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爱军专利>正文

高层塔吊动臂式桅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424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层塔吊桅杆,包括地梁架、塔身和起重臂,塔身由多个塔身标准节组合而成,塔身的一端与底架梁相连,固定在底架梁上,另一端与起重臂相连,塔身和起重臂之间设有变幅千斤顶,变幅千斤顶置于塔身的一侧,变幅千斤顶一端连接在塔身上,另一端直接与起重臂相连,在变幅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起重臂的起伏运动。本申请采用特殊的结构设置,利用变幅千斤顶实现对起重臂的支撑,同时配合起升钢丝绳的拉动效应,使得整个起重臂围绕着连接轴进行旋转运动;在起重臂与塔身连接的一侧,设有平衡杆、承接杆和配重块,设置配重块从而保证整个起重臂在进行悬吊物品时能有效实现平衡,增强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塔吊动臂式桅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建设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塔吊动臂式桅杆。
技术介绍
塔吊是现代基础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在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塔吊来进行建筑原材料的搬运,尤其是将低处的原材料转移至高处时,从而更方便对建筑原材料的搬运,加快施工进度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已经完工的建筑来说,如果我们采用现有的塔吊,利用现有的桅杆来进行物资的转移,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整个起重设备过重,无法安装在高层建筑屋面上,对于超高层建筑屋面以上因女儿墙较高无法进行吊装空调等设备等等;因此如何得到一种部件轻、体积小、易组装的新型起重设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塔吊动臂式桅杆,利用起升钢丝绳和变幅千斤顶,实现起重臂的上升和下降,从而更方便悬吊物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层塔吊桅杆,包括地梁架、塔身和起重臂,所述塔身由多个塔身标准节组合而成,塔身的一端与所述底架梁相连,固定在所述底架梁上,另一端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和起重臂之间设有变幅千斤顶,所述变幅千斤顶置于所述塔身的一侧,所述变幅千斤顶一端连接在塔身上,另一端直接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在变幅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所述起重臂的起伏运动。作为优选,所述高层塔吊桅杆上设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有多个,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端部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塔身的最下端,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所塔身的最上端,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臂靠近所述塔身的一侧,所述端部定滑轮固定在所述起重臂的顶端,多个定滑轮之间采用起升钢丝绳串接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后与起升卷扬机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穿过所述端部定滑轮后与吊钩相连,所述起升卷扬机与液压控制装置相连。作为优选,所述塔身的最上端设有三个外凸的承接臂,包括第一承接臂、第二承接臂和第三承接臂,所述第一承接臂位于塔身的左侧,所述第一承接臂和所述变幅千斤顶的下端活动相连;所述第二承接臂位于所述塔身的右上角,与所述承接杆相连,所述第三承接臂设置在所述第二承接臂的下端位置,所述第三承接臂上连接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承接杆相连。作为优选,所述承接杆设置在所述塔身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承接臂活动连接,所述承接杆远离塔身的一端还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起重臂平衡杆连接,所述连接轴旁还和有配重块。作为优选,所述塔身上还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设置在所述塔身的两个相邻的塔身标准节之间,包括回转齿圈和回转柱,所述回转齿圈包括上齿圈、下齿圈和转动轮,所述转动轮活动连接在所述下齿圈内侧,所述上齿圈固定在上塔身标准节的下端,所述下齿圈固定在所述下塔身标准节的上端,所述回转柱伸入所述回转柱内与所述转动轮固定在一起。作为优选,所述起重臂包括延长臂和载物臂,所述延长臂具有多个,相互叠加固定在一起,从而延长所述起重臂的长度,所述延长臂为矩形结构,设置在所述起重臂的中部位置,所述载物臂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延长臂的两侧,所述载物臂为梯形结构,较长的一边与所述延长臂固定相连,较短的一边设有定滑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采用特殊的结构设置,首先利用变幅千斤顶实现对起重臂的支撑,同时配合起升钢丝绳的拉动效应,使得整个起重臂围绕着连接轴进行旋转运动,实现吊钩的上下运动;在起重臂与塔身连接的一侧,设有平衡杆、承接杆和配重块,设置配重块从而保证整个起重臂在进行悬吊物品时能有效实现平衡,增强稳定性,平衡杆和承接杆的设置,保证了配重框一直处于垂直状态,改变配重框和塔身之间的距离,有效减少后倾弯矩。