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447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弱电箱,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且对该智能弱电箱供电的家用电源,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弱电箱内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控,在设备出现运行问题时及时的对用户进行反馈,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弱电箱的空间利用,进一步提升弱电箱的功能性与使用效果,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
本技术属于弱电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
技术介绍
弱电箱,顾名思义是较弱电压线路的集中箱,一般用于现代家居装修中,如网线、电话线、电脑的显示器、USB线、电视的VGA、色差、天线等都可以放置其中;而如果这些东西没有顺序的进行放置,则会使得各种电线变成一团乱麻,使得电线非常凌乱,导致弱电箱内部显得不和谐,还会影响平时对弱电箱的清理。弱电箱主要的作用就是承载电线以及相关设备,并用于清理连接设备的电线。但是,如今的大多数弱电箱仅仅拥有一个较小的箱体,其内部的承载空间较小,且没有对内部的线路以及产品设置规划良好的设置位置,不便于线路以及设备的整理与规划,为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能够有效的对弱电箱内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控,在设备出现运行问题时及时的对用户进行反馈,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弱电箱的空间利用,进一步提升弱电箱的功能性与使用效果,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弱电箱,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且对该智能弱电箱供电的家用电源,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设备。作为优选,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PC电脑或者平板电脑。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弱电箱由智能弱电箱主体,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正面的智能弱电箱箱盖,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盖上的把手,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内部左侧或右侧的插座板,水平开设在智能弱电箱箱体内部背侧的若干根走线槽,对称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内部上下两侧的固定片,以及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内部且固定在智能弱电箱箱体底面的座篮组成。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弱电箱主体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一圈加强筋,该加强筋由环绕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外壁上的两圈环形筋条,以及设置在两圈环形筋条之间的若干跟短筋条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环形筋条和短筋条均为钢筋,且该钢筋的直径大于1CM。再进一步的,所述插座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二头插口和若干个三头插口,在该插座板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控制和显示二头插口和三头插口运行状态的指示开关。作为优选,所述座篮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散热孔,在该座篮的背侧还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风扇。更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弱电箱箱体的内部还设置有中继器,该中继器上设置有中继器控制按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的顶面前端位置处还设置有两个或四个天线,该天线与中继器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智能弱电箱箱体的正面置有至少一个吸槽,在智能弱电箱箱盖上与吸槽相对应的位置处还设置有与该吸槽相匹配的吸头;所述吸槽呈圆筒状且底部设置有磁铁,该吸头则为铁质圆柱体。另外,所述智能弱电箱主体内部还设置有成承载板,该承载板的剖面呈“L”,且通过螺丝固定在智能弱电箱主体的背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智能弱电箱主体中设置有中继器,能够有效的对设置在其内部的路由器的信号进行中转与增强,很好的提升了产品的信号传输能力,更好的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与智能性。(2)本技术设置有加强筋,能够对产品周边的墙面进行支撑,能够很好的提高产品使用的稳固性,同时还能更好的保护房屋结构的稳定与安全。(3)本技术设置有座篮,能够用于设置路由器、光猫等设备,同时在座篮上设置有散热孔和散热风扇,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散热效果,避免路由器和光猫等设备在使用时过热,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4)本技术设置有吸头和吸槽,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智能弱电箱箱盖的固定,避免智能弱电箱箱盖在使用时自动打开,更好的保护了产品的使用效果。(5)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对弱电箱内的各个设备进行监控,在设备出现运行问题时及时的对用户进行反馈,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弱电箱的空间利用,进一步提升弱电箱的功能性与使用效果,很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技术的智能弱电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智能弱电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智能弱电箱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智能弱电箱主体;2、智能弱电箱箱盖;3、把手;4、加强筋;5、天线;6、吸头;7、吸槽;8、中继器;9、中继器控制按键;10、插座板;11、二头插口;12、指示开关;13、三头插口;14、走线槽;15、承载板;16、固定片;17、座篮;18、散热孔;19、散热风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包括智能弱电箱,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且对该智能弱电箱供电的家用电源,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设备。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PC电脑或者平板电脑。智能弱电箱中设置有电流监控设备,能够对插座板上输出的电流进行监控,避免产品在使用时因过流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同时在电流不稳定或电流超出预设值时还能及时的通过云服务器对相应的智能设备进行反馈,提醒使用者及时的对异常进行检查,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安全性。如图2-4所示,所述智能弱电箱由智能弱电箱主体1,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正面的智能弱电箱箱盖2,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盖2上的把手3,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1内部左侧或右侧的插座板10,水平开设在智能弱电箱箱体1内部背侧的若干根走线槽14,对称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1内部上下两侧的固定片16,以及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体1内部且固定在智能弱电箱箱体1底面的座篮17组成。所述智能弱电箱主体1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一圈加强筋4,该加强筋4由环绕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外壁上的两圈环形筋条,以及设置在两圈环形筋条之间的若干跟短筋条组成。所述环形筋条和短筋条均为钢筋,且该钢筋的直径大于1CM。智能弱电箱在使用时需要埋设在墙体中,通过设置加强筋能够有效的提升产品的强度,避免墙体的应力压迫而导致的箱体变形,同时还能很好的对墙体进行支撑,进一步提高了墙体的强度,提高了房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述插座板10上设置有若干个二头插口11和若干个三头插口13,在该插座板10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控制和显示二头插口11和三头插口13运行状态的指示开关12。插座板不仅能够完成对外的供电以及供电状态的显示与控制,还能通过其内置的通讯结构与云服务相连接,进而使得使用者通过智能设备能够随时的查看产品的使用情况。该通讯结构为现有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无需通过创造性的劳动便可以完成该通讯结构的设置与使用,在此便不进行赘述。所述座篮17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通风的散热孔18,在该座篮17的背侧还设置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弱电箱,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且对该智能弱电箱供电的家用电源,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弱电箱,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且对该智能弱电箱供电的家用电源,与智能弱电箱相连接的云服务器,以及与云服务器相连接的智能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设备为智能手机、PC电脑或者平板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弱电箱由智能弱电箱主体(1),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正面的智能弱电箱箱盖(2),设置在智能弱电箱箱盖(2)上的把手(3),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内部左侧或右侧的插座板(10),水平开设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内部背侧的若干根走线槽(14),对称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内部上下两侧的固定片(16),以及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内部且固定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底面的座篮(17)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弱电箱主体(1)的外表面还环绕设置有一圈加强筋(4),该加强筋(4)由环绕设置在智能弱电箱主体(1)外壁上的两圈环形筋条,以及设置在两圈环形筋条之间的若干跟短筋条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弱电智能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筋条和短筋条均为钢筋,且该钢筋的直径大于1CM。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研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