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71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结构包括固定板、阴极吸附棒、石墨、石墨阳极片、固定架、金属接收器,阴极吸附棒设有阴极磁棒、旋转装置、流通机构,稀土离子在阴极吸附棒上收集,从而形成液体状态,从阴极磁棒流入旋转装置内,进而下坠至压力板表面,使得收缩机构上的橡胶板进行受力,使得流通孔的直径增大,达到稀土液体在下坠一瞬间形成水滴的效果,增强对液体流动性的抗性,防止其分散,且滑动板的弯曲度防止了滑动机构转动过程中稀土液体飞溅出,从而汇集到球体与滑动机构之间的间隙,且滑动机构在稀土液体的重力下通过球体进行旋转,转向力使得稀土液体较为聚集在球体流过,转向力避免了球体内部残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稀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
技术介绍
稀土熔盐电解工艺是稀土金属生产制备的主流方法,所采用的电解槽槽型为敞口式,电解时坩埚中间插入阴极棒,坩埚周边挂装石墨阳极片,由此形成电极产生电场,氧化稀土加入石墨坩埚后,高温和熔盐助溶使氧化稀土溶解,析出的稀土离子由电场作用趋向阴极形成液体,由于反应生成的稀土液滴在阴极棒上富集,稀土液滴达到一定重量后自阴极棒底端下落至金属接收器中,稀土液滴自阴极棒掉落过程中,容易受熔盐体系自身流动影响,其下落轨道容易发生偏移,最终落到金属接收器以外,与其他杂质混合形成造渣,增加了回收难度,同时降低了金属的纯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结构包括固定板、阴极吸附棒、石墨、石墨阳极片、固定架、金属接收器,所述固定板安装于固定架的上端,所述阴极吸附棒位于石墨的上端,所述石墨阳极片嵌固在固定架的上端,所述金属接收器位于固定架的内侧,所述阴极吸附棒设有阴极磁棒、旋转装置、流通机构,所述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结构包括固定板(1)、阴极吸附棒(2)、石墨(3)、石墨阳极片(4)、固定架(5)、金属接收器(6),所述固定板(1)安装于固定架(5)的上端,所述阴极吸附棒(2)位于石墨(3)的上端,所述石墨阳极片(4)嵌固在固定架(5)的上端,所述金属接收器(6)位于固定架(5)的内侧,其特征在于:/n所述阴极吸附棒(2)设有阴极磁棒(21)、旋转装置(22)、流通机构(23),所述旋转装置(22)嵌固在阴极磁棒(21)的下端,所述流通机构(23)贴合在旋转装置(22)的下端,所述阴极磁棒(21)安装于固定架(5)的上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结构包括固定板(1)、阴极吸附棒(2)、石墨(3)、石墨阳极片(4)、固定架(5)、金属接收器(6),所述固定板(1)安装于固定架(5)的上端,所述阴极吸附棒(2)位于石墨(3)的上端,所述石墨阳极片(4)嵌固在固定架(5)的上端,所述金属接收器(6)位于固定架(5)的内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吸附棒(2)设有阴极磁棒(21)、旋转装置(22)、流通机构(23),所述旋转装置(22)嵌固在阴极磁棒(21)的下端,所述流通机构(23)贴合在旋转装置(22)的下端,所述阴极磁棒(21)安装于固定架(5)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机构(23)设有固定块(231)、倾斜柱(232)、受力机构(233),所述固定块(231)贴合在倾斜柱(232)的外侧,所述受力机构(233)位于倾斜柱(232)的下端,所述受力机构(233)与倾斜柱(232)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所述固定块(231)的上端与旋转装置(22)的内侧相互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型稀土电解石墨坩埚,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机构(233)设有流通孔(a1)、压力板(a2)、限位环(a3)、收缩机构(a4),所述压力板(a2)与收缩机构(a4)相互贴合,所述压力板(a2)嵌固在限位环(a3)的内侧,所述收缩机构(a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佳优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