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酸盐智能分析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288 阅读:2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硅酸盐智能分析仪,属于硅酸盐材料分析仪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硅酸盐材料分析过程中,在高浓度偏离比尔定律情况下,都能测试分析,且分析精度和准确高;同时结构要简单,操作要方便。为此设有光源框、单色框、试样框、接收框,光源框内设有复合光源、截止滤光片和聚光镜,单色框内设有单色光源,试样框内设有微量流动池、光门和聚光镜,设在试样框外侧的自动进样器通过导管与流动池连通,接收框内设有光电传感器,各框之间还设有狭缝组件。被检测信号经放大、滤波、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经处理后送至计算机计算出被测元素的含量。(*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硅酸盐材料分析仪器
,特别是一种硅酸盐智能分析仪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中,要完成硅酸盐中K、Na、Si、Al、Fe、Ca、Ti、Mg的八种常规元素的分析,常规手段采用重量法、容量法、光度法等多种分析方法配合进行,需要2-3天才能完成一个样品的分析,如需扩展到其他元素的分析,所要的时间就更长。目前,有一种硅酸盐多元素快速分析仪,它有5个测试通道,分别用注射器输入样品溶液,采用单色发光二极管作光源,接收器采用硅光电池,通过调整发光二极管输入电压调整光的强度,用微标尺调整高浓度偏离比尔定律。由于采用发光二极管,所以光波波长不可调整,用微标尺纠偏,则范围有限,对高浓度的样品测定则准确度差,如对Al2O3含量高于80%的样品不能测试;采用硅光电池,精度低,准确度差;并且每次测试都需要手动纠偏调整和调零,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硅酸盐材料分析过程中,(1)在高浓度偏离比尔定律情况下,都能测试分析,且分析精度和准确度高;(2)结构要简单,操作要方便。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硅酸盐智能分析仪,包括连接了打印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线性放大电路将检测信号放大后送至A/D转换电路,该A/D转换电路将检测信号转换后送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后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还设有相邻的光源框1、单色框4、试样框11、接收框12,所述光源框1内设有复合光源3、截止滤光片2和聚光镜22,单色框4内设有单色光源,所述试样框11内设有微量流动池15及位于其前、后的接收光门14和聚光镜17,该试样框11一外侧还设有自动进样器10,接收框12内设有光电传感器13;所述光源框1内的复合光通过截止滤光片2、聚光镜22和入射狭缝21后成为一束复合光,经单色框4分色后,从出射狭缝18得到一束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经试样框11内的聚光镜17聚光后透射过微量流动池15内被测溶液,从接收光门14射到光电传感器13,该光电传感器13输出检测信号至线性放大电路输入端。所述自动进样器10内设有蠕动泵8,其输出端通过导管与所述的微量流动池贯通连接。所述单色框4内设有反射镜20、准直镜5、光栅9、滤光片19、步进电机6、所述步进电机6通过波长传动机构7与光栅9连接,该步进电机6亦通过另一联动机构与光源框1内的截止滤光片2联动。所述光源框1和单色框4之间对应聚光镜22和反射镜20的框壁设有入射狭缝21。所述单色框4和试样框11之间对应准直镜5和聚光镜17的框壁设有出射狭缝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现有硅酸盐元素分析仪对高含量、大范围成份的测定往往因偏离比尔定律而造成很大的误差;本技术采用智能调整测试波长和其他参数来纠正偏差,能较好地完成高浓度样品的测定工作。2、常规光度计通常采用手工向比色皿中倒入显色液,速度慢,操作不方便;采用真空泵抽取溶液,不适于小体积的微量溶液;而本技术采用计算机控制蠕动泵抽取溶液,加之采用微量流通比色皿,故排液时残留少,操作方便。3、现有的硅酸盐快速分析仪波长固定,每次测定前需要手动调零和调整纠偏系数。本硅酸盐智能分析仪由计算机自动调零和调整纠偏系数,测定方便,操作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测试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源框;2、截止滤光片;3、光源(卤钨灯);4、单色框;5、准直镜;6、步进电机;7、波长传动机构;8、蠕动泵;9、光栅;10、自动进样器;11、试样框;12、接收框;13、光电传感器;14、接收光门;15、微量流动池;16、流动池支架;17、聚光镜; 18、出射狭缝;19、滤光片;20、反射镜;21、入射狭缝;22、聚光镜。