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帆专利>正文

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704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家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包括底板、弹力垫和弹力网;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位于第一凹槽两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轴位于转动槽内一端均固连有主动轮;所述转动槽内位于主动轮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错位啮合;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升降架和升降板对海绵床垫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使弹力垫和填充垫受力压缩或扩展,进而有效地改善海绵床垫的柔软度和承托力,使床垫在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者体感进行调节,进而增强海绵床垫的使用体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居用品
,具体的说是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
技术介绍
现实生活中海绵床垫由于低廉的造价、柔软的性能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由于海绵床垫本身质地过于柔软且承托能力较差,在使用时,针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由于缺乏承托力,导致腰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未成年人的骨骼发育以及老年人的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且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喜好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海绵床垫的软硬程度要求不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确定,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存在一定的负面性影响。中国专利发布的全弹海绵席梦思床垫,专利号:2009100979675,包括海绵床垫,所述海绵床垫是由盒式海绵床垫框、海绵弹簧及海绵床垫盖构成,盒式海绵床垫框内置有多个海绵弹簧,海绵床垫盖位于盒式海绵床垫框上且由多个海绵弹簧支撑,该海绵席梦思床垫设计成盒式海绵床垫框,便于安装海绵弹簧及海绵床垫盖,同时多个海绵弹簧密布排列,有效增强了海绵弹簧的支撑强度,但是该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确定,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同时直接使用均匀排布的弹簧容易使床垫表面受压时机油一定的异物感,影响体验效果。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研制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确定,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存在一定的负面性影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确定,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存在一定的负面性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包括底板、弹力垫和弹力网;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位于第一凹槽两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轴位于转动槽内一端均固连有主动轮;所述转动槽内位于主动轮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错位啮合;所述底板位于转动槽两侧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安装有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由导杆相互交叉制成;所述升降架远离转动槽一侧通过导杆与升降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槽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架靠近转动槽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第一滑槽内;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传动齿条;所述升降槽靠近转动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齿条均通过第二通槽延伸至转动槽内;两个所述传动齿条位于转动槽内错位设计且分别与主动轮、从动轮相啮合;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升降槽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升降架之间铰接;两个所述升降板相对一侧固连有弹力垫;所述弹力垫为由硅胶和海绵混合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凹槽与弹力垫之间固连有填充垫;所述填充垫为海绵材料制成;所述填充垫复数设计;所述弹力网固连于填充垫与填充垫、填充垫与弹力垫的间隙中;所述弹力网为弹性钢丝材料制成;所述底板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转动槽导通;所述转动轴靠近调节孔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十”形设计;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通过调节孔延伸至外界;所述推拉杆上套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调节孔相匹配;初始状态下限位块卡合于调节孔内;现实生活中海绵床垫由于低廉的造价、柔软的性能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由于海绵床垫本身质地过于柔软且承托能力较差,在使用时,针对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由于缺乏承托力,导致腰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未成年人的骨骼发育以及老年人的健康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且由于个人身体素质、以及喜好的差异,不同的人对海绵床垫的软硬程度要求不一,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在制造过程中已经确定,无法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节,在使用时,对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存在一定的负面性影响,工作时,当使用床垫时,通过将推拉杆向外拉伸,进而使限位块脱离调节孔,转动推拉杆,推拉杆通过与第二滑槽之间的啮合带动转动轴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轴上固连的主动轮转动,与主动轮之间啮合的从动轮同步进行反向转动,转动的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与传动齿条的啮合带动传动齿条在第二通槽内移动,进而使传动齿条带动连接杆在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杆滑动带动升降架角度发生改变,进而使升降架产生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进而使升降架带动升降板上升或下降,升降板上升或下降时带动弹力垫移动,进而对弹力垫和填充垫形成压缩或舒展,配合弹力网使含硅胶的海绵床垫本身柔软度以及承托力具备可调节性,通过设置推拉杆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经过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齿条的传动效果,利用升降架和升降板对海绵床垫的整体高度进行调节,在调节的过程中,使弹力垫和填充垫受力压缩或扩展,进而有效地改善海绵床垫的柔软度和承托力,根据个人习惯以及身体情况进行调节可以使海绵床垫的适用人群范围变大,使用舒适感增强,同时弹力网的存在还能有效地将海绵床垫上受到的点状压力进行扩散传导,进而有效地避免海绵床垫局部受到压力过大进而导致结构发生改变,造成海绵床垫局部形变的问题产生。