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02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属于薄壁材料加工设备领域。包括冲击单元及冲头,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设置,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击单元的作用下冲击运动,所述冲头的截面积沿所述冲击方向渐变,所述冲头靠近所述冲击单元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一端的截面积。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具有多种形状规格冲头,便于加工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孔,设备体积小,操作灵活,扩孔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设备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薄壁材料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
技术介绍
薄壁铝合金型材包含大量的孔洞,目前型材上的孔洞通常采用小直径铣刀进行铣削加工。铣削加工操作复杂,加工速度慢,加工效率低,设备成本高,设备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利用冲击原理,高效、低成本完成多边、异形孔类制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包括冲击单元及冲头,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设置,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击单元的作用下冲击运动。可选地,所述冲头的截面积沿所述冲击方向渐变,所述冲头靠近所述冲击单元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一端的截面积。可选地,所述冲击单元包括冲击块、发射弹簧及定位块,所述发射弹簧、所述冲击块及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发射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冲击块上,所述发射弹簧驱动所述冲击块朝向所述冲头运动;所述冲击块与所述冲头间距设置,所述冲击块与所述冲头之间的间距为冲击间距;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冲头与所述发射弹簧之间,所述定位块往复运动,所述定位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冲击块的运动方向相交。可选地,所述发射弹簧远离所述冲击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筒,所述冲击块与所述滑动筒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击块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滑动筒内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在所述通孔内滑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挡块与所述冲击块之间,所述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所述发射弹簧远离所述冲击块的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动筒沿所述发射弹簧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滑动筒通过所述滑块驱动所述发射弹簧压缩。可选地,所述滑动筒靠近所述定位块的一端上设置有楔形切口,所述定位块靠近所述滑动筒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所述楔形切口配合的楔形缺口,所述滑动筒沿所述发射弹簧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滑动筒通过所述楔形切口及所述楔形缺口驱动所述定位块向远离所述冲击块的方向运动。可选地,所述定位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冲击块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冲击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块配合的限位凹槽。可选地,还包括主筒体,所述冲击块及所述发射弹簧设置在所述主筒体内,所述滑动筒的内径大于所述主筒体的外径,所述滑动筒在所述主筒体上滑动,所述主筒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所述定位块通过的导向孔。可选地,所述主筒体上设置有定位壳体,所述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壳体内滑动,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壳体之间还设置有定位复位弹簧,所述定位复位弹簧沿所述定位块的运动方向设置,所述定位复位弹簧驱动所述定位块朝向所述冲击块滑动。可选地,所述主筒体远离所述滑动筒的一端上设置有冲击筒体,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击筒体内滑动,所述冲头远离所述冲击块的一侧与所述冲击筒体之间设置有冲击复位弹簧,所述冲击复位弹簧驱动所述冲头朝向所述冲击块运动。可选地,所述定位块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定位块绕所述发射弹簧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设备体积小,操作灵活,扩孔效率高,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设备成本低。(2)冲头可具有多种形状规格,以便于更换后加工不同尺寸及形状的孔。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冲击扩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冲击扩孔器侧向示意图;图3为A-A向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滑动筒体1、螺栓2、滑块3、发射弹簧4、定位块5、冲击块6、冲头7、冲击复位弹簧8、定位复位弹簧9、主筒体10、冲击筒体11、挡块12、定位销13、定位壳体14、楔形切口15、楔形缺口16、拉杆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3,为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包括冲击单元及冲头7,冲头7沿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设置,冲头7在冲击单元的作用下冲击运动。冲头7的截面积沿冲击方向渐变,冲头7靠近冲击单元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一端的截面积。冲击单元包括冲击块6、发射弹簧4及定位块5。发射弹簧4、冲击块6及冲头7沿冲击方向依次设置,发射弹簧4的一端作用在冲击块6上,发射弹簧4驱动冲击块6朝向冲头7运动。冲击块6与冲头7间距设置,冲击块6与冲头7之间的间距为冲击间距;定位块5设置在冲头7与发射弹簧4之间,定位块5往复运动。定位块5的运动方向与冲击块6的运动方向垂直。本实施例中,发射弹簧4远离冲击块6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筒,冲击块6与滑动筒之间设置有拉杆17,拉杆17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冲击块6上,拉杆17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挡块12,滑动筒内固定设置有滑块3,滑块3通过螺栓2固定在滑动筒上。滑块3上设置有通孔,拉杆17在通孔内滑动,滑块3设置在挡块12与冲击块6之间,挡块12的尺寸大于通孔的尺寸;发射弹簧4远离冲击块6的一端作用在滑块3上,滑动筒沿发射弹簧4的延伸方向运动,滑动筒通过滑块3驱动发射弹簧4压缩。滑动筒靠近定位块5的一端上设置有楔形切口15,定位块5靠近滑动筒的一侧上设置有与楔形切口15配合的楔形缺口16,滑动筒沿发射弹簧4的延伸方向运动,滑动筒通过楔形切口15及楔形缺口16驱动定位块5向远离冲击块6的方向运动。定位块5的运动方向与冲击块6的运动方向垂直,冲击块6上设置有与定位块5配合的限位凹槽。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主筒体10,冲击块6及发射弹簧4设置在主筒体10内。滑动筒的内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单元及冲头,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设置,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击单元的作用下冲击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冲击单元及冲头,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单元的冲击方向设置,所述冲头在所述冲击单元的作用下冲击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头的截面积沿所述冲击方向渐变,所述冲头靠近所述冲击单元一端的截面积大于其另一端的截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单元包括冲击块、发射弹簧及定位块,所述发射弹簧、所述冲击块及所述冲头沿所述冲击方向依次设置,所述发射弹簧的一端作用在所述冲击块上,所述发射弹簧驱动所述冲击块朝向所述冲头运动;
所述冲击块与所述冲头间距设置,所述冲击块与所述冲头之间的间距为冲击间距;
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冲头与所述发射弹簧之间,所述定位块往复运动,所述定位块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冲击块的运动方向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弹簧远离所述冲击块的一端设置有滑动筒,所述冲击块与所述滑动筒之间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冲击块上,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挡块,所述滑动筒内固定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在所述通孔内滑动,所述滑块设置在所述挡块与所述冲击块之间,所述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孔的尺寸;
所述发射弹簧远离所述冲击块的一端作用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滑动筒沿所述发射弹簧的延伸方向运动,所述滑动筒通过所述滑块驱动所述发射弹簧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型材冲击扩孔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复君刘鹏刘云峰钱利伟徐伍刚王洪卓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忠旺铝合金精深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