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938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其能够降低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的电力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电动作业机具备包括使用来自电源的电力进行驱动的驱动部,该电动作业机包括控制部、控制部用电源以及动作状态判定部。控制部用电源具备第一转换电源和第二转换电源。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在由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控制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第一转换状态,在由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第二转换状态。第二转换状态是停止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且至少使用第二转换电源对控制部供给控制部用电力的转换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作业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作业机。
技术介绍
作为电动作业机,存在具备通过来自电池(电源)的电力供给而驱动的驱动部的电动作业机(专利文献1)。电动作业机包括:控制部,其控制驱动部(例如马达、加热器等);以及控制部用电源,其对来自电池的电力进行电压转换并向控制部供给电力。该电动作业机为了抑制不使用时的电池的过放电而切断控制部用电源的电力供给,由此能够将控制部、控制部用电源的耗电抑制为零。此外,在切断了控制部用电源的电力供给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如下现象:(1)在切断电力供给时,电动作业机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变得不可能,(2)从对触发器进行再次操作至马达动作为止产生时滞而导致使用感降低。对此,考虑使用如下方法,即、当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不是切断控制部用电源的电力供给,而是将控制部转变为低电力动作状态(所谓的休眠模式)。例如,考虑利用如下控制部,该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将控制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使用者操作电动作业机时对驱动部进行控制的控制动作状态、和用于降低控制部的耗电的低电力动作状态。即、该控制部构成为:能够转变为低电力动作状态以抑制电池的过放电。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4132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上述电动作业机中,虽然通过将控制部的动作状态转变为低电力动作状态而能够降低控制部的耗电,但由于控制部用电源进行电力转换动作,因此存在无法降低控制部用电源中的耗电的可能性。例如,在将线性调节器用作控制部用电源的情况下,当电池的输出电压(电源电压)变高时,线性调节器中的损耗Ls(=(Vin-Vout)×Io)变大。此外,Vin是向线性调节器输入的输入电压(换言之,电池的输出电压),Vout是来自线性调节器的输出电压,Io是线性调节器的输出电流。即,在正常动作时,相应于电源电压的高电压化,在控制部用电源中发生与损耗Ls相伴的耗电。对此,为了抑制由电源电压的高电压化引起的耗电的增大,考虑将DC-DC转换器等的开关调节器用作控制部用电源。然而,通常,这些开关调节器本身消耗的动作电流较大,因此,即使控制部转变为睡眠模式,该开关调节器的工作电流也较大,因此,难以实现整体的低耗电化。即、即使在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控制部转变为睡眠模式而能够降低控制部的耗电,但由于存在控制部用电源中的耗电,因此电池(电源)的电力也会消耗。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中,希望能够提供一种电动作业机,其能够降低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的电力消耗。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案是一种电动作业机,其具备利用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驱动的驱动部,该电动作业机具备控制部、控制部用电源以及动作状态判定部。控制部构成为对驱动部进行控制。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对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将电压转换后的控制部用电力供给到控制部。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多个动作状态。多个动作状态至少包括:控制驱动部的控制动作状态和耗电比控制动作状态低的低电力动作状态。控制部用电源具备第一转换电源和第二转换电源。第一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提供作为控制动作状态下的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控制时最大电流。第二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供给作为低电力动作状态下的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低电力时最大电流,并且最大输出电流小于控制时最大电流。动作状态判定部构成为:判定控制部的动作状态是控制动作状态还是低电力动作状态。并且,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在由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控制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第一转换状态,在由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第二转换状态。第一转换状态是至少使用第一转换电源向控制部供给控制部用电力的转换状态。第二转换状态是停止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且至少使用第二转换电源向控制部供给控制部用电力的转换状态。该电动作业机在控制部是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在控制部用电源进行电压转换时不使用第一转换电源,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转换电源中的电力消耗。因此,当在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从控制动作状态转变为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不仅能够降低控制部中的电力消耗,还能够降低第一转换电源中的电力消耗,因此,能够降低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的电力消耗量。接下来,在上述电动作业机中,控制部用电源可以构成为:当使用者对该电动作业机进行操作时,使动作状态转变为第一转换状态。即、在控制部用电源的动作状态为第二转换状态时,在由使用者对电动作业机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用电源将控制部用电源的动作状态从第二转换状态转变为第一转换状态。由此,控制部至少由第一转换电源供给控制部用电力,因此能够接受在控制动作状态下所需的控制时最大电流的供给,能够进行驱动部的控制。此外,作为使用者对电动作业机的操作,例如可举出使用者对触发开关的操作等。接下来,上述电动作业机还可以具备第一反向电流抑制部,该第一反向电流抑制部抑制反向电流向第一转换电源的输出部流入。该电动作业机能够抑制从第二转换电源输出的电流流入至第一转换电源的输出部。第一反向电流抑制部例如也可以使用与第一转换电源串联连接的二极管或FET等开关元件来构成。接下来,在上述电动作业机中,控制部用电源可以具备第一电流路径和第二电流路径。第一电流路径是从电源到控制部的电流路径的一部分,是具备第一转换电源的电流路径。第二电流路径是与第一电流路径并联连接并且具备第二转换电源的电流路径。第一转换电源以及第二转换电源分别构成为:将电源电力电压转换为比电源所输出的电源电压低的控制部用电压的控制部用电力,能够供给电压转换后的控制部用电力。控制部用电源的第一转换状态可以是至少经由第一电流路径并使用第一转换电源向控制部供给控制部用电力的状态。控制部用电源的第二转换状态可以是停止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并且至少经由第二电流路径并使用第二转换电源向控制部供给控制部用电力的状态。