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61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由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第二冲击收集板、滤膜夹组成,所述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第二冲击收集板均开有通孔、其两两之间错位排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巧,能方便地安装到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实现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大气环境监测采样仪器中使用的可吸入颗粒物切割装置。各国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空气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监测正逐步展开,进行这项工作必须在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采用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目前国内尚无此类装置,国外该类装置由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滤膜夹组成,互相之间保持足够大的空间,冲击孔板和第一冲击收集板上有外表为柱形的通孔,导致体积大、加工复杂而且不能直接与现有大气采样器匹配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其结构应使得体积减小、加工简便,直接安装到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实现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本技术的一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包括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滤膜夹,其特征在于(1)所述冲击孔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有厚度小于凹形边缘厚度的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多个通孔,其总面积满足大气采样器空气流量要求,(2)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相对面有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1)所述通孔总面积,(3)在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和滤膜夹之间增加第二冲击收集板,其上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2)所述通孔总面积,(4)所述冲击板通孔、第一冲击收集板通孔、第二冲击收集板通孔两两之间错位排列。所述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筋状突起和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筋状突起在板面均呈幅射状分布。所述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所述冲击孔板通孔可以为20-60个,孔径8-20mm,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通孔可以为4-16个槽孔,槽孔长40-80mm,宽6-15mm,所述第二冲击收集板通孔可以为4-16个槽孔、槽孔间距15-25mm。本技术安装到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当采样器以恒定流量采样时,空气通过本技术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经冲击孔板上的通孔,空气中大颗粒物被截留在第一冲击收集板上,实现第一次颗粒分离,气体再从第一冲击收集板上的通孔冲向第二冲击收集板,气体中剩余的大颗粒物被截留在第二冲击收集板上实现第二次分离,剩下的可吸入颗粒物通过第二冲击收集板上的槽孔到达采样滤膜而被采集,从而实现了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示意图,其下方为本装置俯视图,其上方为俯视图A-A向剖面图。图2为冲击孔板示意图,下方为其俯视图,上方为俯视图B-B向剖面图。图3为第一冲击收集板示意图,下方为其俯视图,上方为俯视图C-C向剖面图。图4为第二冲击收集板示意图,下方为其俯视图,上方为俯视图D-D向剖面图。图5为滤膜夹示意图,左方为其俯视图,右方为其E-E向剖面图。图1中,冲击孔板1、第一冲击收集板2、第二冲击收集板3和滤膜夹4通过螺栓连为一体,可安装到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图2所述冲击孔板长度可为200-400mm,宽150-300mm,厚20-35mm,筋状突起呈幅射状分布,通孔b在筋状突起上呈圆形。图3所示第一冲击收集板可长200-400mm,宽150-300mm,厚20-40mm,槽孔c位置与上述冲击孔板通孔b位置错开。图4第二冲击收集板长200-400mm,宽150-300mm,厚10-30mm,其槽孔d位置与上述第一冲击收集板槽孔c位置错开。图5所示滤膜夹中空部分e可装有滤膜。权利要求1.一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包括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滤膜夹,其特征在于(1)所述冲击孔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有厚度小于凹形边缘厚度的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多个通孔,其总面积满足大气采样器空气流量要求,(2)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相对面有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1)所述通孔总面积,(3)在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和滤膜夹之间增加第二冲击收集板,其上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2)所述通孔总面积,(4)所述冲击板通孔、第一冲击收集板通孔、第二冲击收集板通孔两两之间错位排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筋状突起和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筋状突起在板面均呈幅射状分布。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孔板通孔为20-60个,孔径8-20mm,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通孔为4-16个槽孔,槽孔长40-80mm,宽6-15mm,所述第二冲击收集板通孔为4-16个槽孔、槽孔间距15-25mm。专利摘要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由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第二冲击收集板、滤膜夹组成,所述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第二冲击收集板均开有通孔、其两两之间错位排列;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体积小巧,能方便地安装到大容量总悬浮物大气采样器上实现大气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文档编号G01N1/22GK2475019SQ0123981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陈仲泉, 李虹杰, 张莺 申请人: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切割器,包括通过螺栓依次连接的冲击孔板、第一冲击收集板、滤膜夹,其特征在于: (1)所述冲击孔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有厚度小于凹形边缘厚度的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多个通孔,其总面积满足大气采样器空气流量要求, (2)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是截面为凹形的矩形板,其凹向面相对面有筋状突起,筋状突起部位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1)所述通孔总面积, (3)在所述第一冲击收集板和滤膜夹之间增加第二冲击收集板,其上开有通孔,其总面积大于等于(2)所述通孔总面积, (4)所述冲击板通孔、第一冲击收集板通孔、第二冲击收集板通孔两两之间错位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仲泉李虹杰张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虹智能仪表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