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287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块,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圆台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线缆压紧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气缸、支撑板、螺杆、圆台块、支架和线缆压紧板的配合使用,便于使用者向上提拉把手可带动线缆压紧板向上移动与支架分离出压紧空间,解决了现有线缆配接装置只能对线缆进行支撑,且支撑不能稳定,支撑后容易前后滑动,并且支撑起的一端会翘起影响配接效率的问题,具备压紧稳固线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线器
,具体为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线缆在装配时需要用到线缆的配接装置,使线缆对齐连接。现有线缆配接装置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对线缆进行支撑,且支撑不能稳定,支撑后容易前后滑动,并且支撑起的一端会翘起影响配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具备压紧稳固线缆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线缆配接装置只能对线缆进行支撑,且支撑不能稳定,支撑后容易前后滑动,并且支撑起的一端会翘起影响配接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块,所述螺杆的顶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与圆台块活动连接,所述支架的顶部设置有线缆压紧板。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头,所述旋钮头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支架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线缆压紧板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贯穿支架并延伸至支架的底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拉簧,所述拉簧的顶端与线缆压紧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拉簧的底端与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线缆压紧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底板、气缸、支撑板、螺杆、圆台块、支架和线缆压紧板的配合使用,便于使用者向上提拉把手可带动线缆压紧板向上移动与支架分离出压紧空间,便于线缆放入压紧,同时拉簧拉力收缩使拉簧的顶端拉拽线缆压紧板向下移动将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配接时更加稳定,防止线缆前后晃动或上下翘动,同时使用者通过气缸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旋转螺杆通过圆台块带动支架上下移动对线缆进行调节支撑,便于配接作业,解决了现有线缆配接装置只能对线缆进行支撑,且支撑不能稳定,支撑后容易前后滑动,并且支撑起的一端会翘起影响配接效率的问题,具备压紧稳固线缆的优点。2、本技术通过设置旋钮头和防滑纹,便于使用者通过防滑纹提高旋钮头的旋转稳定性,同时旋转旋钮头带动螺杆旋转,螺杆旋转进行上下移动,螺杆通过圆台块带动支架上下移动对线缆进行支撑,便于配接作业。3、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杆,便于使用者通过限位杆对支架进行上下移动限位,防止支架前后晃动,使支架支撑顶升稳定。4、本技术通过设置滑杆,便于使用者通过滑杆对线缆压紧板进行限位,使线缆压紧板可稳定的上下移动,避免线缆压紧板与支架错位分离。5、本技术通过设置拉簧,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簧的拉力使拉簧的顶端拉拽线缆压紧板向下移动将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配接时更加稳定。6、本技术通过设置把手和橡胶套,便于使用者通过橡胶套提高把手提拉的稳定性,防止手滑的现象发生,同时把手向上提拉可带动线缆压紧板向上移动与支架分离出压紧空间,便于线缆放入压紧,提高线缆配接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气缸;3、支撑板;4、螺杆;5、圆台块;6、支架;7、线缆压紧板;8、旋钮头;9、限位杆;10、滑杆;11、拉簧;12、把手;13、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气缸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支撑板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螺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块5,螺杆4的顶部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与圆台块5活动连接,支架6的顶部设置有线缆压紧板7。参考图1,螺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头8,旋钮头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旋钮头8和防滑纹,便于使用者通过防滑纹提高旋钮头8的旋转稳定性,同时旋转旋钮头8带动螺杆4旋转,螺杆4旋转进行上下移动,螺杆4通过圆台块5带动支架6上下移动对线缆进行支撑,便于配接作业。参考图2,支架6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限位杆9的底端贯穿支撑板3并延伸至支撑板3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杆9,便于使用者通过限位杆9对支架6进行上下移动限位,防止支架6前后晃动,使支架6支撑顶升稳定。参考图2,线缆压紧板7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10,滑杆10的底端贯穿支架6并延伸至支架6的底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滑杆10,便于使用者通过滑杆10对线缆压紧板7进行限位,使线缆压紧板7可稳定的上下移动,避免线缆压紧板7与支架6错位分离。参考图2,滑杆10的表面套设有拉簧11,拉簧11的顶端与线缆压紧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拉簧11的底端与支架6的顶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拉簧11,便于使用者通过拉簧11的拉力使拉簧11的顶端拉拽线缆压紧板7向下移动将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配接时更加稳定。参考图3,线缆压紧板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12,把手12的表面套设有橡胶套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把手12和橡胶套13,便于使用者通过橡胶套13提高把手12提拉的稳定性,防止手滑的现象发生,同时把手12向上提拉可带动线缆压紧板7向上移动与支架6分离出压紧空间,便于线缆放入压紧,提高线缆配接的效率。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使用者向上提拉把手12可带动线缆压紧板7向上移动与支架6分离出压紧空间,便于线缆放入压紧,同时拉簧11拉力收缩使拉簧11的顶端拉拽线缆压紧板7向下移动将线缆进行压紧,使线缆配接时更加稳定,防止线缆前后晃动或上下翘动,同时使用者通过气缸2调节支撑高度,再通过旋转螺杆4通过圆台块5带动支架6上下移动对线缆进行调节支撑,便于配接作业。综上所述:该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通过设置底板1、气缸2、支撑板3、螺杆4、圆台块5、支架6和线缆压紧板7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线缆配接装置只能对线缆进行支撑,且支撑不能稳定,支撑后容易前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块(5),所述螺杆(4)的顶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圆台块(5)活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顶部设置有线缆压紧板(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所述气缸(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顶部的左侧和右侧均螺纹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台块(5),所述螺杆(4)的顶部设置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与圆台块(5)活动连接,所述支架(6)的顶部设置有线缆压紧板(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旋钮头(8),所述旋钮头(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用线缆配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6)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9),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哈平丁万营张杰柳晨煜白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龙华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