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580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7;冷棚设计:棚体跨度6‑10m,高度2.5‑3.5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种植架式:采用篱架、单干双臂整形、篱笆形叶幕;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株行距0.8米x2.0米,南北行向。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棚体采用3‑4层膜的结构,增加保温性,保证安全越冬,在冷棚两侧放置水袋,用水袋水滴灌的方式,即可以提升地温,提高水分利用率,为葡萄萌芽提供足够的养分,提早成熟和上市时间,在冷棚内放置洋蜡或者充分燃烧的木炭盆,可以有效的抵御倒春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果树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或被稀疏柔毛,叶卵圆形,圆锥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发达,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灌溉定额是规划设计的依据。早栽培是指利用塑料薄膜等透明覆盖材料的增温效果,草苫、保温被等保温覆盖材料的保温效果,辅以温湿度控制,创造葡萄生长发育的适宜条件,使其比露地栽培提早萌芽、生长、发育,提早浆果成熟,实现淡季供应,提高葡萄栽培效益的一种栽培类型。阜新地处辽宁省西北部,随着2014年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项目的启动,设施农业建设面积激增,其中设施葡萄产业成为阜新地区发展抗旱避灾农业,推进果农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冷棚因为投入少、投入产出比高、适合当地气候特点而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但由于缺乏现代的管理技术手段,导致市场收购价格偏低,产量和质量始终不高为此提出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7;S2、冷棚设计:棚体跨度6-10m,高度2.5-3.5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S3、种植架式:采用篱架、单干双臂形、篱笆形叶幕;S4、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株行距0.8米x2.0米,南北行向;S5、扣棚处理: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处理,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选用合理的药剂;S6、施肥处理:对挖好的植沟进行施肥,栽种葡萄后进行追肥;S7、水分管理:冷棚葡萄生产催芽水要用水袋水进行灌溉,进行1-3次;S8、温湿度调控催芽期:使气温和地温升温协调一致,逐步提升棚内温度,第一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二周白天15-20℃,夜间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间10-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S9、采摘果实:果实采摘,早晨采摘,分次分批采收,采摘后。进一步的,所述S2中棚体采用3-4层膜的结构,即最外一层棚膜,棚内架设大拱覆第二层膜,在第二层膜上覆盖一层棉毡,增加保温性,越冬下架的葡萄架设小拱覆第三层膜,覆土后在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膜,保证安全越冬。进一步的,所述S3中的对当年定植的幼树采用连续摘心培养一个直立粗壮的单干,对二年生幼树主要任务是培养双臂,结果树修剪主要包括抹芽除梢新梢引缚、摘心、副梢处理.去卷须、摘老叶等措施。进一步的,所述葡萄等整个树体的芽眼都充分萌发后经过1-2周左右的时间再上架,葡萄上架时间在新萌发的枝条长度在20cm左右前要完成葡萄绑缚上架处理。进一步的,所述S5中使用的药剂:一般杀虫剂可选用48%毒死蜱600-800倍,对蚧壳虫发生重的果园除选用毒死蜱外,选用综合防效好的20%双甲脒600倍喷雾,可杀蚧、可杀螨、可杀卵,杀菌剂可选用5度的石硫合剂,或选用氟硅唑、丙环唑、波尔多液、福美双等药剂,加入有机硅助剂和一些营养物质对促进发芽都有重要预防作用和促进作用。进一步的,所述S6中定植前的秋季挖定植沟,宽度80-100cm,深度60-80cm,在定植沟底部铺20cm厚的腐熟农家肥和秸秆,腐熟农家肥每亩地施用量在2-4吨,回填后浇封冻水,栽植后每年秋季开沟施入腐熟农家肥和秸秆,结果期施用量不低于3吨/亩,并浇透封冻。进一步的,所述S7中在冷棚两侧放置水袋,用水袋水滴灌的方式,即可以提升地温,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水袋在夜间放热也可有效提升棚室内夜间温度,促进葡萄萌芽。进一步的,所述S9同一植株上果实成熟的先采收,采摘期间浇小水,每隔7天用滴管浇小水,每次滴10分钟,浇湿地表面。进一步的,所述S8中提高棚内温度,通过洋蜡或者木炭盆,在冷棚内放置洋蜡或者充分燃烧(不冒烟)木炭盆,能有效提高棚室内夜温1-3℃。本专利技术中的棚体采用3-4层膜的结构,即最外一层棚膜,棚内架设大拱覆第二层膜,在第二层膜上覆盖一层棉毡,增加保温性,越冬下架的葡萄架设小拱覆第三层膜,覆土后在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膜,保证安全越冬,本专利技术葡萄促早种植方式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提高葡萄生产质量和产量,避免葡萄因缺水造成产量降低,利用水袋水进行滴灌处理,少量多次降低地温延缓萌芽,避免用地下水漫灌,稳定生产,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葡萄栽培风险,在冷棚两侧放置水袋,用水袋水滴灌的方式,即可以提升地温,提高水分利用率,同时水袋在夜间放热也可有效提升棚室内夜间温度,促进葡萄萌芽,农家肥和秸秆腐熟过程会放热,对早春提升地温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为葡萄萌芽提供足够的养分,提早成熟和上市时间,在冷棚内放置洋蜡或者充分燃烧(不冒烟)木炭盆,可以有效的抵御倒春寒。