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80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视镜,其包括第一金属套体、第二金属套体、镜片、第一密封垫圈及第二密封垫圈,其中: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一端形成有一圈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圈,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经所述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所述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内;所述第一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限位圈之间;所述第二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套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身机械结构即能将镜片密封至金属套体内,从而降低产品的生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业视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视镜。
技术介绍
工业视镜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等领域,其被安装于高温炉、管道等腔体设备的侧壁上,以方便工作人员观测去腔体内的情况。为了防止腔体内的物料泄露,工业视镜需要具备优良的密封性能。工业视镜一般由金属套体及安装在金属套体内的镜片构成,为了保证镜片与金属套体之间的密封性能,传统的做法是,使用陶瓷材料将镜片烧结至金属套体内。然而,陶瓷材料的采购成本高、烧结工艺的工艺难度大,直接导致传统的工业视镜的成本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工业视镜,其不需要通过陶瓷烧结工艺,通过自身机械结构即能将镜片密封至金属套体内,从而降低产品的生成成本。本技术的详细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工业视镜,其包括:第一金属套体,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一端形成有一圈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圈,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第二金属套体,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经所述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镜片,所述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内;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限位圈之间;和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第二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套体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端面的第一压圈,所述第一压圈压靠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圈的厚度自所述限位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垫圈渐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套体朝向所述第二密封垫圈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端面的第二压圈,所述第二压圈压靠于所述第二密封垫圈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压圈的厚度自所述第二金属套体朝向所述第二密封垫圈渐缩。在一些实施例中,覆盖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开口处并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圈外侧的滤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套体、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材质为不锈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二密封垫圈的材质为紫铜。与现有技术中的工业视镜相比,本技术通过自身机械结构即能将镜片密封至金属套体内,从而降低产品的生成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工业视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业视镜中的第一金属套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工业视镜中的第二金属套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工业视镜至少包括第一金属套体1、第二金属套体2、第一密封垫圈3、第二密封垫圈4和镜片5。其中:第一金属套体1的第一端形成有一圈沿着第一金属套体1的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圈11,第一金属套体1的第二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未图示)。第二金属套体2的外径与第一金属套体1的内径相匹配,第二金属套体2的外壁上形成有与第一金属套体1的第二端上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第二金属套体2经外螺纹、内螺纹螺接于第一金属套体1的第二端。镜片5嵌设于第一金属套体1内。可选的,镜片5的直径与第一金属套体1的内径相匹配,即:镜片5的周侧便于紧贴第一金属套体1的内壁。第一密封垫圈3夹持于镜片5与限位圈11之间。第二密封垫圈4则夹持于镜片5与第二金属套体2之间。可见,本技术的工业视镜,其金属套体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螺接的第一金属套体1和第二金属套体2,而镜片5则被夹紧在第一金属套体1的限位圈11与第二金属套体2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垫圈3、第二密封垫圈4,则保证了镜片5与第一金属套体1、第二金属套体2的接触位置的密封性,最终保证了本技术的密封性能。继续参考图1所示,可选的,限位圈11朝向第一密封垫圈3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圈凸出于该端面的第一压圈12,第一压圈12压靠于第一密封垫圈3上。通过设置第一压圈12,缩减了第一密封垫圈3与限位圈11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第一密封垫圈3与限位圈11之间的挤压强度,最终提升第一密封垫圈3的密封效果。可选的,第一压圈12可以被设置为厚度自限位圈11朝向第一密封垫圈3渐缩,从而使得第一压圈12的顶端能够压入至第一密封垫圈3内,实现第一压圈12对第一密封垫圈3的咬合,进一步提升第一密封垫圈3的密封效果。同理,可选的,第二金属套体2朝向第二密封垫圈4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圈凸出于该端面的第二压圈21,第二压圈21压靠于第二密封垫圈4上。通过设置第二压圈21,缩减了第二密封垫圈4与第二金属套体2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了第二密封垫圈4与第二金属套体2之间的挤压强度,最终提升第一密封垫圈3的密封效果。可选的,第二压圈21可以被设置为厚度自第二金属套体2朝向第二密封垫圈4渐缩,从而使得第二压圈21的顶端能够压入至第二密封垫圈4内,实现第二压圈21对第二密封垫圈4的咬合,进一步提升第二密封垫圈4的密封效果。继续参考图1所示,可选的,本技术的工业视镜还包括覆盖于第一金属套体1的第二端开口处并位于第一密封垫圈3外侧的滤网6。滤网6能够实现对镜片5的保护,防止镜片5被污染,当然,为了保证观察效果,需要对滤网6的材质及网眼大小进行适应性调整。第一金属套体1、第一金属套体2由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成型,如不锈钢。同样的,第一密封垫圈3、第二密封垫圈4也可以由耐高温、耐高压、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成型。当然为了提升密封效果,可以选用具有较好的延展性能的金属材料,如紫铜。上文对本技术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视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第一金属套体,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一端形成有一圈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圈,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n第二金属套体,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经所述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n镜片,所述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内;/n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限位圈之间;和/n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第二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套体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视镜,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一金属套体,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一端形成有一圈沿径向向内延伸的限位圈,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的内壁上形成有内螺纹;
第二金属套体,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金属套体经所述外螺纹、所述内螺纹螺接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的第二端;
镜片,所述镜片嵌设于所述第一金属套体内;
第一密封垫圈,所述第一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限位圈之间;和
第二密封垫圈,所述第二密封垫圈夹持于所述镜片与所述第二金属套体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朝向所述第一密封垫圈的端面上形成有一圈凸出于所述端面的第一压圈,所述第一压圈压靠于所述第一密封垫圈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视镜,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世标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