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86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包括接线排,其包括接线孔、位于所述接线孔内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端头,所述接线排表面开有至少两个接线孔;压紧单元,包括与所述接线孔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套、位于所述对接套内的压紧芯,所述压紧芯设置有通孔;线缆,包括与所述连接件接触的导线,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线的绝缘层,所述线缆穿过所述通孔;其中连接件为带弹性圆锥体,当导线插入端子内部时,椎体将会均匀分散多股导线进行连接,并且将线缆紧固在与锥体连接的位置,不易脱落,可轻松地通过接线排对线路进行搭接,而无需使用工具或绝缘胶带进行压接,又能在需要断路时断开连接,操作简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连接领域,尤其是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排是电气设备中,用来连接线路的一种电器元器件,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螺钉连接、焊接、压接、绕接、刺破接连等。现有接线端子大多采用压接的方式与导线进行连接,在连接前需采用与相应导线型号一致或相近的接线端子,在压接时,通过液压钳选取匹配的模具对接线端子进行压接。目前传统导线连接方式工序耗线多,费工费时,同时质量受气候冷热退松与操作技能影响,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传统的剥线连接方式,剥取导线绝缘层距离较长,缠线绞合过程花费大量时间且需要专业培训,同时缠绕的绝缘胶带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绝缘胶带老化易脱落,频频会引起线路设备故障甚至引发火灾,造成大量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接线方式中存在的工序冗杂,接线不牢固,绝缘胶带易老化,去除连接时不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包括,接线排,包括接线孔、位于所述接线孔内的连接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的端头,所述接线排表面开有至少两个接线孔;压紧单元,包括与所述接线孔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套、位于所述对接套内的压紧芯,所述压紧芯设置有通孔;线缆,包括与所述连接件接触的导线,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线的绝缘层,所述线缆穿过所述通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线孔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连接件包括锥体、滑动圆台,所述锥体与所述导线接触,所述滑动圆台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端头包括金属片、导接件,所述金属片伸出所述接线孔,所述导接件位于所述放置槽内并通过连接弹簧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弹簧一端与所述滑动圆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接件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线排还包括紧固件,所述金属片穿透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将所述导接件封堵在所述放置槽内;所述接线排还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由所述接线排通透至所述接线孔形成,所述透光孔外设置有防尘板,所述防尘板为透明材质。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接线孔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对接套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所述第二螺纹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对接套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变径,所述压紧芯一端连接有第二变径,所述第二变径位于所述第一变径内侧;所述第一变径的内表面为锥型面,所述第二变径的外表面为锥型面;所述第二变径的端部延伸形成按压端,所述按压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变径较小端的内径;所述第二变径设置有压紧孔,所述压紧孔由通孔向所述第二变径外侧通透形成,所述压紧孔轴心与所述第二变径外侧锥面的母线相垂直;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滚柱,所述滚柱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所述滚柱与所述压紧孔间隙配合,所述滚柱两端为半球形,所述滚柱一端与所述第一变径抵触,另一端与所述绝缘层抵触。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压盖,所述压盖与所述对接套具有第二螺纹的一端连接,所述压盖侧面设置有第三螺纹,所述对接套具有第二螺纹的一端还设置有第四螺纹,所述第三螺纹与所述第四螺纹配合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位于所述对接套内,且一端与所述压盖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紧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盖还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同轴心的导孔,所述导孔直径大于所述线缆的直径,所述导孔靠近所述压紧芯的一端为锥形面,另一端设置有拆卸槽。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芯外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对接套内侧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槽嵌在所述限位凸台内;所述压紧芯外表面还设置有拆卸孔,所述对接套上与所述拆卸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沿所述对接套轴向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压紧单元还包括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套设在所述对接套上;所述接线排还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接线排两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接线排内部设计连接件与端头进行连接,端头与需要连接的设备导线进行连接,其中连接件为带弹性圆锥体,当导线插入端子内部时,椎体将会均匀分散多股导线,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压紧单元将线缆紧固在与锥体连接的位置,不易脱落,可轻松地通过接线排对线路进行搭接,而无需使用工具或绝缘胶带进行压接,又能在需要断路时断开连接,操作简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中接线排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切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中接线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中问能完成接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整体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压紧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对接套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接线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专利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再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线排(100),包括接线孔(101)、位于所述接线孔(101)内的连接件(102)、与所述连接件(102)连接的端头(103),所述接线排(100)表面开有至少两个接线孔(101);/n压紧单元(200),包括与所述接线孔(101)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套(201)、位于所述对接套(201)内的压紧芯(202),所述压紧芯(202)设置有通孔(202a);/n线缆(300),包括与所述连接件(102)接触的导线(301),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线(301)的绝缘层(302),所述线缆(300)穿过所述通孔(202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线排(100),包括接线孔(101)、位于所述接线孔(101)内的连接件(102)、与所述连接件(102)连接的端头(103),所述接线排(100)表面开有至少两个接线孔(101);
压紧单元(200),包括与所述接线孔(101)一端可拆卸连接的对接套(201)、位于所述对接套(201)内的压紧芯(202),所述压紧芯(202)设置有通孔(202a);
线缆(300),包括与所述连接件(102)接触的导线(301),以及包裹于所述导线(301)的绝缘层(302),所述线缆(300)穿过所述通孔(20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101)设置有放置槽(101a),所述连接件(102)包括锥体(102a)、滑动圆台(102b),所述锥体(102a)与所述导线(301)接触,所述滑动圆台(102b)在所述放置槽(101a)内;
所述端头(103)包括金属片(103a)、导接件(103b),所述金属片(103a)伸出所述接线孔(101),所述导接件(103b)位于所述放置槽(101a)内并通过连接弹簧(104)进行连接,所述连接弹簧(104)一端与所述滑动圆台(102b)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导接件(103b)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排(100)还包括紧固件(105),所述金属片(103a)穿透所述紧固件(105),所述紧固件(105)将所述导接件(103b)封堵在所述放置槽(101a)内;
所述接线排(100)还设置有透光孔(106),所述透光孔(106)由所述接线排(100)通透至所述接线孔(101)形成,所述透光孔(106)外设置有防尘板(107),所述防尘板(107)为透明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孔(101)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101b),所述对接套(201)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201a),所述第一螺纹(101b)与所述第二螺纹(201a)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快捷连接的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套(201)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变径(203),所述压紧芯(202)一端连接有第二变径(204),所述第二变径(204)位于所述第一变径(203)内侧;所述第一变径(203)的内表面为锥型面,所述第二变径(204)的外表面为锥型面;
所述第二变径(204)的端部延伸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伦华邓东林陈俊岐徐驰刘旭易克松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