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与弹力垫靠近转动槽一端相对一侧分布有均匀分布的伸缩块;所述伸缩块相对一侧均开设有第三滑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三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工”形设计;所述滑动板底部与第三滑槽之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弹力网均固连于伸缩块表面;工作时,通过升降架对升降板进行上下移动,并因为升降板相对一侧固连的弹力垫通过与弹力网、填充垫之间的固连效果,对填充垫形成拉力或压力,进而使填充垫发生形变,但是由于拉力或拉力在填充垫内传导时,具备衰减性,因此拉力或压力对不同高度的填充垫形成的效果不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极易使不同高度的填充垫受力不均,进而导致靠近底部的填充垫极易产生不可逆性形变,通过转动推拉杆进而通过传动带动升降架与升降板进行上下移动,在升降板上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三滑槽内的弹簧受力发生改变进而有效地使滑动板在第三滑槽内产生位移,进而使伸缩块带动弹力网进行上下移动,弹力网移动时对填充垫形成拉力或压力,进而使填充垫发生形变,通过将整体拉力均为至均匀分布的伸缩块上,然后通过伸缩块与弹力网对填充垫封层进行力的传导,可以有效地改善对填充垫的压缩或扩展效果,进而使填充垫有效地保持本身结构性,延长填充垫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弹力网均贯穿伸缩块延伸至第三滑槽内设计且弹力网与第三滑槽内壁固连;所述弹力网位于第三滑槽内一端受滑动板挤压产生形变,用于缓冲弹力网受到的冲击;工作时,由于海绵床垫在使用时其表面受力情况具备多变性,当海绵床垫表面受到强冲击力时,由于弹力网弹性范围具备一定的限度,极易导致弹力网与伸缩块之间脱离,将弹力网延伸至伸缩块内部的第三滑槽内,并通过滑动板对弹力网形成挤压,使弹力网具备一定的形变,当弹力网受到强效冲击力作用时,弹力网收缩对滑动板形成挤压,进而将部分压力传导至滑动板上,有效地降低弹力网受到的压力,增强海绵床垫整体的承压能力,同时滑动板对弹力网挤压产生形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弹力垫(3)和弹力网(32);所述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1)位于第一凹槽两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轴(11)位于转动槽内一端均固连有主动轮(12);所述转动槽内位于主动轮(12)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错位啮合;所述底板(1)位于转动槽两侧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安装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由导杆相互交叉制成;所述升降架(2)远离转动槽一侧通过导杆与升降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槽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架(2)靠近转动槽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延伸至第一滑槽内;所述连接杆(21)上套接有传动齿条(22);所述升降槽靠近转动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齿条(22)均通过第二通槽延伸至转动槽内;两个所述传动齿条(22)位于转动槽内错位设计且分别与主动轮(12)、从动轮(13)相啮合;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升降槽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3);所述升降板(23)与升降架(2)之间铰接;两个所述升降板(23)相对一侧固连有弹力垫(3);所述弹力垫(3)为由硅胶和海绵混合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凹槽与弹力垫(3)之间固连有填充垫(31);所述填充垫(31)为海绵材料制成;所述填充垫(31)复数设计;所述弹力网(32)固连于填充垫(31)与填充垫(31)、填充垫(31)与弹力垫(3)的间隙中;所述弹力网(32)为弹性钢丝材料制成;所述底板(1)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转动槽导通;所述转动轴(11)靠近调节孔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十”形设计;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杆(4);所述推拉杆(4)通过调节孔延伸至外界;所述推拉杆(4)上套接有限位块(41);所述限位块(41)与调节孔相匹配;初始状态下限位块(41)卡合于调节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硅胶的海绵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弹力垫(3)和弹力网(32);所述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底板(1)位于第一凹槽两侧开设有对称设计的转动槽;两个所述转动槽相对一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11);所述转动轴(11)两端均延伸至转动槽内;所述转动轴(11)位于转动槽内一端均固连有主动轮(12);所述转动槽内位于主动轮(12)一侧转动连接有从动轮(13);所述主动轮(12)与从动轮(13)之间错位啮合;所述底板(1)位于转动槽两侧均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安装有升降架(2);所述升降架(2)由导杆相互交叉制成;所述升降架(2)远离转动槽一侧通过导杆与升降槽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槽侧壁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升降架(2)靠近转动槽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接杆(21);所述连接杆(21)延伸至第一滑槽内;所述连接杆(21)上套接有传动齿条(22);所述升降槽靠近转动槽一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传动齿条(22)均通过第二通槽延伸至转动槽内;两个所述传动齿条(22)位于转动槽内错位设计且分别与主动轮(12)、从动轮(13)相啮合;所述底座上方通过升降槽滑动连接有升降板(23);所述升降板(23)与升降架(2)之间铰接;两个所述升降板(23)相对一侧固连有弹力垫(3);所述弹力垫(3)为由硅胶和海绵混合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凹槽与弹力垫(3)之间固连有填充垫(31);所述填充垫(31)为海绵材料制成;所述填充垫(31)复数设计;所述弹力网(32)固连于填充垫(31)与填充垫(31)、填充垫(31)与弹力垫(3)的间隙中;所述弹力网(32)为弹性钢丝材料制成;所述底板(1)一侧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转动槽导通;所述转动轴(11)靠近调节孔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十”形设计;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推拉杆(4);所述推拉杆(4)通过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