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670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蔬果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支撑墙体上方嵌装安装有支撑杆,中间位置嵌装安装有平台,平台下方依次设置有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紧靠依次排放,平台上方设置有藤架并在铁笼位置设置有果树围栏;平台表面设置有网状通孔,依次排列,直径为5±1cm,铁笼设置有铁笼门;真菌培养箱中按顺序依次排列放置真菌培养基,铁笼内的底部设置有果树栽培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食用真菌和葡萄果树的共同栽培种植,并且在藤架和平台的作用下可保证使用真菌的光照条件,并且使大棚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可使消费者进行自行观赏采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
本技术属于蔬果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
技术介绍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为:由于食用真菌和水果的种植条件不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气体不同,一般情况下,人们都采取单独的种植模式。而且在现有的大棚种植中,其大棚的结构均为小型,简易的粗犷式,不适宜共同栽培,不易工业化生产,特别实在当今土地资源急缺的情况下,如何发展高效的立体农业种植是我国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食用真菌与水果都采用单独的种植模式,在目前土地资源急缺的情况下,不利于农业的高效立体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设置有:支撑墙体;支撑墙体上方嵌装安装有支撑杆,中间位置嵌装安装有平台,平台下方依次设置有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紧靠依次排放,平台上方设置有藤架并在铁笼位置设置有果树围栏。真菌培养箱上端为开口结构,可以使散射光照射到真菌培养箱3,满足真菌生长所需的光照要求,藤架搭设形状为拱形,方便管理者进出,并且也使整体结构更具美观性。进一步,平台表面设置有网状通孔,依次排列,直径为5±1cm,铁笼设置有铁笼门。铁笼上设置的铁笼门可以开启关闭,方便管理者对葡萄果树的管理。进一步,真菌培养箱中按顺序依次排列放置真菌培养基,铁笼内的底部设置有果树栽培口。果树栽培口设置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避免葡萄果树栽培过密造成的生长受阻。进一步,大棚门口位置设置有平台阶梯,平台阶梯上方设置有阶梯防护栏。阶梯上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可以方便管理者进出,避免因脚上带有泥土而产生的滑倒情况。进一步,支撑墙体上方搭设有水管,水管下方设置有水雾喷射器。水雾喷射器可在较大范围内喷射水雾,方便对真菌培养基的补水。进一步,平台下方过道位置铺设有防滑层,防滑层上方铺设有轨道,轨道上方设置有运输小车。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滑层可以提高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脚掌的舒适度并且可以避免在浇水后过道湿滑引起的安全隐患;设置的轨道和运输小车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种植、修剪或采摘工作时搭载工具或其他工具,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量。进一步,平台上方也设置有椭圆形的轨道,轨道上方设置有运输小车。本技术设置的运输小车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采摘、修剪工作时搭载塑料筐等工具,降低了劳动者的工作量,并且可以在组织参观时,搭载未成年儿童。本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可以实现食用真菌和葡萄果树的共同栽培种植,通过设置的轨道和小车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种植、修剪、采摘,降低工作量及工作时间,并且在藤架和平台的作用下可保证食用真菌的光照条件,并且经过修剪可使大棚内的植物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便于消费者进行自行观赏采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真菌培养箱与铁笼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台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阶梯与水雾喷射器位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平台下方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墙体;2、支撑杆;3、真菌培养箱;4、果树围栏;5、藤架;6、平台;7、果树栽培口;8、铁笼;9、真菌培养基;10、铁笼门;11、平台阶梯;12、阶梯防护栏;13、水管;14、水雾喷射器;15、防滑层;16、轨道;17、运输小车。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支撑墙体1上方嵌装安装有支撑杆2,中间位置嵌装安装有平台6,平台6下方依次设置有真菌培养箱3和铁笼8,真菌培养箱3和铁笼8紧靠依次排放,平台6上方设置有藤架5并在铁笼8位置设置有果树围栏4。在本实施例中,真菌培养箱3上端为开口结构,可以使散射光照射到真菌培养箱3内部,满足真菌生长所需的光照要求。在本实施例中,果树围栏4的高度约1.5m,避免儿童攀爬。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2上面铺设大棚用白色塑料布。在本实施例中,藤架5搭设形状为拱形,方便管理者进出,并且也使整体结构更具美观性。本技术设置的真菌培养箱3和铁笼8依次排放,可以防止两铁笼8中栽培的葡萄树距离过近引起生长受阻,影响葡萄的产量,通过设置的真菌培养箱3可以将两铁笼8间隔合理的距离并且可以合理的提高棚内空间的利用率。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平台6表面设置有网状通孔,依次排列,直径为5±1cm,铁笼8设置有铁笼门10。在本实施例中,平台6为硬质塑料材质,承压能力强,并且设置的网状通孔可以透光,使散射光照射真菌,满足真菌的光照要求。铁笼8上设置的铁笼门10可以开启关闭,方便管理者对葡萄果树的管理。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真菌培养箱3中按顺序依次排列放置真菌培养基9,铁笼8内的底部设置有果树栽培口7。在本实施例中,果树栽培口7设置有一定的间距,可以避免葡萄果树栽培过密造成的生长受阻。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大棚门口位置设置有平台阶梯11,平台阶梯11上设置有防滑层,平台阶梯上方设置有阶梯防护栏12。在本实施例中,平台阶梯11为钢制结构。本技术设置的防滑层可以防止阴雨天气下,提高管理者上下平台阶梯的安全性。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支撑墙体1上方搭设有水管13,水管13下方设置有水雾喷射器14。在本实施例中,水雾喷射器14距离平台6约0.5m可在较大范围内喷射水雾,方便对真菌培养基9及葡萄果树的补水。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平台6下方过道铺设有防滑层15,防滑层15上方铺设有轨道16,轨道16上方设置有运输小车17。在本实施例中,防滑层15底层为硬质塑料材质,表层为软性橡胶材质,并且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提高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脚掌的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运输小车17方便管理者在进行工作时搭载物资,提高便利性。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滑层15可以提高管理者在工作过程中脚掌的舒适度并且可以避免在浇水后过道湿滑引起的安全隐患;设置的轨道16和运输小车17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种植、修剪或采摘工作时搭载工具或其他工具,降低了管理者的劳动量。实施例7: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平台6上方也设置有椭圆形的轨道,轨道上方设置有运输小车。在本实施例中,运输小车底座为金属材质,上方可以放置塑料篮、塑料筐等。本技术设置的运输小车可以方便管理者进行采摘、修剪工作时搭载塑料筐等工具,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设置有:/n支撑墙体;/n支撑墙体上方嵌装安装有支撑杆,中间位置嵌装安装有平台,平台下方依次设置有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紧靠依次排放,平台上方设置有藤架并在铁笼位置设置有果树围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设置有:
支撑墙体;
支撑墙体上方嵌装安装有支撑杆,中间位置嵌装安装有平台,平台下方依次设置有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真菌培养箱和铁笼紧靠依次排放,平台上方设置有藤架并在铁笼位置设置有果树围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其特征在于,平台表面设置有网状通孔,依次排列,直径为5±1cm,铁笼设置有铁笼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果两用双层立体大棚,其特征在于,真菌培养箱中按顺序依次排列放置真菌培养基,铁笼内的底部设置有果树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鹿峰郑笑春彭云沈琦军
申请(专利权)人:鹿寨县农业农村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