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丽娜专利>正文

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26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包括后板、外壳、连接器体、面板、指示灯、插孔、防误触装置和辅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内部设置了防误触装置,由滑槽内部的弹簧在其本身弹性的作用下,接着弹簧拉动阻隔板在滑槽内部滑动安装,起到阻隔的作用,从而解决了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且容易造成短路的问题;通过防误触装置左端设置了辅助装置,由外部插头从插孔穿入,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进行插接以及两组第三固定块之间插接,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在外框内部转动连接,从而解决了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容易受到外力而脱落,容易影响到外部设备的使用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现在市场上的插座有红外的,并且其通过无线方式与无线个域网连接可以插座的开启和关闭,方便人们的使用。当插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插座的插孔暴露在外部的空气中,使得儿童容易手持外部导电物体插入插孔内部,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且容易造成短路,以及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容易受到外力而脱落,容易影响到外部设备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在此提供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该装置包括后板、插孔、防误触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后板前端边缘处与外壳后端贴合固定,并且后板中部与连接器体后端贴合固定,所述外壳前端内壁与面板外部贴合固定,所述面板上端左侧设置有指示灯,并且面板前端中部设置有插孔,所述防误触装置位于面板后端,所述辅助装置位于防误触装置后端,所述防误触装置由滑轨、滑槽、弹簧、阻隔板和把手组成,所述滑轨右端与外壳内部后端贴合固定,所述滑槽位于滑轨前端,所述弹簧上端与滑槽内壁上端贴合固定,所述阻隔板后端与滑槽内部贴合固定,所述把手上端与阻隔板下端贴合固定。优选的,所述辅助装置由外框、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块、第一扭簧、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柱、第二扭簧和第三固定块组成,所述外框右端与滑轨后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柱上下两端与外框内部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左端与第一固定柱中部插接,所述第一扭簧上端与第一固定块下端贴合固定,并且第一扭簧下端与外框内部底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下端与第二扭簧上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柱中部与第二固定块右端插接,所述第二扭簧下端紧固于外框,所述第三固定块内部与第二固定柱中部上端插接。优选的,所述指示灯设置有两个,并且两者在面板对角线上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插孔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插孔形成三角形。优选的,所述滑轨和滑槽设置有两组,并且滑轨和滑槽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弹簧下端与阻隔板上端贴合固定,并且弹簧设置有两组。优选的,所述阻隔板的长度等于滑轨的高度的五分之四,并且阻隔板外壁与滑槽内壁之间的误差为0.05mm。优选的,所述把手的长度等于阻隔板的宽度,并且把手外部设置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块、第一扭簧、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柱、第二扭簧和第三固定块均设置有两组,并且两者均呈中心对称。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右端和第二固定块左端均设置有波纹,并且第一固定块右端和第二固定块均呈梯形状。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均由塑钢制成。优选的,所述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均由弹簧钢制成。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优点1:本技术所述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通过外壳内部设置了防误触装置,由滑槽内部的弹簧在其本身弹性的作用下,接着弹簧拉动阻隔板在滑槽内部滑动安装,起到阻隔的作用,从而解决了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且容易造成短路的问题。