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5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结构包括雷达探测盘、锂电池组、探测仪本体、横杆、握持手柄、红外感应器、太阳能电板和显示屏,所述雷达探测盘的底部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雷达探测盘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雷达探测盘的右部焊接有探测仪本体,所述探测仪本体的顶部前侧设有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的后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探测仪本体的底部前侧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经过连接杆连接有探测监控装置,所述探测监控装置的顶部左侧设有气体感应器,所述探测监控装置的顶部右侧设有温度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该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高效的探测到地震后的生命迹象,探测效率高,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
本技术涉及建筑探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
技术介绍
雷达生命探测仪是融合雷达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于一体的生命探测设备。它主要利用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制成,通过检测人体生命活动所引起的各种微动,从这些微动中得到呼吸、心跳的有关信息,从而辨识有无生命。雷达生命探测仪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生命探测仪,它主动探测的方式使其不易受到温度、湿度、噪音、现场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电磁信号连续发射机制更增加了其区域性侦测的功能。现有的地震后建筑工地用生命探测仪功能少,不能高效的探测生命,精度低,效率低,环保性能低,需要充电使用,难以使用,不能高效的监测到看不见的地方,智能化性能低,难以满足现有的地震后建筑工地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结构包括雷达探测盘、锂电池组、探测仪本体、横杆、握持手柄、红外感应器、太阳能电板和显示屏,所述雷达探测盘的底部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雷达探测盘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所述雷达探测盘的右部焊接有探测仪本体,所述探测仪本体的顶部前侧设有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的后部设有显示屏,所述探测仪本体的底部前侧设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的经过连接杆连接有探测监控装置,所述探测监控装置的顶部左侧设有气体感应器,所述探测监控装置的顶部右侧设有温度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所述探测监控装置的侧部分布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侧部分布有话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握持手柄的顶部均设有按键,所述握持手柄的外部套接有橡胶套。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雷达探测盘的侧部分布有LED灯,所述LED灯电性连接于锂电池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锂电池组的顶部前侧分布有警示灯,且所述锂电池组的前部设有USB充电口。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锂电池组的两侧均设有警报装置,所述警报装置连接于雷达探测盘和红外感应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探测仪本体的顶部后端焊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外部连接有背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背带的中间设有插槽和插扣,所述背带的内部分布有尼龙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该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通过设置的雷达探测盘和红外感应器,可高效的探测到地震后的生命迹象,探测效率高,精度高,并且通过设置的太阳能电板,可有效的吸收太阳能电量存储于锂电池组内,节能环保,设计合理,使用方便。2.该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通过在探测仪本体的底部设置的探测监控装置,可高效的经过摄像头和话筒探测到缝隙中看不见的地方和将声音放大数倍,并且通过设置的气体感应器、温度监测器和湿度监测器有效的监测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数据可高效的显示于显示屏上,智能化性能高,易于实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的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的背带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的探测监控装置结构图。图中:雷达探测盘-1、锂电池组-2、探测仪本体-3、横杆-4、握持手柄-5、红外感应器-6、太阳能电板-7、显示屏-8、背带-9、探测监控装置-10、警报装置-11、连接环-12、按键-13、LED灯-14、插槽-15、插扣-16、控制装置-17、摄像头-18、温度监测器-19、湿度监测器-20、气体感应器-21、话筒-2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结构包括雷达探测盘1、锂电池组2、探测仪本体3、横杆4、握持手柄5、红外感应器6、太阳能电板7和显示屏8,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底部设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7,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右部焊接有探测仪本体3,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顶部前侧设有锂电池组2,所述锂电池组2的后部设有显示屏8,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底部前侧设有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的经过连接杆连接有探测监控装置1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左侧设有气体感应器21,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右侧设有温度监测器19和湿度监测器2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侧部分布有摄像头18,所述摄像头18的侧部分布有话筒22。请参阅图1,所述握持手柄5的顶部均设有按键13,所述握持手柄5的外部套接有橡胶套,便于通过按键13控制探测监控装置10的升降,防滑耐磨,握持稳定。请参阅图1,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侧部分布有LED灯14,所述LED灯14电性连接于锂电池组2,可高效的照明探测周围建筑工地。请参阅图1,所述锂电池组2的顶部前侧分布有警示灯,且所述锂电池组2的前部设有USB充电口,监测到生命迹象时可立即亮起警示灯,经过USB充电口可充电。请参阅图1,所述锂电池组2的两侧均设有警报装置11,所述警报装置11连接于雷达探测盘1和红外感应器6,可高效的响起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请参阅图1,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顶部后端焊接有连接环12,所述连接环12的外部连接有背带9,便于背负身上,使用方便。请参阅图2,所述背带9的中间设有插槽15和插扣16,所述背带9的内部分布有尼龙丝,质量好,连接方便。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将背带9背负于身上,将插槽15和插扣16相插接,双手握住握持手柄5,将雷达探测盘1和红外感应器6探测建筑工地,太阳能电板7吸收太阳能存储于锂电池组2内供电,通过按键13经过控制装置17控制使得探测监控装置10下降至建筑缝隙处探测地震后的生命迹象,经过摄像头18和话筒22探测到缝隙中看不见的地方并且将声音放大数倍,经过气体感应器21、温度监测器19和湿度监测器20有效的监测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数据可高效的显示于显示屏8上。本技术的雷达探测盘1、锂电池组2、探测仪本体3、横杆4、握持手柄5、红外感应器6、太阳能电板7、显示屏8、背带9、探测监控装置10、警报装置11、连接环12、按键13、LED灯14、插槽15、插扣16、控制装置17、摄像头18、温度监测器19、湿度监测器20、气体感应器21、话筒2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地震后建筑工地用生命探测仪功能少,不能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结构包括雷达探测盘(1)、锂电池组(2)、探测仪本体(3)、横杆(4)、握持手柄(5)、红外感应器(6)、太阳能电板(7)和显示屏(8),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底部设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7),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右部焊接有探测仪本体(3),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顶部前侧设有锂电池组(2),所述锂电池组(2)的后部设有显示屏(8),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底部前侧设有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的经过连接杆连接有探测监控装置(1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左侧设有气体感应器(21),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右侧设有温度监测器(19)和湿度监测器(2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侧部分布有摄像头(18),所述摄像头(18)的侧部分布有话筒(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结构包括雷达探测盘(1)、锂电池组(2)、探测仪本体(3)、横杆(4)、握持手柄(5)、红外感应器(6)、太阳能电板(7)和显示屏(8),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底部设有红外感应器(6),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顶部设有太阳能电板(7),所述雷达探测盘(1)的右部焊接有探测仪本体(3),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顶部前侧设有锂电池组(2),所述锂电池组(2)的后部设有显示屏(8),所述探测仪本体(3)的底部前侧设有控制装置(17),所述控制装置(17)的经过连接杆连接有探测监控装置(1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左侧设有气体感应器(21),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顶部右侧设有温度监测器(19)和湿度监测器(20),所述探测监控装置(10)的侧部分布有摄像头(18),所述摄像头(18)的侧部分布有话筒(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震后建筑工地用多功能生命探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手柄(5)的顶部均设有按键(13),所述握持手柄(5)的外部套接有橡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增英
申请(专利权)人:善能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