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喷药箱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针对现有的喷药箱不便于对喷头进行摆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本体,喷药箱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架,且喷头安装在调节架上,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两个第二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喷头不断的摆动,从能够提高喷头的喷洒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
本技术涉及喷药箱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
技术介绍
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也是与各种农业病虫害不断斗争的历史。在共和国历史中,农业病虫草灾害曾经多少次无情地肆虐,经检索,授权公告号为CN209572945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箱体的一边外壁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的外壁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波纹软管,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顶端设置有挂钩,所述底座的顶端外壁边缘处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端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顶板。但上述设计还存在不足之处,上述设计中使用时,喷头喷洒范围下,使得喷药效率低,存在着不便于对喷头进行摆动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便于对喷头进行摆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本体,喷药箱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软管的一端,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第一槽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的顶端延伸至底座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放置板,放置板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架,且喷头安装在调节架上,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一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两个第二槽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连接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且第一齿条与第一齿轮相适配,两个第二槽中的一个第二槽的顶部开设有移动孔,连接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的一端,两个竖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框板,框板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框板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齿条,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且第二齿条和第三齿条均与不完全齿轮相啮。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完全固定安装在第一槽的底部内壁上,由于设置有轴承,能够使得转动杆进行稳定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二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由于设置设置有限位座和限位槽,能够使得连接杆进行稳定的移动。优选的,所述移动孔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稳定杆,且竖杆滑动套设在稳定杆上,由于设置有稳定杆,能够使得竖杆进行稳定的移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板,稳定板上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杆与转动孔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上设有多个固定螺栓,且旋转电机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本技术中,所述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使用喷药箱本体时,通过喷头能够喷洒除虫药物,通过启动旋转电机,旋转电机通过输出轴能够带动不完全齿轮进行转动,此时不完全齿轮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三齿条进行移动,第三齿条能够带动框板进行移动,框板能够的竖杆进行移动,竖杆能够的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能够的第一齿条进行移动,第一齿条能够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能够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转动杆能够通过放置板和调节架带动喷头进行转动,当不完全齿轮继续转动,当不完全齿轮不与第三齿条相啮合,然后不完全齿轮与第二齿条相啮合,因此能够带动第二齿条反向移动,第二齿条的移动能够带动框板进行复位,框板通过竖杆能够带动连接杆进行复位,能够使得喷头进行复位,当不完全齿轮不断的转动时,能够使得喷头不断的摆动,从能够提高喷头的喷洒范围,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喷头不断的摆动,从能够提高喷头的喷洒范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的B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喷药箱本体;3、软管;4、喷头;5、第一槽;6、转动杆;7、放置板;8、调节架;9、第一齿轮;10、第二槽;11、连接杆;12、第一齿条;13、移动孔;14、竖杆;15、框板;16、第二齿条;17、第三齿条;18、旋转电机;19、不完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本体2,喷药箱本体2的一侧连接有软管3的一端,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4,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5,第一槽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架8,且喷头4安装在调节架8上,转动杆6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9,第一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10,两个第二槽10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2,且第一齿条12与第一齿轮9相适配,两个第二槽10中的一个第二槽10的顶部开设有移动孔13,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14的一端,两个竖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框板15,框板1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16,框板1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齿条17,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19,且第二齿条16和第三齿条17均与不完全齿轮19相啮。本技术中,转动杆6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套设有轴承,且轴承的完全固定安装在第一槽5的底部内壁上,由于设置有轴承,能够使得转动杆6进行稳定的转动。本技术中,第二槽10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连接杆1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对应的限位槽滑动连接,由于设置设置有限位座和限位槽,能够使得连接杆11进行稳定的移动。本技术中,移动孔13的两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同一个稳定杆,且竖杆14滑动套设在稳定杆上,由于设置有稳定杆,能够使得竖杆14进行稳定的移动。本技术中,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稳定板,稳定板上开设有转动孔,且转动杆6与转动孔转动连接。本技术中,旋转电机18上设有多个固定螺栓,且旋转电机18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本技术中,使用喷药箱本体2时,通过喷头4能够喷洒除虫药物,通过启动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通过输出轴能够带动不完全齿轮19进行转动,此时不完全齿轮19的转动能够带动第三齿条17进行移动,第三齿条17能够带动框板15进行移动,框板15能够的竖杆14进行移动,竖杆14能够的连接杆11进行移动,连接杆11能够的第一齿条12进行移动,第一齿条12能够带动第一齿轮9进行转动,第一齿轮9能够带动转动杆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本体(2),喷药箱本体(2)的一侧连接有软管(3)的一端,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4),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5),第一槽(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架(8),且喷头(4)安装在调节架(8)上,转动杆(6)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9),第一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10),两个第二槽(10)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2),且第一齿条(12)与第一齿轮(9)相适配,两个第二槽(10)中的一个第二槽(10)的顶部开设有移动孔(13),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14)的一端,两个竖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框板(15),框板(1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16),框板(1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齿条(17),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19),且第二齿条(16)和第三齿条(17)均与不完全齿轮(19)相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大豆病虫害的喷药箱,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喷药箱本体(2),喷药箱本体(2)的一侧连接有软管(3)的一端,软管(3)的另一端连接有喷头(4),底座(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槽(5),第一槽(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顶端延伸至底座(1)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放置板(7),放置板(7)的顶部安装有调节架(8),且喷头(4)安装在调节架(8)上,转动杆(6)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9),第一槽(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槽(10),两个第二槽(10)内滑动安装有同一个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条(12),且第一齿条(12)与第一齿轮(9)相适配,两个第二槽(10)中的一个第二槽(10)的顶部开设有移动孔(13),连接杆(1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竖杆(14)的一端,两个竖杆(1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框板(15),框板(15)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齿条(16),框板(15)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三齿条(17),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不完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路生,金宗亭,高琪,王小梦,刘俊展,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路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