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无土栽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75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箱体、第二箱体、水箱、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该多层无土栽培器,使用时,从进水口分别向水箱内注入清水和营养液,此时水箱内的液体通过第二阀门、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管接头与第二箱体连通,此时调节第二阀门分别控制水箱内的液体向第二箱体注入的速度,使得营养液和清水的注入比例合适,当第一箱体内的混合液体被植物吸收液面下降到第一管接头下方时,第二箱体通过第一连接管为第一箱体补充混合液体,当第二箱体内的混合液体被植物吸收液面下降到第二管接头下方时,水箱通过第二连接管为第二箱体补充水分和营养液,从而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可以持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无土栽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种植领域,具体是多层无土栽培器。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由于不使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栽培作物,故被称为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分、水分、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这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地生长,并获得较好的营养生长于生殖生长平衡。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无土栽培脱离了土壤的限制,极大地扩展了农业生产的空间,使得作物可在不毛之地上进行生产,发展前景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植物工厂均采用无土栽培模式。在无土栽培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无土栽培器,但是,目前市面上传统的无土栽培器,其结构不够优化、设计不够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层无土栽培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管,第二基板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管,第二基板的地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第二基板上方对称设有水箱,水箱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口,水箱的底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插杆,第二插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管的内壁上,第一插杆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管的内壁上,第一基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箱体,第二基板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箱体,第一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第一箱体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箱体的第一阀门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接头,第二箱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手,第二箱体的另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箱体的第二管接头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管接头,第三管接头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且第一连接管与第三管接头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管接头上,水箱的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与水箱连通,第二阀门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且第二连接管与第二阀门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管接头上,第一箱体底面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支撑脚与第一箱体的内部底面碰触,第二箱体的底面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脚,第二支撑脚与第二箱体的内部底面碰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插杆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上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的上部均螺纹连接有旋转柄,旋转柄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旋转柄的一端均穿过第一支撑管和第二支撑管且与第一插杆和第二插杆的外壁碰触。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箱体设在第一支撑管的内侧,第二箱体设在第二支撑管的内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门与第一箱体的内部底面平齐。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管接头与第一箱体连通,且第一管接头设在第一箱体底面上方五十毫米,第二管接头与第二箱体连通,且第二管接头设在第二箱体的底面上方五十毫米,第三管接头与第二箱体连通,且第三管接头与第二箱体的内部底面齐平。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顶面等距离开设有矩形孔,第二支撑板顶面等距离开设有矩形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设在第一管接头的上方,第二支撑板设在第二管接头的上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通过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一支撑管、第二支撑管、第一插杆、螺纹杆、水箱、第二插杆和旋转柄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可以拆分开来,方便其搬运,同时可以调节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水箱之间的高度,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使用更加方便,通过水箱、第一箱体、第二箱体、第一阀门、第一管接头、第二管接头、第三管接头、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阀门之间的配合使用,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每层之间被连通,通过水箱为每层进行补水,打开第一阀门可以将多层无土栽培器内的培养液全部排出多层无土栽培器,并可以通过第二阀门调节水箱内的液体向第二箱体的流速,从而使得多层无土栽培器可以持续稳定的为栽培植物供水和营养,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的配合使用,使得出多层无土栽培器可以方便的对需要培养的植物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本多层无土栽培器其结构更加优化、设计更加合理。附图说明图1为多层无土栽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层无土栽培器的前视图。图3为多层无土栽培器的后视图。图4为多层无土栽培器的剖视图。图5为多层无土栽培器的俯视图图中:1、第一基板,2、第二基板,3、第一支撑管,4、第二支撑管,5、第一插杆,6、水箱,7、螺纹杆,8、第二插杆,9、旋转柄,10、第一箱体,11、第二箱体,12、第二支撑脚,13、第一拉手,14、第一阀门,15、第一管接头,16、第二拉手,17、第二支撑板,18、第二管接头,19、第三管接头,20、第一连接管,21、第二阀门,22、第二连接管,23、第一支撑板,24、第一支撑脚。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第一基板1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管3,第二基板2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管4,第二基板2的地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5,第二基板2上方对称设有水箱6,水箱6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口,水箱6的底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插杆8,第二插杆8的顶面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插杆8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管4的内壁上,第一插杆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管3的内壁上,第一支撑管3和第二支撑管4的上部外壁均开设有螺纹孔,第一支撑管3和第二支撑管4的上部均螺纹连接有旋转柄9,旋转柄9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旋转柄9的一端均穿过第一支撑管3和第二支撑管4且与第一插杆5和第二插杆8的外壁碰触,第一基板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箱体10,第一箱体10设在第一支撑管3的内侧,第二基板2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箱体11,第二箱体11设在第二支撑管4的内侧,第一箱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13,第一箱体10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4,第一阀门14的型号为FF,由沧州市坤泰金属制品制造有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管(3),第二基板(2)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管(4),第二基板(2)的地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5),第二基板(2)上方对称设有水箱(6),水箱(6)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口,水箱(6)的底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插杆(8),第二插杆(8)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管(4)的内壁上,第一插杆(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管(3)的内壁上,第一基板(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箱体(10),第二基板(2)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箱体(11),第一箱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13),第一箱体(10)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4),第一箱体(10)的第一阀门(14)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接头(15),第二箱体(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手(16),第二箱体(11)的另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管接头(18),第二管接头(18)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箱体(11)的第二管接头(18)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管接头(19),第三管接头(19)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且第一连接管(20)与第三管接头(19)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管(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管接头(15)上,水箱(6)的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21),第二阀门(21)与水箱(6)连通,第二阀门(2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且第二连接管(22)与第二阀门(21)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管接头(18)上,第一箱体(10)底面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支撑板(23)的底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脚(24),第一支撑脚(24)与第一箱体(10)的内部底面碰触,第二箱体(11)的底面上方设有第二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7)的底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脚(12),第二支撑脚(12)与第二箱体(11)的内部底面碰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层无土栽培器,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管(3),第二基板(2)的顶面四角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管(4),第二基板(2)的地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5),第二基板(2)上方对称设有水箱(6),水箱(6)的顶面开设有进水口,水箱(6)的底面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螺纹杆(7),螺纹杆(7)上螺纹连接有第二插杆(8),第二插杆(8)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二支撑管(4)的内壁上,第一插杆(5)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管(3)的内壁上,第一基板(1)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一箱体(10),第二基板(2)的顶面滑动连接有第二箱体(11),第一箱体(10)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拉手(13),第一箱体(10)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4),第一箱体(10)的第一阀门(14)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管接头(15),第二箱体(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拉手(16),第二箱体(11)的另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管接头(18),第二管接头(18)的外壁设有外螺纹,第二箱体(11)的第二管接头(18)相同侧固定安装有第三管接头(19),第三管接头(19)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20)的一端,且第一连接管(20)与第三管接头(19)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连接管(20)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管接头(15)上,水箱(6)的底面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21),第二阀门(21)与水箱(6)连通,第二阀门(21)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连接管(22)的一端,且第二连接管(22)与第二阀门(21)连接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第二连接管(2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二管接头(18)上,第一箱体(10)底面上方设有第一支撑板(23),第一支撑板(23)的底面四角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脚(24),第一支撑脚(24)与第一箱体(10)的内部底面碰触,第二箱体(11)的底面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峰阮盈盈何添芝张振吴雷刚胡琼芳胡仲义陈际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