优点2:本技术所述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通过防误触装置左端设置了辅助装置,由外部插头从插孔穿入,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进行插接以及两组第三固定块之间插接,在第一扭簧和第二扭簧的作用下,使得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在外框内部转动连接,从而解决了插头与插座的连接容易受到外力而脱落,容易影响到外部设备的使用效果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局部拆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左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误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辅助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后板-1、外壳-2、连接器体-3、面板-4、指示灯-5、插孔-6、防误触装置-7、辅助装置-8、滑轨-71、滑槽-72、弹簧-73、阻隔板-74、把手-75、外框-81、第一固定柱-82、第一固定块-83、第一扭簧-84、第二固定块-85、第二固定柱-86、第二扭簧-87、第三固定块-88、波纹-8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包括后板1、插孔6、防误触装置7和辅助装置8,后板1前端边缘处与外壳2后端贴合固定,并且后板1中部与连接器体3后端贴合固定,外壳2前端内壁与面板4外部贴合固定,面板4上端左侧设置有指示灯5,并且面板4前端中部设置有插孔6,防误触装置7位于面板4后端,辅助装置8位于防误触装置7后端,防误触装置7由滑轨71、滑槽72、弹簧73、阻隔板74和把手75组成,滑轨71右端与外壳2内部后端贴合固定,有利于起到与外壳2内壁连接的作用,实现稳定的作用,滑槽72位于滑轨71前端,有利于与阻隔板74进行滑动,实现滑动的作用,弹簧73上端与滑槽72内壁上端贴合固定,有利于实现复位的作用,阻隔板74后端与滑槽72内部贴合固定,有利于阻挡,实现防误触的作用,把手75上端与阻隔板74下端贴合固定,有利于带动阻隔板74进行移动,实现防滑。进一步的,所述辅助装置8由外框81、第一固定柱82、第一固定块83、第一扭簧84、第二固定块85、第二固定柱86、第二扭簧87和第三固定块88组成,所述外框81右端与滑轨71后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柱82上下两端与外框81内部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83左端与第一固定柱82中部插接,所述第一扭簧84上端与第一固定块83下端贴合固定,并且第一扭簧84下端与外框81内部底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85下端与第二扭簧87上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柱86中部与第二固定块85右端插接,所述第二扭簧87下端紧固于外框81,所述第三固定块88内部与第二固定柱86中部上端插接,有利于防止插头受到外力而脱落。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灯5设置有两个,并且两者在面板4对角线上中心对称,有利于进行指示。进一步的,所述插孔6设置有三个,并且三个插孔6形成三角形,有利于进行与外部插头进行插接。进一步的,所述滑轨71和滑槽72设置有两组,并且滑轨71和滑槽72呈中心对称,有利于进行滑动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弹簧73下端与阻隔板74上端贴合固定,并且弹簧73设置有两组,有利于进行阻隔,防止误触。进一步的,所述阻隔板74的长度等于滑轨71的高度的五分之四,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包括后板(1)、外壳(2)、连接器体(3)、面板(4)、指示灯(5)和插孔(6),所述后板(1)前端边缘处与外壳(2)后端贴合固定,并且后板(1)中部与连接器体(3)后端贴合固定,所述外壳(2)前端内壁与面板(4)外部贴合固定,所述面板(4)上端左侧设置有指示灯(5),并且面板(4)前端中部设置有插孔(6);/n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触装置(7)和辅助装置(8),所述防误触装置(7)位于面板(4)后端,所述辅助装置(8)位于防误触装置(7)后端,所述防误触装置(7)由滑轨(71)、滑槽(72)、弹簧(73)、阻隔板(74)和把手(75)组成,所述滑轨(71)右端与外壳(2)内部后端贴合固定,所述滑槽(72)位于滑轨(71)前端,所述弹簧(73)上端与滑槽(72)内壁上端贴合固定,所述阻隔板(74)后端与滑槽(72)内部贴合固定,所述把手(75)上端与阻隔板(74)下端贴合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包括后板(1)、外壳(2)、连接器体(3)、面板(4)、指示灯(5)和插孔(6),所述后板(1)前端边缘处与外壳(2)后端贴合固定,并且后板(1)中部与连接器体(3)后端贴合固定,所述外壳(2)前端内壁与面板(4)外部贴合固定,所述面板(4)上端左侧设置有指示灯(5),并且面板(4)前端中部设置有插孔(6);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误触装置(7)和辅助装置(8),所述防误触装置(7)位于面板(4)后端,所述辅助装置(8)位于防误触装置(7)后端,所述防误触装置(7)由滑轨(71)、滑槽(72)、弹簧(73)、阻隔板(74)和把手(75)组成,所述滑轨(71)右端与外壳(2)内部后端贴合固定,所述滑槽(72)位于滑轨(71)前端,所述弹簧(73)上端与滑槽(72)内壁上端贴合固定,所述阻隔板(74)后端与滑槽(72)内部贴合固定,所述把手(75)上端与阻隔板(74)下端贴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备防误触装置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8)由外框(81)、第一固定柱(82)、第一固定块(83)、第一扭簧(84)、第二固定块(85)、第二固定柱(86)、第二扭簧(87)和第三固定块(88)组成,所述外框(81)右端与滑轨(71)后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一固定柱(82)上下两端与外框(81)内部左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83)左端与第一固定柱(82)中部插接,所述第一扭簧(84)上端与第一固定块(83)下端贴合固定,并且第一扭簧(84)下端与外框(81)内部底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块(85)下端与第二扭簧(87)上端贴合固定,所述第二固定柱(86)中部与第二固定块(85)右端插接,所述第二扭簧(87)下端紧固于外框(81),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丽娜
申请(专利权)人:庄丽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