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佳增专利>正文

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68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风机,它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相连通的流体出口和第一流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至少由定子和动子组成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定子与本体相连,所述的动子为环形结构,所述动子转动配合于定子内,且动子上设有若干随动子转动的叶片,各叶片沿动子的周向依序排列构成驱动叶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在驱动叶轮的驱使下沿第一流体通道所限定的路径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风机,其在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的
,具体地是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小家电,其普遍被应用于家庭、酒店、宾馆、理发店等固定场所,或者出差、旅游等随身携带出行。虽然吹风机的由来已久,但是大体结构上并未有大的不同,其主要结构包括壳体、电动机、风叶、电热元件和控制开关,所述电动机一般采用直流电机,控制元件设于壳体上用于控制电动机和电热元件通断电,所述风叶安装在电动机输出轴的轴端,通过电动机输出轴的转动带动风叶转动,实现送风。但是这一现有的吹风机的电动机是置于风道内的,其必然会造成一定的风阻,故此壳体的体积要做大,使得壳体位于电动机所在区域留出足够的空间用于送风,这就导致吹风机整体尺寸较大,给家庭自用或出行携带带来不便。同时随着吹风机大功率,轻量化的需求,因此现有吹风机的电动机较多的选用大功率且重量轻便的直流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吹风机,其在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体积小。为此,针对第一个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吹风机,它包括本体和设于本体内的第一流体通道,所述本体上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相连通的流体出口和第一流体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内设有至少由定子和动子组成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定子与本体相连,所述的动子为环形结构,所述动子转动配合于定子内,且动子上设有若干随动子转动的叶片,各叶片沿动子的周向依序排列构成驱动叶轮,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的流体在驱动叶轮的驱使下沿第一流体通道所限定的路径流动。通过对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结构设计,使得其动子呈环形,并且将叶片沿周向布置在动子上,因此不仅第一直接驱动马达占用第一流体通道的横截面面积小,对于第一流体通道内流体流动的阻力小,而且动子呈环状结构可以大大减小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体积和重量,实现吹风机整体的轻量化设计。为了实现流体的加热,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加热第一流体通道内流体的电热元件。通过电热元件可以使得第一流体通道送出的流体为热流体。作为优选,所述电热元件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和流体出口之间的位置。在流体流动过程的下游位置设置电热元件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即缩短了流体从电热元件加热后到从流体出口喷射出去的路径长度,从而使得热能利用率高,同时由于电热元件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下游,因此降低甚至于避免了高温对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影响,提高了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使用寿命。为了实现送冷流体的需求,所述本体内设有用于降低第一流体通道内流体温度的半导体制冷器。通过半导体制冷器的额外设置可以使得吹风机能够送出冷风,从而使得吹风机的用途更广,功能多样化。作为优选,所述电热元件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和流体出口之间的位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背离电热元件的一侧。将半导体制冷器和电热元件分别设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两侧可以减少半导体制冷器和电热元件之间的相互干扰,以及由于相互干扰造成的各自损伤。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沿第一流体通道所限定的路径依序设置。多个驱动马达沿流体流动的路径依序设置可以实现对于流体的分级加速,其较单个大功率驱动马达而言,对于流体的加速效果更好。为了实现对流体的净化处理,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内设有过滤器。通过过滤器的设置可以使得外部吸入的流体被过滤净化,从而使得喷射出本体外的流体更加洁净。作为优选,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本体内邻近第一流体入口的位置。通过对于过滤器设置位置的前移,即使得过滤器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的上游位置,从而可以使得从第一流体入口抽吸进入的流体先经过过滤器的过滤再经过驱动马达以及其他器件,由此得到对于本体内器件的保护,提高本体内各器件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包括内筒和套于内筒外的外筒,所述内筒为中空结构且两端贯通形成中心通道,内筒的两端与外筒的两端相连以使得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的第一流体通道。通过内筒的设计可以使得本体内被分为第一流体通道和中心通道,不仅使得本体内的驱动马达被隐藏,避免了人员肢体的误伸入导致的损伤,达到安全作用,而且中心通道可以作为容置腔容纳辅助配件,或者作为搁置腔用于挂靠本体,或者在射流作用下使得中心通道作为辅助空气通道补充吹风机吹气的出风量。作为优选,所述内筒的端部和外筒上所对应的端部之间通过环形的连接部过渡连接,其中所述流体出口设于本体前端的连接部上。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沿各自连接部的周向均匀分布。作为优选,所述流体出口的射流方向沿本体的轴向朝外且朝向中心通道的轴线延长线所在的位置倾斜。通过对于流体出口位置的设计使得当流体出口喷射流体时在中心通道位于流体出口所对应的开口位置形成负压区域,在压差的作用下使得中心通道内的流体也朝流体出口所在位置流动,在此射流作用下中心通道内的流体形成第二股流体喷射流从而可以使得吹风机喷射出来的气流总量大于流体出口喷出的流体量,最终实现吹风机出风量大的效果。作为优选,其中本体前端的连接部为锥形结构,且连接部与内筒的连接处位于外筒内。通过连接部的倾斜设计,可以使得连接部上的流体出口朝中轴线位置汇聚,从而形成射流现象,同时也便于连接部上的流体出口的加工。为了实现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的冷却,所述动子和定子之间,和/或定子与本体之间设有供第一流体通道的内的流体流动的自冷通道。通过设置自冷通道可以利用第一流体通道内流动得到流体对第一直接驱动马达实现自冷,从而使得第一直接驱动马达散热效果好,这也进一步的解决了直接驱动马达发热量大的技术问题。