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提出的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的实验数据表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S2、冷棚设计:棚体跨度6m,高度2.5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S3、种植架式:采用篱架、单干双臂形、篱笆形叶幕;S4、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株行距0.8米x2.0米,南北行向;S5、扣棚处理: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处理,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选用合理的药剂;S6、施肥处理:对挖好的植沟进行施肥,栽种葡萄后进行追肥;S7、水分管理:冷棚葡萄生产催芽水要用水袋水进行灌溉,进行1-3次;S8、温湿度调控催芽期:使气温和地温升温协调一致,逐步提升棚内温度,第一周白天15℃,夜间5℃;第二周白天15℃,夜间7℃;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夜间10℃,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S9、采摘果实:果实采摘,早晨采摘,分次分批采收,采摘后。实施例2: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7;S2、冷棚设计:棚体跨度8m,高度3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S3、种植架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7;/nS2、冷棚设计:棚体跨度6-10m,高度2.5-3.5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nS3、种植架式:采用篱架、单干双臂形、篱笆形叶幕;/nS4、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株行距0.8米x2.0米,南北行向;/nS5、扣棚处理: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处理,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选用合理的药剂;/nS6、施肥处理:对挖好的植沟进行施肥,栽种葡萄后进行追肥;/nS7、水分管理:冷棚葡萄生产催芽水要用水袋水进行灌溉,进行1-3次;/nS8、温湿度调控催芽期:使气温和地温升温协调一致,逐步提升棚内温度,第一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二周白天15-20℃ ,夜间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间10-15℃,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nS9、采摘果实:果实采摘,早晨采摘,分次分批采收,采摘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园址选择:宜选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pH值在5.5-7;
S2、冷棚设计:棚体跨度6-10m,高度2.5-3.5m,采用高透光防滴膜,保证其高透光性,提高早春棚室内温度,棚膜2-4年更换一次,进行多层棚膜处理;
S3、种植架式:采用篱架、单干双臂形、篱笆形叶幕;
S4、栽植密度:采用宽行密株栽培模式,株行距0.8米x2.0米,南北行向;
S5、扣棚处理:进行一次药剂清园处理,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际选用合理的药剂;
S6、施肥处理:对挖好的植沟进行施肥,栽种葡萄后进行追肥;
S7、水分管理:冷棚葡萄生产催芽水要用水袋水进行灌溉,进行1-3次;
S8、温湿度调控催芽期:使气温和地温升温协调一致,逐步提升棚内温度,第一周白天15-20℃,夜间5-10℃;第二周白天15-20℃,夜间7-10℃;第三周至萌芽白天20-25℃,夜间10-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以上,土壤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
S9、采摘果实:果实采摘,早晨采摘,分次分批采收,采摘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棚体采用3-4层膜的结构,即最外一层棚膜,棚内架设大拱覆第二层膜,在第二层膜上覆盖一层棉毡,增加保温性,越冬下架的葡萄架设小拱覆第三层膜,覆土后在上面再铺一层塑料膜,保证安全越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冷棚促早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的对当年定植的幼树采用连续摘心培养一个直立粗壮的单干,对二年生幼树主要任务是培养双臂,结果树修剪主要包括抹芽除梢新梢引缚、摘心、副梢处理.去卷须、摘老叶等措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支传华吴贻龙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叶集区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