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578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打穴装置,为保证打穴深度一致,位于打穴装置的前部机架上还依次安装有平土装置和镇压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架由牵引机械带动行走;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向两侧,以覆盖牵引机械留下的车辙;镇压装置用于将平整好的土壤进行压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打穴前,通过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平,通过镇压装置将虚浮的土壤压实,可保证打穴深度一致,有利于提高育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是试验成本,保证了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
技术介绍
小麦小区育种试验过程复杂,由亲本材料进行多代培育过程中,由于种子量少、品种多,要求播种精度高,因此播种时都需点播,以保证单穴单粒精确播种。奥地利Wintersteiger公司和丹麦Haldrup公司生产的小区播种机虽然精度比较高,但价格非常昂贵,不能很好地满足国内育种需求;而国内自行研制的一些小区育种播种机,虽然价格较低,但播种精度低,无法满足试验小区播种的精确要求。如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一种实验田用等间距农作物打穴机(授权公告号CN207382845U,公告日20180522),采用车轮式结构,带动打穴轮转动,利用打穴轮上设置的打窝锤实现等间距打穴,但由于不能对土壤进行平整和压实,使得打穴深度深浅不一,打穴形状不规则,影响播种质量。鉴于此,目前我国国内小麦试验小区播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机器开出条状穴带,人工进行投种;二是人工打穴,人工投种。这两种方式均存在劳动强度大且作业可靠性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能精准打穴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不仅提高了播种精度,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打穴装置,为保证打穴深度一致,位于所述打穴装置的前部机架上还依次安装有平土装置和镇压装置;本技术的所述机架由牵引机械带动行走;所述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向两侧,以覆盖牵引机械留下的车辙;所述镇压装置用于将平整好的土壤进行压实。实际制造时,所述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悬挂架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三组与牵引机械相连接的连接耳。所述平土装置包括开口朝后的V形推板,所述V形推板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所述V形推板内表面中心位置处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与所述固定架两侧位置对应的所述V形推板内表面上设置有多档位固定槽。所述镇压装置包括水平压辊,在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压辊支撑侧板,所述水平压辊两端的辊轴通过轴承放置在所述压辊支撑侧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在所述水平压辊上设置有防滑条。在所述压辊支撑侧板后部的机架上并排设置有打穴装置安装板,所述打穴装置包括外周边均横布设有多根主辐条的两个主圆盘,所述主圆盘上固定焊接有工作轴,两主圆盘的工作轴分别通过轴承放置在所述打穴装置安装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在所述主圆盘内侧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偏心圆盘,其上设置有支撑滚轮,与所述支撑滚轮滚动配合的偏心圆环的周边横布设有与所述主辐条一一对应的偏心辐条,曲柄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辐条端部相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偏心辐条相铰接,形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分别位于机架两侧位置对应的一对主辐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管轴,在所述管轴上均匀间隔布设有垂直向下的多个穴锥。为方便调整穴锥的高低位置,所述管轴上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穴锥上部的螺杆从通孔内穿出,通过螺母固定安装在所述管轴上;在所述管轴的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辅助支盘。在所述压辊支撑侧板和打穴装置安装板上设置有定位侧板,位于定位侧板下方的压辊支撑侧板和打穴装置安装板上分别设置有调节耳板,在所述调节耳板和顶部的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所述水平压辊两端的辊轴和打穴装置主圆盘上固定的工作轴分别延伸出机架两侧的压辊支撑侧板和打穴装置安装板之外,其上设置的链轮上环绕有传动链条。