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650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后容易与其它膜层发生剥离的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该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电路板、膜片组件、盖板、第一支撑层以及第二支撑层,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弯折部,弯折部沿其延伸方向的第一端与面板本体的一侧边缘相连接;电路板设置于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与弯折部的第二端相连接;膜片组件层叠设置于面板本体的显示侧,盖板层叠设置于膜片组件远离面板本体的一侧;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于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位于面板本体与弯折部之间;第二支撑层设置于弯折部的第一端处,且位于盖板与弯折部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用于手机等显示装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业内对诸如手机等显示装置的下边框的尺寸要求越来越高,较小的下边框尺寸能够使该显示装置具有较大的屏占比,用户可以获得较佳的视觉体验。为了能够获得较小的下边框,COP(英文全称:chiponplastic)封装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是将驱动芯片(DriverIC)做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基材上,然后将设置驱动芯片的这部分柔性显示面板进行弯折,在背面与电路板绑定在一起,该技术无需在柔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的位置预留与电路板的绑定空间,因此柔性显示面板的下边框可以做到很窄。然而,在弯折后,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域,在弯曲应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与其它膜层剥离的现象,这样使得该柔性显示面板固定的牢固性降低,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后续的正常工作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后容易与其它膜层发生剥离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组件,包括柔性显示面板、电路板、膜片组件、盖板、第一支撑层以及第二支撑层,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弯折部,沿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边缘相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膜片组件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显示侧,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偏光片、触控面板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盖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膜片组件远离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处,且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层被配置为对所述弯折部支撑。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层为弹性支撑层或者刚性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相粘接,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相抵靠。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层为PET层或橡胶层;所述刚性支撑层为第一钢片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第一背膜和第二背膜,所述第一背膜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表面,且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所述第二背膜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一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超出所述第二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之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超出所述第二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的距离范围为30~90μm。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于所述面板本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基体、以及覆盖于所述基体的外侧表面上的固化胶层;沿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固化胶层的一端与所述膜片组件的边缘相粘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基体与所述电路板的相接处。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的第二钢片层,所述第二钢片层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层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面板本体分体设置;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柔性线路板,所述柔性线路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面板的一侧边缘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相连接;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支撑层与所述柔性线路板错开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均相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膜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接层、偏光片、第二粘接层、所述触控面板以及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所述第三粘接层位于所述触控面板与所述盖板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为集成有触控层的柔性显示面板;所述膜片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四粘接层、所述偏光片及第五粘接层,所述第四粘接层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所述第五粘接层位于所述偏光片与所述盖板之间;沿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支撑层的尺寸与所述弯折部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均相垂直。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壳体以及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一方面中所述的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柔性显示面板;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背侧表面上覆盖有背膜;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部远离面板本体的一端绑定电路板;在所述面板本体的显示侧表面上依次设置膜片组件和盖板,并且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弯折部之间设置第二支撑层;去除所述弯折部的待弯折区域上的所述背膜,以将所述背膜分割为覆盖于所述面板本体上的第一背膜、以及覆盖于所述弯折部上的第二背膜;在所述第一背膜背离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设置第一支撑层;将所述弯折部弯折,使所述第二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层相对;将所述弯折部压向所述第一支撑层,使所述第二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层相粘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二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层相对,包括:将所述弯折部弯折,以使所述第二背膜与所述第一支撑层相对,并且所述第一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超出所述第二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弯曲段的侧边缘之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组件及其组装方法、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二支撑层设置于盖板与弯折部之间,这样在压头将弯折后的弯折部压向第一支撑层的过程中,第二支撑层就可以对弯折部提供支撑,以防止弯折部的拱形段在压头的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那么在压头撤去压力的时候就可以避免弯折部的拱形段发生反弹以造成弯折部与第一支撑层发生剥离,从而保证了弯折部与第一支撑层粘接的牢固性,进而保证了该柔性显示面板的正常工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显示组件在柔性显示面板未发生弯折前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组件在柔性显示面板发生弯折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A-A剖面视图;图5为图3的B-B剖面视图;图6为图5中的显示组件的右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7中的显示组件的右视图;图9所示为图5中所示的显示组件的组装过程图;图10所示为图7中所示的显示组件的组装过程图;图1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显示组件的组装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实施例,本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弯折部,沿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边缘相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n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相连接;/n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显示侧,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偏光片、触控面板中的至少一个;/n盖板,所述盖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膜片组件远离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n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与所述弯折部之间;/n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处,且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层被配置为对所述弯折部支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显示面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包括面板本体和弯折部,沿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与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边缘相连接,第二端位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与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相连接;
膜片组件,所述膜片组件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显示侧,所述膜片组件包括偏光片、触控面板中的至少一个;
盖板,所述盖板层叠设置于所述膜片组件远离所述面板本体的一侧;
第一支撑层,所述第一支撑层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且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与所述弯折部之间;
第二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设置于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处,且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弯折部之间,所述第二支撑层被配置为对所述弯折部支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支撑层为弹性支撑层或者刚性支撑层,所述第二支撑层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盖板相粘接,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弯折部相抵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层为PET层或橡胶层;所述刚性支撑层为第一钢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
第一背膜,所述第一背膜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表面,且有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面板本体之间;
第二背膜,所述第二背膜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层与所述弯折部之间;
所述第一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超出所述第二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之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超出所述第二背膜靠近所述弯折部的拱形段的侧边缘的距离范围为30~9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连接于所述面板本体和所述电路板之间的基体、以及覆盖于所述基体的外侧表面上的固化胶层;
沿所述弯折部的延伸方向,所述固化胶层的一端与所述膜片组件的边缘相粘接,另一端位于所述基体与所述电路板的相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面板本体的背侧的第二钢片层,所述第二钢片层有一部分位于所述面板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