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及电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543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及电动机,能够在用于将转子磁铁固定于旋转轴上的衬套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设置适当量的粘接剂。在电动机1中,转子10具有:围绕旋转轴12同轴配置的圆筒状转子磁铁11、和具备供旋转轴12压入的中心孔140的第一衬套14。在第一衬套14的第一端面141,通过在由肋状的凸部构成的壁形成部145中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145a形成粘接剂18的防流出壁147,所述肋状的凸部形成于从外周缘141a向径向内侧分离的位置。第一衬套14为金属板,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壁形成部145。第二衬套15与第一衬套14大致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子及电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子磁铁经由衬套固定于旋转轴上的转子、及具备所述转子的电动机。
技术介绍
用于电动机的转子,具备:围绕旋转轴的转子磁铁。构成所述转子时,在将旋转轴插入到圆柱状的转子磁铁的中心孔的结构的情况下,由于转子磁铁的体积较大,所以,存在转子磁铁的成本增加、转子变重的缺点。因此,提出了一种通过粘接剂,将中心孔中压入了旋转轴的衬套的外周缘与圆筒状的转子磁铁的内周面固定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根据所述结构,能够使旋转轴和转子磁铁之间形成为中空,因此,能够实现转子的轻量化,并且能够减小转子磁铁的体积。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在衬套的外周缘形成有台阶部,由台阶部形成粘接剂积存部,从而将衬套和转子磁铁可靠地固定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0-7882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中,为了设置足够量的粘接剂,需要将粘接剂积存部设定得足够大。但是,在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动机那样,通过形成于衬套的外周缘的台阶部形成粘接剂积存部的结构中,为了将粘接剂积存部设定得足够大,需要设定为将台阶部形成得较宽的结构或将台阶部形成得较深的结构,但由于衬套的厚度等,有时无法在衬套的外周缘设置适当的台阶部。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转子及电动机,能够在用于将转子磁铁固定于旋转轴上的衬套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设置适当量的粘接剂。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转子,具有:旋转轴;圆筒状的转子磁铁,所述转子磁铁围绕所述旋转轴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同轴配置;板状的衬套,所述衬套具备: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所述衬套的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外侧的第一端面的外周缘,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面,由槽状的凹部及肋状的凸部中的一方构成的壁形成部,形成为在从所述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沿周向延伸,所述粘接剂设置于由所述壁形成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构成的防流出壁和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而粘接固定所述衬套和所述转子磁铁。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使旋转轴和转子磁铁之间形成为中空,所以能够实现转子的轻量化,并且减小转子磁铁的体积。另外,在衬套的第一端面,由形成于从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的壁形成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形成有防流出壁。因此,当将粘接剂配置在防流出壁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时,即使在粘接剂要向径向内侧流出的情况下,粘接剂也被防流出壁阻挡,所以难以向径向内侧流出。因此,能够在防流出壁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设置足够量的粘接剂,所以能够将衬套和转子磁铁牢固地粘接。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衬套是金属板,在所述衬套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内侧的第二端面上,在与所述壁形成部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中的另一方。即,可以采用通过对衬套(金属板)的冲压加工而形成壁形成部的方式。因此,能够高效地制造衬套。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只要在从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进行衬套(金属板)的冲压加工即可,所以与对于外周缘进行衬套(金属板)的冲压加工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将壁形成部和衬套的外周缘加工成适当的形状。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凸部及所述凹部中,径向内侧的周面及径向外侧的周面均为斜面。根据所述方式,易于通过对衬套(金属板)的冲压加工形成壁形成部。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衬套上形成有沿所述轴线方向贯通的贯通孔。根据所述方式,在通过衬套将转子磁铁固定于旋转轴上的状态下,由转子磁铁及衬套围成的空间,经由衬套的贯通孔与外侧连通。