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13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包括一个手柄和两个剥离片,两个所述剥离片对称设置在手柄的一端且与手柄铰接,两个剥离片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剥离片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所述倾斜段后端与手柄铰接,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拉紧弹簧、转轴和开合块,开合块的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拉紧弹簧设置在两个倾斜段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剥离时正常皮肤遭受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
本技术涉及美容整形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
技术介绍
人面部或身体上存在凹陷区域,部分先天性或创伤性凹陷区域使得人的面部或身体形态不美观。人们对自身美的要求的追求使得希望通过填充手术来消除凹陷区域。然而,通过常规填充手术(如脂肪填充)并不能达到消除凹陷区域的目的,原因在于:先天性凹陷(如女性脸颊部位凹陷)、创伤性凹陷(如手术瘢痕、皮肤感染产生的痘坑)均发生了组织粘连,即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如肌肉)发生了粘连。由于粘连状况的存在,即使在凹陷处进行脂肪填充,脂肪细胞很难在填充部位固定繁殖,而被组织吸收或转移至凹陷区域附近脂肪组织较多的部位,这样会导致凹陷外围更加凸起,而凹陷区域显得愈加凹陷。本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要想达到较好的填充效果,必须对粘连组织进行分离后,再进行脂肪的填充。现有的剥离设备大多直接将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的粘连处切开,这种剥离方法使正常皮肤遭受到不必要的损伤,并且由于刀头不贴合皮肤,在手术过程中锋利的刀刃容易穿破皮肤造成皮下损伤,形成术后疤痕及额区凹凸不平,影响手术美容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剥离时正常皮肤遭受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包括一个手柄和两个剥离片,两个所述剥离片对称设置在手柄的一端且与手柄铰接,两个剥离片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剥离片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和倾斜段,所述水平段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所述倾斜段后端与手柄铰接;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拉紧弹簧、转轴和开合块,所述转轴套合在手柄内且与手柄转动连接,转轴前端伸出手柄且位于两个倾斜段之间,所述开合块固定设置在转轴前端,开合块的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拉紧弹簧设置在两个倾斜段之间,拉紧弹簧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段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剥离片的水平段两侧均为倾斜的刃口。优选的,所述剥离片的V形缺口两侧均为倾斜的刃口。优选的,所述水平段和倾斜段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α,所述α为160°~170°。优选的,所述水平段的长度值不小于15mm。优选的,所述剥离片的V形缺口的前端宽度等于水平段的宽度,剥离片的V形缺口的深度值不小于水平段长度值的一半。优选的,所述开合块的截面呈椭圆形,开合块短轴的长度值小于开合块前端面处两个倾斜段之间的距离值,开合块长轴的长度值大于开合块前端面处两个倾斜段之间的距离值。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前端设置有两个剥离片,剥离片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剥离时,两个剥离片闭合在一起刺入皮肤中,使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的粘连处位于剥离片的V形缺口中,然后转动转轴,开合块随转轴转动将两个剥离片向外顶开,从而使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剥离开,避免了粘连处切开时穿破皮肤造成皮下损伤,保障了美容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结构剖视图之一;图3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结构剖视图之二;图4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图2中A-A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剥离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剥离片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剥离片的俯视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的转轴和开合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手柄;2-剥离片;3-拉紧弹簧;4-转轴;5-开合块;201-水平段;202-倾斜段。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9所示,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包括一个手柄1和两个剥离片2,两个所述剥离片2对称设置在手柄1的一端且与手柄1铰接,两个剥离片2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所述剥离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201和倾斜段202,水平段201和倾斜段202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α,所述α为165°,水平段201的长度值为20mm,所述水平段201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剥离片2的V形缺口的前端宽度等于水平段201的宽度,剥离片2的V形缺口的深度值为12mm,所述倾斜段202后端与手柄1铰接,剥离片2的水平段201两侧和剥离片2的V形缺口两侧均为倾斜的刃口;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拉紧弹簧3、转轴4和开合块5,所述转轴4套合在圆管状的手柄1内且与手柄1转动连接,转轴4前后两端均伸出手柄1,转轴4前端位于两个倾斜段202之间且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开合块5,转轴4后端固定连接有转柄,开合块5的截面呈椭圆形,开合块5短轴的长度值小于开合块5前端面处两个倾斜段202之间的距离值,开合块5长轴的长度值大于开合块5前端面处两个倾斜段202之间的距离值,所述拉紧弹簧3设置在两个倾斜段202之间,拉紧弹簧3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段20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工作过程:进行剥离前,两个剥离片2被拉紧弹簧3向内侧拉动,两个剥离片2的水平段201贴合在一起,剥离片2的水平段201两侧和V形缺口两侧的刃口形成整体刃口。剥离时,两个剥离片2闭合在一起刺入皮肤中,使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的粘连处位于剥离片2的V形缺口中,然后转动转轴4,开合块5随转轴4转动将两个剥离片2向外顶开,从而使皮肤组织与皮下组织剥离开,避免了粘连处切开时穿破皮肤造成皮下损伤,保障了美容效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手柄(1)和两个剥离片(2),两个所述剥离片(2)对称设置在手柄(1)的一端且与手柄(1)铰接,两个剥离片(2)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n所述剥离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201)和倾斜段(202),所述水平段(201)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所述倾斜段(202)后端与手柄(1)铰接;/n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拉紧弹簧(3)、转轴(4)和开合块(5),所述转轴(4)套合在手柄(1)内且与手柄(1)转动连接,转轴(4)前端伸出手柄(1)且位于两个倾斜段(202)之间,所述开合块(5)固定设置在转轴(4)前端,开合块(5)的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拉紧弹簧(3)设置在两个倾斜段(202)之间,拉紧弹簧(3)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段(202)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手柄(1)和两个剥离片(2),两个所述剥离片(2)对称设置在手柄(1)的一端且与手柄(1)铰接,两个剥离片(2)之间设置有开合机构;
所述剥离片(2)包括一体成型的水平段(201)和倾斜段(202),所述水平段(201)前端设置有V形缺口,所述倾斜段(202)后端与手柄(1)铰接;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拉紧弹簧(3)、转轴(4)和开合块(5),所述转轴(4)套合在手柄(1)内且与手柄(1)转动连接,转轴(4)前端伸出手柄(1)且位于两个倾斜段(202)之间,所述开合块(5)固定设置在转轴(4)前端,开合块(5)的截面呈非圆形,所述拉紧弹簧(3)设置在两个倾斜段(202)之间,拉紧弹簧(3)两端分别与两个倾斜段(202)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美容用剥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剥离片(2)的水平段(201)两侧均为倾斜的刃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莉单强桂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贝勒门诊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