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063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属于报警监控技术领域,包括外壳,外壳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爆闪灯、显示屏、烟雾探测器、摄像头、扬声器和工作面板,该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设置有摄像头、扬声器、电路主板、处理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和存储器,当建筑灾情发生时,处理器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启动摄像头,使摄像头对建筑物内的灾情状况进行摄制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将拍摄好的视频信号发射至外界主机上,且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实时存储在存储器中,以此便于灾情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对灾情进行分析了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报警监控
,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建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而建筑灾情一般指的是建筑物内部发生火灾崩塌等灾害现象。公告号为CN2090560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安装板、壳体和灾情监控装置,安装板与安装面固定连接,壳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孔,安装孔的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杆,固定螺栓穿过安装孔与安装杆螺旋连接,壳体通过固定螺栓和安装杆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壳体上设置有透气格栅,透气格栅的一侧设置有扬声孔,扬声孔上方设置有伸出孔,壳体上远离扬声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按钮。该技术虽然有效解决了现有设计在检测到灾情后无法起到阻止灾情扩大恶化的作用的问题,但是在灾情发生时,难以对建筑物内的灾情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录像,且该种装置不具有通信功能,造成围困在建筑物内的人们难以通过装置及时与外界救援人员取得联系沟通,从而造成搜救人员搜救不便,因此大大影响装置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装置不具备通信功能,造成围困人员难以与搜救人员取得联系沟通,造成搜救不便,影响装置使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爆闪灯、显示屏、烟雾探测器、摄像头、扬声器和工作面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四周粘接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有电路主板,所述电路主板的外表面一侧上方分别安装有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且所述处理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电池板、无线信号发射器和存储器,且所述电池板、无线信号发射器和存储器的底部均与电路主板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由氮化硅材料制作而成,且所述外壳的四角位置处均连接有安装件。优选地,所述工作面板分别与爆闪灯、显示屏、烟雾探测器、摄像头、扬声器、电路主板、处理器、GPS定位仪、无线信号发射器、存储器和温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隔热垫呈“口”字形,且所述隔热垫由石棉材料制作而成。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由钼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设置有摄像头、扬声器、电路主板、处理器、无线信号发射器和存储器,当建筑灾情发生时,处理器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启动摄像头,使摄像头对建筑物内的灾情状况进行摄制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将拍摄好的视频信号发射至外界主机上,且摄像头拍摄的视频可实时存储在存储器中,以此便于灾情结束后,工作人员通过视频对灾情进行分析了解,同时建筑物内的围困人员可通过工作面板、扬声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与外界主机取得联系,以此便于外界搜救人员能及时的对围困人员进行搜救,从而使搜救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以此大大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并对工作者的人身安全进行更好的保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外壳;2、爆闪灯;3、显示屏;4、烟雾探测器;5、摄像头;6、扬声器;7、工作面板;8、电路主板;9、处理器;10、GPS定位仪;11、电池板;12、无线信号发射器;13、存储器;14、温度传感器;15、隔热垫;1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套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1、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工作面板7、电路主板8、处理器9、GPS定位仪10、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存储器13、温度传感器14、隔热垫15和加强筋16,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和工作面板7,外壳1的内壁四周粘接有隔热垫15,隔热垫15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6,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主板8,电路主板8的外表面一侧上方分别安装有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且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且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的底部均与电路主板8相连接,隔热垫15和加强筋16的设置可有助于增加外壳1的强度耐热性,避免外壳1受到损坏。请参阅图1和图2,外壳1由氮化硅材料制作而成,且外壳1的四角位置处均连接有安装件,氮化硅可增加外壳1的耐高温性能,避免外壳1受到高温而损坏,且安装件可有助于使用者将外壳1进行固定安装。请参阅图1和2,工作面板7分别与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电路主板8、处理器9、GPS定位仪10、无线信号发射器12、存储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电性连接,便于使用者通过工作面板7启动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电路主板8、处理器9、GPS定位仪10、无线信号发射器12、存储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进行正常工作。请参阅图2和图3,隔热垫15呈“口”字形,且隔热垫15由石棉材料制作而成,石棉材料可增肌隔热垫15的隔热性,以此使隔热垫15对外壳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保护,加强筋16由钼合金材料制作而成,钼合金可增加加强筋16的强度和耐高温性,以此使加强筋16可对外壳1进行加强保护。工作原理:首先,使用者在使用该种灾情报警装置时,可先将外壳1安装放置在建筑物内,并通过工作面板7启动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电路主板8、处理器9、GPS定位仪10、无线信号发射器12、存储器13和温度传感器14进行正常工作,当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烟雾探测器4和温度传感器14可对建筑物内的烟雾浓度和温度进行检测,并通过爆闪灯2和扬声器6发出警报,同时处理器9可通过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启动摄像头5,使摄像头5对建筑物内的灾情状况进行摄制并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2将拍摄好的视频信号发射至外界主机上,且摄像头5拍摄的视频可实时存储在存储器13中,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和工作面板(7),所述外壳(1)的内壁四周粘接有隔热垫(15),所述隔热垫(15)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6),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主板(8),所述电路主板(8)的外表面一侧上方分别安装有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且所述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且所述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的底部均与电路主板(8)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外表面分别安装有爆闪灯(2)、显示屏(3)、烟雾探测器(4)、摄像头(5)、扬声器(6)和工作面板(7),所述外壳(1)的内壁四周粘接有隔热垫(15),所述隔热垫(15)的内部设置有加强筋(16),所述外壳(1)的内部安装有电路主板(8),所述电路主板(8)的外表面一侧上方分别安装有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且所述处理器(9)和温度传感器(14)的下方分别设置有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且所述电池板(11)、无线信号发射器(12)和存储器(13)的底部均与电路主板(8)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灾情报警监控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硕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普瑞得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