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光路部分、自动进样部分、信号处理部分、计算机和打印机。光路部分包括四个框,第一框为光源框1,由光源3、截止滤光片2、聚光镜22组成,光源采用12V30W的插入式卤钨灯,卤钨灯3装在灯架上,截止滤光片2是由深红、黄、白、紫四种单色滤光片组成的圆型光盘,其支架与波长调整步进电机6通过皮带连接,当调整波长时,截止滤光片2也自动调整。聚光镜22采用凹型球面反射镜,它起到准直和聚光的双重作用。第二框为单色框,包括入射狭缝21、反射镜20、准直镜5、光栅9、波长传动机构7和步进电机6。狭缝组件包括入射狭缝21和出射狭缝18,入射狭缝21和出射狭缝18均为0.9mm的等宽固定狭缝,其单色光半宽度为6nm,由于入射狭缝21和出射狭缝18不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大大减少了仪器的杂散光。反射镜20采用一块平面小反光镜,通过调节其固定螺钉可改变入射光的反射角度,使光斑正确打在准直镜5上。准直镜5也是一块凹形球面反射镜,光栅9在单色器中主要起角散作用,它采用1200条/mm的复制平面光栅,安装在光栅滑动座架上,通过光栅架后面的三个螺钉可改变光栅色散光的位置,由于光栅的色散是线性的,因此可采用线性传动机构使匀排光谱照射在出射狭缝18上。步进电机6通过波长传动机构7使光栅转动,以改变仪器出射单色光的波长值,而步进电机6是由单片机控制其步进的。另外,步进电机6通过一套波长联动机构与截止滤光片2联动,使波长值与截止滤光片2同步。第三框为试样框11,由聚光镜17、流动池架16、微量流动池15和接收光门14组成。聚光镜17为球型凸透镜,微量流动池15容积为400ul,光径为10mm。该流动池15的一端有同被测试溶液连通的导管,其另一端与自动进样器10的蠕动泵8输出端连通。该蠕动泵8由单片机控制,泵量可在计算机上调整。光电接收部分装在接收框12内,其光电传感器13采用精度高的光电倍增管,分辨率高,线性好。信号处理部分由线性放大电路、滤波电路、A/D转换和下位单片机系统组成,这些都是已有技术之市售产品。计算机可采用PC兼容机或工业计算机。计算机预先大概测试样品含量,再根据样品测试的浓度调整测试波长,然后进行测试。具体测试过程如下卤钨灯3发出的连续复合光经截止滤光片2选择滤光,聚光镜22聚光后经单色器入射狭缝21,此狭缝正好处于聚光镜22的焦平面上,因此进入单色器的复合光通过平面反射镜20反射及准直镜5准直变成平行光射向色散元件光栅9,光栅9将入射的复合光通过衍射成按照一定顺序均匀排列的连续单色光谱,此单色光谱重新回到准值镜5上。由于本仪器出射狭缝18设置在准直镜5的焦平面上,这样,从光栅9色散出来的光谱经准直镜5聚光后成像在出射狭缝18上,出射狭缝18选出固定带宽的单色光通过聚光镜17聚光落在试样框11内装有被测样品的微量流动池15中心,样品吸收后透射的光经接收光门14射向光电倍增管13阴极面。测定时计算机根据测定样品的测量范围控制步进电机6,通过波长传动机构7调整测定波长,将样品溶液经蠕动泵8输出至微量流动池15中,光电倍增管17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经放大、滤波、A/D转换后送入单片机,单片机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后传送到计算机,计算机计算出被测元素的含量。权利要求1.一种硅酸盐智能分析仪,包括连接了打印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线性放大电路将检测信号放大后送至A/D转换电路,该A/D转换电路将检测信号转换后送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后送至微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酸盐智能分析仪,包括连接了打印机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线性放大电路将检测信号放大后送至A/D转换电路,该A/D转换电路将检测信号转换后送入单片机,经单片机处理后送至微型电子计算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相邻的光源框(1)、单色框(4)、试样框(11)、接收框(12),所述光源框(1)内设有复合光源(3)、截止滤光片(2)和聚光镜(22),单色框(4)内设有单色光源,所述试样框(11)内设有微量流动池(15)及位于其前、后的接收光门(14)和聚光镜(17),该试样框(11)一外侧还设有自动进样器(10),接收框(12)内设有光电传感器(13);所述光源框(1)内的复合光通过截止滤光片(2)、聚光镜(22)和入射狭缝(21)后成为一束复合光,经单色框(4)分色后,从出射狭缝(18)得到一束所需波长的单色光,经试样框(11)内的聚光镜(17)聚光后透射过微量流动池(15)内被测溶液,从接收光门(14)射到光电传感器(13),该光电传感器(13)输出检测信号至线性放大电路输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文飞阳锋彭兆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艾科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