本技术结构巧妙,打穴前,通过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平,通过镇压装置将虚浮的土壤压实,可保证打穴深度一致,有利于提高育种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是试验成本,保证了试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平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水平压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打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更加详细的说明,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前”、“后”是按打穴机行走方向设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打穴装置2,为保证打穴的深度一致,位于打穴装置2的前部机架上还依次安装有平土装置3和镇压装置4。工作时,机架1由牵引机械(拖拉机,图中未显示)带动行走,平土装置3首先将土壤推平,然后由镇压装置4将已平整好的土壤进行压实,再采用打穴装置2进行精准打穴,最后采用人工将单粒种子投入单个穴窝中,完成打穴点播的工作。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机架1采用矩形框架结构,在机架1上安装有悬挂架1.1,悬挂架1.1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三组与牵引机械相连接的连接耳1.2,在机架1两端并排设置有压辊支撑侧板1.3和打穴装置安装板1.4,压辊支撑侧板1.3和打穴装置安装板1.4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在压辊支撑侧板1.3和打穴装置安装板1.4的内侧壁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定位侧板1.5,位于定位侧板1.5下方的压辊支撑侧板和打穴装置安装板上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调节耳板1.6(穿设螺栓的通孔为可以上下调节位置的长孔),在调节耳板1.6和顶部的机架之间设置有调节螺杆1.7。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平土装置3包括开口朝后的V形推板3.1,V形推板3.1通过固定架3.2安装在机架1前端;在V形推板3.1内表面中心位置处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3.3,与固定架3.2两侧位置对应的V形推板内表面上设置有多档位固定槽3.4。V形推板3.1的底边与土壤接触,打穴机前行时,V形推板3.1将土壤推向两边,覆盖两侧拖拉机行驶时留下的车辙;通过调整伸缩杆3.3可以调节V形推板3.1的倾角和开度,进而调节平土效果,当确定好V形推板3.1的倾角和开度后,固定架3.2的两支腿卡放在与其位置对应的固定槽3.4内,采用销轴进行固定即可。本技术的镇压装置4包括水平压辊4.1,如图4所示,水平压辊4.1与土壤接触转动,依靠自身重量将土壤压实,有利于打穴作业,保证穴深更一致,为防止工作时水平压辊4.1打滑,在水平压辊4.1上焊接有防滑条4.2;水平压辊4.1两端的辊轴通过轴承放置在压辊支撑侧板1.3底部开设的安装槽内。如图5所示,本技术的打穴装置2包括外周边均横焊接有多根(图中显示五根)主辐条2.1的两个主圆盘2.2,在主圆盘2.2上固定焊接有工作轴2.3,两主圆盘的工作轴分别通过轴承放置在打穴装置安装板1.4底部开设的安装槽内;在主圆盘2.2内侧的机架上固定设置有偏心圆盘2.4,其上固定有支撑滚轮2.5,与支撑滚轮2.5滚动配合的偏心圆环2.6的周边均横焊接有与主辐条2.1一一对应的偏心辐条2.7,曲柄连杆2.8的一端与主辐条2.1端部相固连,另一端与偏心辐条2.7相铰接,形成平行四连杆结构;分别位于机架两侧位置对应的一对主辐条之间固定连接有管轴2.9,在管轴2.9上均匀间隔布设有垂直向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打穴装置的前部机架上还依次安装有平土装置和镇压装置;所述机架由牵引机械带动行走;/n所述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向两侧,以覆盖牵引机械留下的车辙;/n所述镇压装置用于将平整好的土壤进行压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打穴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打穴装置的前部机架上还依次安装有平土装置和镇压装置;所述机架由牵引机械带动行走;
所述平土装置将土壤推向两侧,以覆盖牵引机械留下的车辙;
所述镇压装置用于将平整好的土壤进行压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为矩形框架结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悬挂架的底部和顶部设置有三组与牵引机械相连接的连接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土装置包括开口朝后的V形推板,所述V形推板通过固定架安装在所述机架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推板内表面中心位置处与固定架之间设置有伸缩杆,与所述固定架两侧位置对应的所述V形推板内表面上设置有多档位固定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镇压装置包括水平压辊,在所述机架两端分别设置有压辊支撑侧板,所述水平压辊两端的辊轴通过轴承放置在所述压辊支撑侧板上开设的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压辊上设置有防滑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麦育种小区点播打穴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梅袁玲合王万章何豪吕严柳王云力何勋郭海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