滑面的设计,可以在闭合的过程中,有效防止推挤面33-1的尖锐的棱角意外切割组织,避免组织意外伤害。所述推挤面33-1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之间呈α角。进一步,所述α角小于180°。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整体制造而成。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可以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整体制造而成,组装过程更加方便,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成本更低。当然,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可以单独制造后再连接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或第二工作部302上,申请人在此不具体举例说明,但都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至少一个所述工作面31上含有能将组织中的液体向外挤出的凸起30。当所述工作面31闭合时,所述凸起30可以快速地将组织中的液体挤出工作区,此时,在所述加热装置32的作用下,所述工作面31开始升温,由于降低了组织中的液体对工作过程的干扰,工作区的蛋白质快速的凝集、改性,组织的消融、切割及融合效果更好。进一步,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和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的工作面31上都含有能将组织中的液体向外挤出的凸起30。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上的凸起30和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的工作面31上的凸起30是相互匹配的。这种相互匹配的所述凸起30在所述工作面31闭合时对液体的挤压效果更好。一对相互匹配的所述凸起30是弧形凸起对弧形凸起,或者是楔形凸起对弧形凸起,或者楔形凸起对楔形凸起,或者弧形凸起对平面,或者楔形凸起对平面,或者凸字形凸起对凸字形凸起,或者凸字形凸起对平面。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几种相互匹配的凸起形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的形状,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所述加热装置32可以是一对相互匹配的所述凸起30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加热装置32可以是电加热装置32-1,也可以是超声振动发热装置32-2。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加热方式,如电加热或超声加热,或其它的加热方式。申请人在此只列举了上述两种加热装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不同方式的加热装置,都并不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所述电加热装置32-1采用直流脉冲方式加热。直流脉冲电压的加热方式,通过高电平与低电平的周期性交互变化,实现对所述电加热装置32-1的周期性通电和断电,保持所述电加热装置32-1通电加热,断电适度降温的状态的周期性变化,使得热量在持续向组织或器官9深处传导的过程中,所述电加热装置32-1与所述组织或器官9接触的部位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不会持续升高,有效避免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所述组织或器官9的意外伤害,临床使用过程更加安全、可靠。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近端连接有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与轴组件200的外杆21-2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部301上设有绝缘隔热材料制造的所述凸起30,所述凸起30镶嵌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形成第一凸起30-1;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近端与轴组件200的内杆21-1相连接,在所述内杆21-1内设有作为正极的导电芯杆41-1,所述导电芯杆41-1与所述内杆21-1之间设有内绝缘耐热套21-3;所述加热装置32采用电热体32-10,所述电热体32-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电芯杆41-1的远端,从所述第二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nA、所述热能刀头(3)含一对相互匹配的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nB、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面(31),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工作面(31)上设有加热装置(32);/nC、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近端连接有组织推挤机构(33),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能将所述热能刀头(3)底部的组织向所述工作面(31)推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
A、所述热能刀头(3)含一对相互匹配的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
B、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第二工作部(302)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工作面(31),至少其中一个所述工作面(31)上设有加热装置(32);
C、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和/或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近端连接有组织推挤机构(33),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能将所述热能刀头(3)底部的组织向所述工作面(31)推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设置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近端,与轴组件(200)的外杆(21-2)相连接;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的推挤面(33-1)与所述外杆(21-2)的轴线呈β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β角小于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面(33-1)是钝形光滑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面(33-1)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之间呈α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α角小于18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整体制造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面(31)上含有能将组织中的液体向外挤出的凸起(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和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的工作面(31)上都含有能将组织中的液体向外挤出的凸起(3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工作面(31)上的凸起(30)和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的工作面(31)上的凸起(30)是相互匹配的。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2)可以是一对相互匹配的所述凸起(30)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32)可以是电加热装置(32-1),也可以是超声振动发热装置(32-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装置(32-1)采用直流脉冲方式加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的近端连接有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所述组织推挤机构(33)与轴组件(200)的外杆(21-2)相连接,所述第一工作部(301)上设有绝缘隔热材料制造的凸起(30),所述凸起(30)镶嵌在所述第一工作部(301)形成第一凸起(30-1);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近端与轴组件(200)的内杆(21-1)相连接,在所述内杆(21-1)内设有作为正极的导电芯杆(41-1),所述导电芯杆(41-1)与所述内杆(21-1)之间设有内绝缘耐热套(21-3);所述加热装置(32)采用电热体(32-10),所述电热体(32-1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导电芯杆(41-1)的远端,从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远端伸出后紧贴所述内绝缘耐热套(21-3)回绕,所述电热体(32-10)的另外一端连接在所述内杆(21-1)的远端上,所述内杆(21-1)作为负极和电源(500)连接,形成电回路;安装在所述第二工作部(302)的内绝缘耐热套(21-3)的工作面(31)上的凸起的电热体(32-10)与所述内绝缘耐热套(21-3)凸起的弧面构成了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上的第二凸起(30-2),所述第一凸起(30-1)与所述第二凸起(30-2)形成了一对相互匹配的凸起(30);所述外杆(21-2)可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内杆(21-1)上,所述内杆(21-1)的前伸或后撤,可以控制所述第二工作部(302)与所述第一工作部(301)之间的张开或闭合。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热能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21-2)还可以设有能降低摩擦系数的绝缘热缩套管(21-6)。


16.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900)含权利要求1所述热能刀头(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
A、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900)含手柄组件(100)、轴组件(200)、工作部(300)、电路系统(400)及电源(500):
B、所述手柄组件(100)含扳机组件(11)、档位调节按钮(12)、轴连接机构(13)和壳体(14);所述扳机组件(11)、档位调节按钮(12)和轴连接机构(13)设在所述壳体(14)上;
C、所述轴组件(200)含轴杆(21)和连接组件(22);
D、所述工作部(300)含所述热能刀头(3),所述热能刀头(3)至少一个工作面(31)上设有加热装置(32);
E、所述电路系统(400)含线路(41)、控制器(42)和电接口装置(43);所述电路系统(400)通过所述电接口装置(43)和所述电源(500)相连接;
F、所述轴组件(200)的近端通过所述轴连接机构(13)和所述手柄组件(100)连接;所述轴组件(200)的远端和所述工作部(300)连接;所述加热装置(32)通过所述电路系统(400)和所述电源(500)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2)含触发开关(42-1);所述扳机组件(11)的运动可接通或断开所述触发开关(42-1)。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组件(100)还含固定机构(15);所述扳机组件(11)通过所述固定机构(15)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4)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组织消融、切割及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机组件(11)含扳机(11-1)、摇臂(11-2)和滑块(11-3);所述扳机(11-1)上设有扳机转轴(11-1-1)和摇臂驱动轴(11-1-2);所述摇臂(11-2)含摇臂支点(11-2-1)、运动滑槽(11-2-2)和推块卡槽(11-2-3);所述滑块(11-3)含运动推块(11-3-1)、滑动凸阶(11-3-2)和工作凸台(11-3-3);所述扳机转轴(11-1-1)和所述固定机构(15)连接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壳体(14)上;所述摇臂驱动轴(11-1-2)一端连接在所述扳机(11-1)上,另一端镶嵌在所述运动滑槽(11-2-2)内;所述摇臂支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星苏文宇徐华苹王玉娥罗丽飞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迪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