因此,即使环境温度等发生变化,使得由转子磁铁及衬套围成的空间内的空气膨胀或收缩,也能够抑制由于衬套沿轴线方向移动引起的粘接剂的剥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贯通孔与所述壁形成部连接。根据所述方式,通过贯通孔能够抑制粘接剂向径向内侧流出。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防流出壁具备拒水性。根据所述方式,通过拒水性的防流出壁,能够有效地抑制粘接剂向径向内侧流出。在本专利技术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衬套设置于沿所述轴线方向分开的两个部位。使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转子的电动机具有:在径向外侧与所述转子磁铁对置的定子。在所述电动机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一端面中比所述壁形成部靠径向内侧,以层叠的方式设置有垫圈。专利技术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由于能够将旋转轴和转子磁铁之间形成为中空,所以能够实现转子的轻量化,并且可以减小转子磁铁的体积。另外,在衬套的第一端面,由形成于从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的壁形成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形成防流出壁。因此,当将粘接剂配置在防流出壁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时,即使在粘接剂要向径向内侧流出的情况下,粘接剂也被防流出壁阻挡,所以难以向径向内侧流出。因此,能够在防流出壁和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设置足够量的粘接剂,所以能够将衬套和转子磁铁牢固地粘接。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电动机中使用的转子的剖视图。图3是从轴线方向观察图2所示的转子的说明图。图4是表示从图2所示的转子中省略了转子磁铁的样子的立体图。图5是从图4所示的状态将各部件分解后的转子的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及电动机进行说明。在下面说明的电动机1中,将旋转轴12的旋转中心轴线设为轴线L,将旋转轴12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的方向设为轴线L方向。另外,将旋转轴12突出的一侧设为输出侧L1,且将与旋转轴12突出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另一侧)设为输出相反侧L2,而进行说明。(整体结构)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机的剖视图。图1所示的电动机1是步进电动机1a,具有:转子10和筒状的定子20,其中,所述转子10在旋转轴12的径向外侧具备转子磁铁11,所述定子20与转子磁铁11的外周面对置。在转子磁铁11的外周面上,N极和S极在周向上交替配置。定子20具有:沿轴线L方向重叠配置的一对定子组21、22。定子组21、22各自具备:绝缘体216、226、和卷绕在绝缘体216、226上的线圈213、223、以及配置于绝缘体216、226的轴线L方向的两侧的定子芯211、212和定子芯221、222。定子芯211是覆盖于绝缘体216的输出侧L1的表面的外定子芯,定子芯212是覆盖于绝缘体216的输出相反侧L2的表面的内定子芯。定子芯221是覆盖于绝缘体226的输出相反侧L2的表面的外定子芯,定子芯222是覆盖于绝缘体226的输出侧L1的表面的内定子芯。定子芯211、221具有U字形截面,由外周侧的筒状部构成电动机壳体。定子芯211、212、221、222分别具备:多个沿着绝缘体216、226的内周面立起的极齿217、227。在已构成定子组21的状态下,形成在定子芯211上的极齿217插入到形成在定子芯212上的极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n旋转轴;/n圆筒状的转子磁铁,所述转子磁铁围绕所述旋转轴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同轴配置;/n板状的衬套,所述衬套具备: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所述衬套的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外侧的第一端面的外周缘,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n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面,由槽状的凹部及肋状的凸部中的一方构成的壁形成部,形成为在从所述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沿周向延伸,/n所述粘接剂设置于由所述壁形成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构成的防流出壁和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而粘接固定所述衬套和所述转子磁铁。/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2 JP 2018-0437051.一种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旋转轴;
圆筒状的转子磁铁,所述转子磁铁围绕所述旋转轴并相对于所述旋转轴同轴配置;
板状的衬套,所述衬套具备:固定所述旋转轴的中心孔,所述衬套的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外侧的第一端面的外周缘,通过粘接剂而固定于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
其中,在所述第一端面,由槽状的凹部及肋状的凸部中的一方构成的壁形成部,形成为在从所述外周缘向径向内侧分开的位置沿周向延伸,
所述粘接剂设置于由所述壁形成部的朝向径向外侧的周面构成的防流出壁和所述转子磁铁的内周面之间,而粘接固定所述衬套和所述转子磁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是金属板,
在所述衬套中朝向所述旋转轴的轴线方向的内侧的第二端面上,在与所述壁形成部重叠的位置形成有所述凹部及所述凸部中的另一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林一美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