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643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包括内层球状板和球状外罩,内层球状板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球状外罩套于环状支撑板的外部,内层球状板与球状外罩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主水管沿内层球状板的直径方向贯穿内层球状板,布水结构垂直于主水管,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和环状管,支水管与主水管相连,环状管与支水管相连,环状管穿过环状支撑板,环状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通过上述滴灌系统能够对球状绿化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滴灌,实现整个球状绿化装置各个局部的供水,可以避免因为供水不足导致植物生长状态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球状绿化装置
技术涉及园林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球状绿化装置。
技术介绍
立体绿化,是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援植物及其它植物栽植并依附或者铺贴于各种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包括立交桥、建筑墙面、坡面、河道堤岸、屋顶、门庭、花架、棚架、阳台、廊、柱、栅栏、枯树及各种假山与建筑设施上的绿化。随着城市的现代化发展,人们对景观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一些悬挂式的景观装置也营运而生,比如一些花球,也即球状绿化装置,在构建一些立体景观的时候可能会用到,但是目前球状绿化装置因为整个球面每一株植物的生长方向均可能不同,传统的布水方式难以满足向下生长或者垂直生长的植物的需水量,导致球状绿化装置不同朝向的植物生长情况差异大,影响了美观效果。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有效解决供水问题的球状绿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球状绿化装置,能够有效给绿化装置的各个植物供水,造型美观。本技术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包括内层球状板和球状外罩,所述内层球状板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所述球状外罩套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外部,所述内层球状板与所述球状外罩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所述主水管沿所述内层球状板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内层球状板,所述布水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水管,所述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和环状管,所述支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与所述支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穿过所述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环状支撑板上对称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承托所述环状管。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联,所述滴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联,各个所述湿度传感器靠近各个所述滴头设置,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获得的湿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临近的所述滴头滴水,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获得的湿度值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临近的所述滴头停止滴水。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湿度传感器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联,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环状管上。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滴头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滴头中一个朝向所述球状外罩的球心设置,另一个所述滴头朝向所述球状外罩的外表面设置。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状外罩由两个半球状的罩体组成,两个所述罩体通过卡扣连接。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状外罩上均匀设有多个种植孔。在一些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种植孔处设有弹性卡片。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球状绿化装置包括两块环状支撑板,两块所述环状支撑板相互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包括内层球状板和球状外罩,所述内层球状板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所述球状外罩套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外部,所述内层球状板与所述球状外罩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所述主水管沿所述内层球状板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内层球状板,所述布水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水管,所述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和环状管,所述支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与所述支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穿过所述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通过上述滴灌系统能够对球状绿化装置的各个部分进行滴灌,实现整个球状绿化装置各个局部的供水,可以避免因为供水不足导致植物生长状态差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曲面立体绿化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图2是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环状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1是曲面立体绿化模块的横截面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包括内层球状板1和球状外罩2,所述内层球状板1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8,所述球状外罩2套于所述环状支撑板8的外部,所述内层球状板1与所述球状外罩2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参照图2,图2是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3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所述主水管3沿所述内层球状板1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内层球状板1,所述布水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水管3,所述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4和环状管5,所述支水管4与所述主水管3相连,所述环状管5与所述支水管4相连,所述环状管5穿过所述环状支撑板8,所述环状管5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6。所述滴头6成对设置,每对所述滴头6中一个朝向所述球状外罩2的球心设置,另一个所述滴头6朝向所述球状外罩2的外表面设置。这样成对设置的滴头6能够保证无论球状绿化装置是按照什么角度设置的,都能有滴头6朝向植物的根部供水。参照图3,图3是环状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环状支撑板8上对称设有多个凹槽81,所述凹槽81用于承托所述环状管5。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7,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7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联,所述滴头6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联,各个所述湿度传感器7靠近各个所述滴头6设置,当所述湿度传感器7所获得的湿度值低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临近的所述滴头6滴水,当所述湿度传感器7所获得的湿度值高于预设值时,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与所述湿度传感器7临近的所述滴头6停止滴水。滴头6靠近各个植物种植位置设置,通过上述控制系统能够实现球状绿化装置的自动供水控制,能够保证各个植物的充足供水,能够避免球状绿化装置不同位置不同朝向的植物因供水不均长势不均。所述湿度传感器7通过连接线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联,所述连接线缠绕于所述环状管5上。所述球状外罩2由两个半球状的罩体组成,两个所述罩体通过卡扣连接。所述球状外罩2上均匀设有多个种植孔。所述种植孔处设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能够阻挡通过所述种植孔放入所述环状容置空间内的基质掉落。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球状绿化装置包括两块环状支撑板8,两块所述环状支撑板8相互垂直,所述环状支撑板8用于支撑所述球状外罩2。本技术所提供的球状绿化装置的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给各个植物供水,无论球状绿化装置如何摆放,植物朝向如何都能保证充足供水。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球状板和球状外罩,所述内层球状板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所述球状外罩套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外部,所述内层球状板与所述球状外罩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所述主水管沿所述内层球状板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内层球状板,所述布水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水管,所述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和环状管,所述支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与所述支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穿过所述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状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层球状板和球状外罩,所述内层球状板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两块环状支撑板,所述球状外罩套于所述环状支撑板的外部,所述内层球状板与所述球状外罩之间形成环状容置空间,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滴灌系统,所述滴灌系统包括主水管和与其相连的多个布水结构,所述主水管沿所述内层球状板的直径方向贯穿所述内层球状板,所述布水结构垂直于所述主水管,所述布水结构包括支水管和环状管,所述支水管与所述主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与所述支水管相连,所述环状管穿过所述环状支撑板,所述环状管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滴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支撑板上对称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承托所述环状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状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绿化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多个湿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相联,所述滴头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联,各个所述湿度传感器靠近各个所述滴头设置,当所述湿度传感器所获得的湿度值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彦章郑卫国鄢春梅余蕙荃张晨芷王思远吴壁锋段治锋余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