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洒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734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以及壶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壶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清水仓和药剂仓,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且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敞口,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握;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连接,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的内部连通,且第二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实现了药水和清水可来回更换,大大方便了普通水和药剂水的更换,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能够对洒水头的出水量进行控制,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洒水壶
本技术涉及水壶
,具体是一种洒水壶。
技术介绍
花卉,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是用来欣赏的植物的统称,喜阳且耐寒,具有繁殖功能的短枝,有许多种类,典型的花,在一个有限生长的短轴上,着生花萼、花瓣和产生生殖细胞的雄蕊与雌蕊,花由花冠、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各样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在花卉养殖的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洒水壶对花卉进行灌溉,在进行浇灌时有时需要加入药剂进行混合,但是现有的洒水壶且结构设置不够合理,设计不够优化,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洒水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洒水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以及壶体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所述壶体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清水仓和药剂仓,所述壶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且所述顶盖的一侧设置有敞口,所述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壶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管上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洒水头,所述洒水头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连接板通过滑环与所述洒水头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贴合着洒水头的内壁设置,且所述连接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圈,所述转动圈之间转动连接有出水板,所述出水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且所述出水板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块转动连接,所述丝杠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且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清水仓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药剂仓的内部连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抵板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堵块,所述堵块的尺寸与所述出水孔的尺寸相适配。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堵块为橡胶堵块,且所述堵块的一端为半圆形。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板上等间距开设有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设计更加优化,通过分别设置清水仓、药剂仓以及第一出水管和第二出水管、阀门能够进行清水以及药剂水的更换出水,且通过阀门的设置能够对药剂水的出量进行控制,使得使用更加方便便捷,无需更换洒水壶进行洒水。2、本技术通过连接板、滑环、连接圈、转动圈、丝杠、抵板、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堵块、出水板、出水孔、伸缩杆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洒水头的出水量进行控制,通过转动转动圈进而带动连接圈以及连接板的转动,因此连接板上的丝杠转动,第一连接块通过与丝杠螺纹连接,能够在伸缩杆的作用下进行位置的移动,进而带动抵板的移动,使得堵块与出水孔进行接触,进而控制出水孔的出水量,调节过程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洒水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洒水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洒水壶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洒水壶中洒水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洒水壶中连接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壶体1、圆形手握2、分隔板3、清水仓4、药剂仓5、敞口6、顶盖7、第一出水管8、洒水头9、第二出水管10、阀门11、连接板12、滑环13、连接圈14、转动圈15、抵板16、丝杠17、第一连接块18、第二连接块19、堵块20、出水板21、出水孔22、伸缩杆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1以及壶体1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8,壶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分隔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清水仓4和药剂仓5,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7,且顶盖7的一侧设置有敞口6,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握2;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与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连接,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8的内部连通,且第二出水管10上安装有阀门11。第一出水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洒水头9,洒水头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2,连接板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13,连接板12通过滑环13与洒水头9的内壁转动连接,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圈14,连接圈14贴合着洒水头9的内壁设置,且连接圈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圈15,转动圈15之间转动连接有出水板21,出水板21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19,且出水板21上均匀开设有出水孔22;连接板12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丝杠17,丝杠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19转动连接,丝杠17上贯穿设置有第一连接块18,且第一连接块18与丝杠17螺纹连接,第一连接块18与第二连接块19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23,第一出水管8与清水仓4的内部连通,第二出水管10与药剂仓5的内部连通,第一连接块1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抵板16,抵板16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堵块20,堵块20的尺寸与出水孔22的尺寸相适配,堵块20为橡胶堵块,且堵块20的一端为半圆形,连接板12上等间距开设有伸缩杆2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通过敞口6向清水仓4以及药剂仓5分别装入清水以及药剂,通过第一出水管8能够进行清水仓4内部清水的洒出,通过第二出水管10能够将药剂仓5内部的药剂通入到第一出水管8中进行混合形成药水,通过阀门11的设置能够对第二出水管10药剂的出量进行控制,便于切换清水以及药剂水的洒出,使用方便,通过转动转动圈15进而带动连接圈14以及连接板12的转动,因此带动连接板12上的丝杠17转动,第一连接块18通过与丝杠17螺纹连接,能够在伸缩杆23的作用下进行位置的移动,进而带动抵板16的移动,使得堵块20与出水孔22进行接触,进而控制出水孔22的出水量,调节过程方便,便于对洒水量进行控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1)以及壶体(1)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清水仓(4)和药剂仓(5),所述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7),且所述顶盖(7)的一侧设置有敞口(6),所述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握(2);/n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0)上安装有阀门(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洒水壶,包括壶体(1)以及壶体(1)一侧固定连接的第一出水管(8),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1)的内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的两侧分别设置为清水仓(4)和药剂仓(5),所述壶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顶盖(7),且所述顶盖(7)的一侧设置有敞口(6),所述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圆形手握(2);
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出水管(10),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壶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出水管(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管(10)上安装有阀门(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洒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水管(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洒水头(9),所述洒水头(9)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滑环(13),所述连接板(12)通过滑环(13)与所述洒水头(9)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圈(14),所述连接圈(14)贴合着洒水头(9)的内壁设置,且所述连接圈(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圈(15),所述转动圈(15)之间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美刘峰张振吴雷刚夏雯金冰纯冯晨艳何添芝王欠欠沈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