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34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A路输入端经过A路前继电器、A路后继电器后连接输出端,B路输入端经过B路前继电器及B路后继电器后连接输出端,A路后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均与对应的可控硅SCR并联;可控硅SCR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输入端的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继电器切换过程中的安全性,增加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并且可以将切换时间控制在10ms以内,达到了供电系统不断电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本技术涉及交流控制电路
,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交流系统配电柜中,为了保证主路和备用路在出现异常时可以切换到另一路并保证供电不断电,需要在现有的交流切换开关中,通过检测主路和备用路电压状态进行自由切换。但是由于执行切换的过程中,继电器存在延时现象,因此,虽然增加了继电器加速电路,继电器的开或关的延时时间依然有4ms。为了保证安全的从一路供电切换到另一路供电,需要继电器在安全的断开后才允许执行另一路的吸合动作,这样切换导致的掉电时间会大于10ms以上。对于负载而言,可以接受不超过10ms的掉电时间,大于10ms的输入掉电有可能会造成负载端也产生掉电现象。并且,如果负载电流较大的时候,继电器开关也有可能造成继电器打火的现象,这也是不安全的。上述缺陷,值得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A路输入端、B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A路输入端经过A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B路输入端经过B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A路前继电器和A路后继电器,所述A路后继电器与A路可控硅SCR并联,所述B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B路前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所述B路后继电器与B路可控硅SCR并联;所述A路前继电器和所述A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所述B路前继电器和所述B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均与输入异常检测电路连接;所述A路可控硅SCR和所述B路可控硅SCR均分别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继电器和所述B路继电器均与加速断开电路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可控硅SCR、所述B路可控硅SCR均为双向可控硅。进一步的,所述双向可控硅包括两个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每个可控硅的控制极均分布于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异常检测电路、所述可控硅驱动电路以及所述控制电路均集成于控制板上。进一步的,所述输出端并联有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所述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连接,且所述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集成于所述控制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上设有RJ45通信接口、RS232、USB通信接口以及干接点信号接口。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指示灯控制接口,所述指示灯控制接口输出的控制线路与指示灯连接。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前继电器包括第一A路前继电器和第二A路前继电器,所述A路后继电器包括第一A路后继电器和第二A路后继电器;所述第一A路前继电器和所述第一A路后继电器设于所述A路输入端的火线上,所述第二A路前继电器和所述第二A路后继电器设于所述A路输入端的零线上。进一步的,所述A路可控硅SCR包括第一A路可控硅SCR和第二A路可控硅SCR,所述第一A路可控硅SCR与所述第一A路后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二A路可控硅SCR与所述第二A路后继电器并联。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B路前继电器包括第一B路前继电器和第二B路前继电器,所述B路后继电器包括第一B路后继电器和第二B路后继电器;所述第一B路前继电器和所述第一B路后继电器设于所述B路输入端的火线上,所述第二B路前继电器和所述第二B路后继电器设于所述B路输入端的零线上。进一步的,所述B路可控硅SCR包括第一B路可控硅SCR和第二B路可控硅SCR,所述第一B路可控硅SCR与所述第一B路后继电器并联,所述第二B路可控硅SCR与所述第二B路后继电器并联。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输入端的火线和所述B路输入端的火线上均设有保险丝。根据上述方案的本技术,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A路后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上并联对应的可控硅SCR,使得继电器在可控硅SCR的保护下进行操作,保护力继电器的安全性,增加了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对可控硅SCR及各个继电器的闭合、断开操控,保证在输入线路发生异常时,切换的掉电时间小于10ms,大大的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压异常时的控制时序图。图3为本技术掉电异常时的控制时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A路输入端、B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A路输入端经过A路继电器后连接输出端,B路输入端经过B路继电器后连接输出端。优选的,A路继电器和B路继电器均与加速断开电路连接,充分减少A路继电器和B路继电器开或关的延时时间。在A线路中:A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A路前继电器和A路后继电器,A路后继电器与A路可控硅SCR并联,通过A路可控硅SCR对A路后继电器的通断过程进行保护;A路前继电器和A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与输入异常检测电路连接,通过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对A路线路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测。A路前继电器包括第一A路前继电器和第二A路前继电器,A路后继电器包括第一A路后继电器和第二A路后继电器;第一A路前继电器和第一A路后继电器设于A路输入端的火线上,第二A路前继电器和第二A路后继电器设于A路输入端的零线上。在B线路中:B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B路前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B路后继电器与B路可控硅SCR并联,通过B路可控硅SCR对B路后继电器的通断过程进行保护;B路前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与输入异常检测电路连接,通过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对B路线路的异常情况进行监测。B路前继电器包括第一B路前继电器和第二B路前继电器,B路后继电器包括第一B路后继电器和第二B路后继电器;第一B路前继电器和第一B路后继电器设于B路输入端的火线上,第二B路前继电器和第二B路后继电器设于B路输入端的零线上。在本实施例中,A路可控硅SCR、B路可控硅SCR均为双向可控硅。具体的,双向可控硅包括两个反向并联的可控硅,每个可控硅的控制极G均分别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具体的:A路可控硅SCR包括第一A路可控硅SCR和第二A路可控硅SCR,第一A路可控硅SCR与第一A路后继电器并联,第二A路可控硅SCR与第二A路后继电器并联;B路可控硅SCR包括第一B路可控硅SCR和第二B路可控硅SCR,第一B路可控硅SCR与第一B路后继电器并联,第二B路可控硅SCR与第二B路后继电器并联。A路可控硅SCR和B路可控硅SCR均分别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电路对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进行监测和控制,进而实现各个继电器和可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A路输入端、B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A路输入端经过A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B路输入端经过B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其特征在于,/n所述A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A路前继电器和A路后继电器,所述A路后继电器与A路可控硅SCR并联,所述B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B路前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所述B路后继电器与B路可控硅SCR并联;/n所述A路前继电器和所述A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所述B路前继电器和所述B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均与输入异常检测电路连接;/n所述A路可控硅SCR和B路可控硅SCR均分别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A路输入端、B路输入端以及输出端,所述A路输入端经过A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所述B路输入端经过B路继电器后连接所述输出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A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A路前继电器和A路后继电器,所述A路后继电器与A路可控硅SCR并联,所述B路继电器包括串联的B路前继电器和B路后继电器,所述B路后继电器与B路可控硅SCR并联;
所述A路前继电器和所述A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所述B路前继电器和所述B路后继电器之间的线路均与输入异常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A路可控硅SCR和B路可控硅SCR均分别与可控硅驱动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异常检测电路、可控硅驱动电路均与控制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继电器和所述B路继电器均与加速断开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路可控硅SCR、所述B路可控硅SCR均为双向可控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流切换开关STS的继电器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山吕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核达中远通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