对于该电动作业机,在控制部为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用电源转变为第二转换状态,停止使用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因此,能够抑制第一转换电源中的电力消耗。因此,在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在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从控制动作状态转变为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不仅能够降低控制部中的电力消耗,还能够降低第一转换电源中的电力消耗,因此,能够降低不使用电动作业机时的电力消耗量。此外,上述电动作业机还可以具备第二反向电流抑制部。第二反向电流抑制部构成为:在第二电流路径中的第二转换电源与控制部之间抑制反向电流向第二转换电源的输出部流入。该电动作业机能够抑制从第一转换电源输出的电流作为反向电流流向第二转换电源的输出部。第二反向电流抑制部例如也可以使用与第二转换电源串联连接的二极管或FET等开关元件来构成。另外,在上述电动作业机中,第一转换电源的输出电压和第二转换电源的输出电压可以具有相同的电压值。该电动作业机在使用第一转换电源的情况下以及使用第二转换电源的情况下的任一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作业机,其具备利用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驱动的驱动部,/n所述电动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具备:/n控制部,其构成为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及/n控制部用电源,其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将电压转换后的控制部用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部,/n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多个动作状态,该多个动作状态至少包括: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控制动作状态和耗电比所述控制动作状态低的低电力动作状态,/n所述控制部用电源具备第一转换电源和第二转换电源,/n所述第一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供给作为所述控制动作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控制时最大电流,/n所述第二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供给作为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低电力时最大电流,并且最大输出电流小于所述控制时最大电流,/n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动作状态判定部,该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是所述控制动作状态还是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n并且,所述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在由所述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所述控制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至少使用所述第一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第一转换状态,在由所述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转变为至少使用所述第二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第二转换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11 JP 2019-075684;20190605 JP 2019-1056811.一种电动作业机,其具备利用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力进行驱动的驱动部,
所述电动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其构成为对所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及
控制部用电源,其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将电压转换后的控制部用电力供给到所述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能够切换为多个动作状态,该多个动作状态至少包括:控制所述驱动部的控制动作状态和耗电比所述控制动作状态低的低电力动作状态,
所述控制部用电源具备第一转换电源和第二转换电源,
所述第一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供给作为所述控制动作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控制时最大电流,
所述第二转换电源构成为:在对来自所述电源的所述电源电力进行电压转换时,能够供给作为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所述控制部中的最大消耗电流的低电力时最大电流,并且最大输出电流小于所述控制时最大电流,
所述电动作业机具备动作状态判定部,该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是所述控制动作状态还是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
并且,所述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在由所述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所述控制动作状态的情况下,转变为至少使用所述第一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第一转换状态,在由所述动作状态判定部判定为所述控制部的动作状态为所述低电力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停止所述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转变为至少使用所述第二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第二转换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电源构成为:当使用者对所述电动作业机进行操作时,将所述动作状态转变为所述第一转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第一反向电流抑制部,该第一反向电流抑制部抑制反向电流向所述第一转换电源的输出部流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用电源具备第一电流路径和第二电流路径,
所述第一电流路径是从所述电源到所述控制部的电流路径的一部分,且具备所述第一转换电源,
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与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并联连接,并且具备所述第二转换电源,
所述第一转换电源以及所述第二转换电源分别构成为:将所述电源电力电压转换为比所述电源所输出的电源电压低的控制部用电压的所述控制部用电力,能够供给电压转换后的所述控制部用电力,
所述控制部用电源的所述第一转换状态是至少经由所述第一电流路径并使用所述第一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状态,
所述控制部用电源的所述第二转换状态是停止所述第一转换电源的电压转换,且至少经由所述第二电流路径并使用所述第二转换电源向所述控制部供给所述控制部用电力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电流路径中的所述第二转换电源与所述控制部之间具备第二反向电流抑制部,该第二反向电流抑制部抑制反向电流向所述第二转换电源的输出部流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动作业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换电源的输出电压和所述第二转换电源的输出电压具有相同的电压值。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均中本明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牧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