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032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包括面部防护区、支持架、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所述的面部防护区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支持架与弹力头顶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包括防护口罩、防雾护目镜,所述的防护口罩与防雾护目镜连接,所述的防雾护目镜的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防护口罩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与颈部相连的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端部设置有松紧带与弹力绳,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通过弹力绳系接于颈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现有的口罩、护目镜、头罩三种物品有效地整合改进于一体,且能够与防护服紧密贴合,有效规避了需依次佩戴、耗时耗力及细菌残存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
本技术属于日常防护用品
,具体地是涉及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
技术介绍
在传染性较强疾病,尤其是具有接触性传播特性传染病爆发时,头罩是继口罩外最必要的防疫物资,然而专业医用头罩对于大概率接触不到毒株的大众来说存在购买途径少,价格偏贵等缺点,且购买的意义并不大。新型肺炎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为了确保大众日常活动不受影响,降低接触性传播的可能;人们工作及出行时需对口鼻及眼部进行防护,以免被潜在传染源传染。传统防护口罩即便是N95级别也依然会出现鼻翼两侧及脸颊部位漏气的现象,不仅导致实际过滤效率降低,增加感染风险,且长时间佩戴时易出现勒痕乃至面部损伤。传统防护口罩的佩戴方式的细节差错,亦可导致局部区域漏气、密闭不严等现象;且口罩、护目镜、头罩都是分开的独立佩戴品,需依次佩戴,这样耗时耗力而且还会导致细菌残存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本技术的防护头罩,通过将上述现有的口罩、护目镜、头罩三种物品有效地整合改进于一体,且能够与防护服紧密贴合,有效规避了上述的需依次佩戴、耗时耗力及细菌残存多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防护区、支持架、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所述的面部防护区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支持架与弹力头顶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包括防护口罩、防雾护目镜,所述的防护口罩与防雾护目镜连接,所述的防雾护目镜的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防护口罩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与颈部相连的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端部设置有松紧带与弹力绳,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通过弹力绳系接于颈部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支持架上连接有可调防护挡板,可调防护挡板通过转轴连接于支持架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防护口罩由防霾层、过滤层、无纺布层依次粘接压合成一体,所述的过滤层设置于无纺布层、防霾层之间,所述防护口罩的无纺布层侧贴于面部口鼻上。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所述的第一过滤层采用聚四氟乙烯纳米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二过滤层由竹炭、纯银纤维及人造丝混织而成;所述的第一过滤层设置于防霾层侧,所述的第二过滤层设置于无纺布层侧。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无纺布层为合成纤维无纺布。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防霾层采用防霾喷雾防水面料制成,所述的防霾喷雾防水面料中含有抗霾的壳聚糖。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防雾护目镜由膜基础层、皂化层组成,所述的膜基础层为纤维素酰化物三醋酸纤维素,所述的皂化层为皂化的三醋酸纤维素。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肺炎防护头罩,通过将现有的口罩、护目镜、头罩三种物品有效地整合改进于一体,且能够与防护服紧密贴合,有效规避了需依次佩戴、耗时耗力及细菌残存多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图1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的防护口罩的分层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为可调防护挡板;2为面部防护区;3为防护口罩;4为防雾护目镜;5为支持架;6为弹力头顶罩;7为弹力绳;8为松紧带;9为弹力下颌罩;10为无纺布层;11为第二过滤层;12为第一过滤层;13为防霾层。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和2所示,本技术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防护区2、支持架5、弹力头顶罩6、弹力下颌罩9,所述的面部防护区2顶部设置支持架5,所述的支持架5与弹力头顶罩6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2底部与弹力下颌罩9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2包括防护口罩3、防雾护目镜4,所述的防护口罩3与防雾护目镜4连接,所述的防雾护目镜4的顶部设置支持架5,所述的防护口罩3底部与弹力下颌罩9相连;与颈部相连的弹力头顶罩6、弹力下颌罩9端部设置有松紧带8与弹力绳7,弹力头顶罩6、弹力下颌罩9通过弹力绳7系接于颈部上。所述的支持架5上连接有可调防护挡板1,可调防护挡板1通过转轴连接于支持架5上;实现可调防护挡板1的上下转动、可调节。所述的防护口罩3由防霾层13、过滤层、无纺布层10依次粘接压合成一体,所述的过滤层设置于无纺布层10、防霾层13之间,所述防护口罩3的无纺布层10侧贴于面部口鼻上。所述的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层12与第二过滤层11,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2采用聚四氟乙烯纳米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二过滤11层由竹炭、纯银纤维及人造丝混织而成;所述的第一过滤层12设置于防霾层13侧,所述的第二过滤层11设置于无纺布层10侧。具体地,所述采用聚四氟乙烯纳米材料制成的第一过滤层12,对于飞沫、粉尘等具有良好过滤作用,且较为轻薄,减轻口罩重量;所述由竹炭、纯银纤维及人造丝混织而成的第二过滤层11,吸湿并透气具有杀菌效果,可以有效过滤病毒。所述的无纺布层10为合成纤维无纺布,佩戴舒适,具有良好肌肤触感,对皮肤低刺激。所述的防霾层13采用防霾喷雾防水面料制成,所述的防霾喷雾防水面料中含有抗霾的壳聚糖;具有生物可降解性,且抗菌活性良好,对病原微生物有良好抑制作用。所述的防雾护目镜4由膜基础层、皂化层组成,所述的膜基础层为纤维素酰化物三醋酸纤维素,所述的皂化层为皂化的三醋酸纤维素。结合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附图阐述新型肺炎防护头罩的佩戴使用方法:使用者首先将弹力下颌罩9上的弹力绳7拉紧系于颈后,使弹力下颌罩9上的松紧带8紧贴颈前部;然后向上拉起支持架5,使防雾护目镜4罩于眼睛上,使防护口罩3罩于口鼻处,展开弹力头顶罩6,使其贴合整个颅后,下拉弹力头顶罩6两侧的弹力绳7并将其绕至颈前;根据自身穿戴情况,移动弹力头顶罩6,使弹力头顶罩6上的松紧8带紧贴颈后部并系好弹力绳7。穿戴防护服并带好和防护服一体防护帽,确保弹力绳7连接点全部位于防护服内,防护帽上沿和支持架5紧密相贴。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技术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并非受限于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防护区、支持架、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所述的面部防护区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支持架与弹力头顶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包括防护口罩、防雾护目镜,所述的防护口罩与防雾护目镜连接,所述的防雾护目镜的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防护口罩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与颈部相连的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端部设置有松紧带与弹力绳,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通过弹力绳系接于颈部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包括面部防护区、支持架、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所述的面部防护区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支持架与弹力头顶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所述的面部防护区包括防护口罩、防雾护目镜,所述的防护口罩与防雾护目镜连接,所述的防雾护目镜的顶部设置支持架,所述的防护口罩底部与弹力下颌罩相连;与颈部相连的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端部设置有松紧带与弹力绳,弹力头顶罩、弹力下颌罩通过弹力绳系接于颈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持架上连接有可调防护挡板,可调防护挡板通过转轴连接于支持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肺炎防护头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口罩由防霾层、过滤层、无纺布层依次粘接压合成一体,所述的过滤层设置于无纺布层、防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禄张潇方宋颖秋王润泽王楠屈喜铭李汶泽顾高翔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