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装载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的起重臂结构图;图4为本申请的回转机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1、底架梁2、塔身3、起重臂4、变幅千斤顶5、回转机构6、平衡杆7、承接杆8、配重块11、起升钢丝绳31、载物臂32、延长臂51、下齿圈52、转动轮53上齿圈91、第一承接臂92、第二承接臂93、底单承接臂101、第一定滑轮102、第二定滑轮103、第三定滑轮104、端部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请参阅图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层塔吊桅杆,包括地梁架1、塔身2和起重臂3,塔身2由多个塔身标准节组合而成,塔身的一端与底架梁1相连,固定在底架梁1上,另一端与起重臂3相连,塔身2和起重臂3之间设有变幅千斤顶4,变幅千斤顶4置于塔身2的一侧,变幅千斤顶4一端连接在塔身上,另一端直接与起重臂3相连,在变幅千斤顶4的作用下,实现起重臂3的起伏运动;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小型的材料,利用变幅千斤顶的作用,实现起重臂的上下运动,从而使得置于前端的吊钩将材料吊起,起重臂后侧的平衡臂和配重框相互配合,当起重臂向上仰角时配重框一直处于垂直状态,改变配重框与塔身的距离,减小后倾弯矩。高层塔吊桅杆上设有定滑轮,定滑轮设置有多个,包括第一定滑轮101、第二定滑轮102、第三定滑轮103和端部定滑轮104,第一定滑轮101设置在塔身2的最下端,第二定滑轮102设置在塔身2的最上端,第三定滑轮103设置在起重臂3靠近塔身2的一侧,端部定滑轮104固定在起重臂3的顶端,多个定滑轮之间采用起升钢丝绳11串接在一起。起升钢丝绳11的一端穿过第一定滑轮101后与起升卷扬机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穿过端部定滑轮104后与吊钩相连,起升卷扬机与液压控制装置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在整个装置上设有多个定滑轮,其实质上是利用液压控制装置,即液压机带动起升卷扬机进行运动,拉动起升钢丝绳沿着定滑轮运动,从而配合变幅千斤顶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吊钩,变幅千斤顶也采用液压模式进行工作,与液压机相连;当然,为了更加省力,在定滑轮之间还可以安装动滑轮组成滑轮组,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塔身2的最上端设有三个外凸的承接臂,包括第一承接臂91、第二承接臂92和第三承接臂93,第一承接臂91位于塔身2的左侧,第一承接臂91和变幅千斤顶4的下端活动相连;第二承接臂92位于塔身2的右上角,与承接杆7相连,第三承接臂93设置在第二承接臂92的下端位置,第三承接臂92上连接有平衡杆6,平衡杆6的另一端与承接杆7相连;承接杆7设置在塔身2的上端,与第二承接臂92活动连接,承接杆7远离塔身2的一端还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起重臂3和平衡杆6连接,连接轴旁还设有配重块8。塔身上还设有回转机构5,回转机构5设置在塔身2的两个相邻的塔身标准节之间,包括回转齿圈和回转柱,回转齿圈包括上齿圈53、下齿圈51和转动轮52,转动轮52活动连接在下齿圈51内侧,上齿圈53固定在上塔身标准节的下端,下齿圈51固定在下塔身标准节的上端,回转柱伸入转动轮内固定在一起,实现起重臂的360度旋转。起重臂3包括延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塔吊桅杆,包括地梁架、塔身和起重臂,所述塔身由多个塔身标准节组合而成,塔身的一端与所述底架梁相连,固定在所述底架梁上,另一端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和起重臂之间设有变幅千斤顶,所述变幅千斤顶置于所述塔身的一侧,所述变幅千斤顶一端连接在塔身上,另一端直接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在变幅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所述起重臂的起伏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塔吊桅杆,包括地梁架、塔身和起重臂,所述塔身由多个塔身标准节组合而成,塔身的一端与所述底架梁相连,固定在所述底架梁上,另一端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和起重臂之间设有变幅千斤顶,所述变幅千斤顶置于所述塔身的一侧,所述变幅千斤顶一端连接在塔身上,另一端直接与所述起重臂相连,在变幅千斤顶的作用下,实现所述起重臂的起伏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塔吊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塔吊桅杆上设有定滑轮,所述定滑轮设置有多个,包括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第三定滑轮和端部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塔身的最下端,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所塔身的最上端,所述第三定滑轮设置在所述起重臂靠近所述塔身的一侧,所述端部定滑轮固定在所述起重臂的顶端,多个定滑轮之间采用起升钢丝绳串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塔吊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钢丝绳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定滑轮后与起升卷扬机固定在一起,另一端穿过所述端部定滑轮后与吊钩相连,所述起升卷扬机与液压控制装置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塔吊动臂式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的最上端设有三个外凸的承接臂,包括第一承接臂、第二承接臂和第三承接臂,所述第一承接臂位于塔身的左侧,所述第一承接臂和所述变幅千斤顶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爱军
申请(专利权)人:庄爱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