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件相连的安装部。通过设置安装部可以使本体不仅可以作为常规的手持式吹风机使用,还可以任意的安装在特定的外部固定件上。例如卡夹于淋浴房的夹头上,可以作为壁挂式的吹风机使用,或者安装于洗手台的卡环内作为干手器使用,甚至于采用柔性的绑带作为安装部,便于用户户外使用时捆绑于器件上或者捆绑于自身肢体上,上述的安装部设计在于使得本体的应用场景多样化。作为优选,所述本体外设有把手。作为优选,所述把手内设有蓄电池,所述第一直接驱动马达与蓄电池电连接。在把手内设置蓄电池可以使得该吹风机在使用过程中无需一直外接电源线,便于用户边吹发边走动,同时也可以使得本专利中的吹风机可以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进行多次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上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把手与本体可拆式连接。把手的可拆卸不仅可以使得吹风机的收纳过程更加方便,同时在本体或者把手损坏的情况下,其单个部件还可以使用,另外当把手内设有蓄电池时该把手拆卸下来后可以单独的充电,甚至于同个吹风机可以配备带有相同或者不同的功能模块的多个把手作为备用把手使用,例如部分把手带有单个蓄电池,部分把手带有多个蓄电池,部分把手可以带有外接电源线,部分把手带有外接电源插孔,部分把手可以带有夜光条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它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内的第一流体通道(2),所述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2)相连通的流体出口(3)和第一流体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至少由定子和动子组成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的定子与本体(1)相连,所述的动子为环形结构,所述动子转动配合于定子内,且动子上设有若干随动子转动的叶片,各叶片沿动子的周向依序排列构成驱动叶轮(6),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内的流体在驱动叶轮(6)的驱使下沿第一流体通道(2)所限定的路径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机,它包括本体(1)和设于本体(1)内的第一流体通道(2),所述本体(1)上设有与第一流体通道(2)相连通的流体出口(3)和第一流体入口(4),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内设有至少由定子和动子组成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的定子与本体(1)相连,所述的动子为环形结构,所述动子转动配合于定子内,且动子上设有若干随动子转动的叶片,各叶片沿动子的周向依序排列构成驱动叶轮(6),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内的流体在驱动叶轮(6)的驱使下沿第一流体通道(2)所限定的路径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与本体可拆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1)内设有用于加热第一流体通道(2)内流体的电热元件(7);
优选地,所述电热元件(7)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2)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和流体出口(3)之间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本体(1)内设有用于降低第一流体通道(2)内流体温度的半导体制冷器(8);
优选地,所述电热元件(7)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2)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和流体出口(3)之间的位置,所述半导体制冷器(8)设置在第一流体通道(2)内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背离电热元件(7)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的数量为两个及两个以上,各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沿第一流体通道(2)所限定的路径依序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通道(2)内设有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本体(1)内邻近第一流体入口(4)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本体(1)包括内筒(1.1)和套于内筒(1.1)外的外筒(1.2),所述内筒(1.1)为中空结构且两端贯通形成中心通道(9),内筒(1.1)的两端与外筒(1.2)的两端相连以使得所述内筒(1.1)和外筒(1.2)之间合围形成所述的第一流体通道(2);
优选地,所述内筒(1.1)的端部和外筒(1.2)上所对应的端部之间通过环形的连接部(1.3)过渡连接,其中所述流体出口(3)设于本体(1)前端的连接部(1.3)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入口(4)和流体出口(3)沿各自连接部(1.3)的周向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流体出口(3)的射流方向沿本体(1)的轴向朝外且朝向中心通道(9)的轴线延长线所在的位置倾斜;
优选地,其中本体(1)前端的连接部(1.3)为锥形结构,且连接部(1.3)与内筒(1.1)的连接处位于外筒(1.2)内;
优选地,所述动子和定子之间,和/或定子与本体(1)之间设有供第一流体通道(2)的内的流体流动的自冷通道;
优选地,所述本体(1)外设有用于与外部固定件相连的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1)外设有把手(10);
优选地,所述把手(10)内设有蓄电池(11),所述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与蓄电池(11)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10)上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线(12),所述电源线(12)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把手(10)与本体(1)可拆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本体(1)外可拆式连接有把手(10),所述内筒(1.1)的中心通道(9)的横截面尺寸与把手(10)的横截面尺寸相配合,以使得所述把手(10)拆卸后能够置于中心通道(9)内;
优选地,所述把手(10)上设有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线(12),所述电源线(12)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电连接,当所述把手(10)拆卸后置于中心通道(9)内时所述中心通道(9)与把手(10)之间留有容置电源线(12)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把手(10)内设有第二流体通道(13),所述第二流体通道(13)的下端与手柄上的第二流体入口(17)连通,并且第二流体通道(13)的上端经第一流体入口(4)与第一流体通道(2)连通,或者所述第二流体通道(13)的上端与第一流体通道(2)位于第一直接驱动马达(5)和第一流体入口(4)之间的区域连通;
优选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佳增
申请(专利权)人:叶佳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