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466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包括黑板灯外壳、安装于黑板灯外壳内部的硬灯条铝槽、LED灯源板、黑板灯玻璃罩、接线盒体、黑板灯侧盖、固定螺丝、安装于接线盒体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电源驱动的分段控制器;其中,黑板灯侧盖通过固定螺丝安装于黑板灯外壳的两端,接线盒体通过固定螺丝与黑板灯外壳的侧部固定练级,LED灯源板安装于硬灯条铝槽上,黑板灯外壳的底端开口边缘与黑板灯玻璃罩的顶端开口边缘连接以使黑板灯玻璃罩罩设于LED灯源板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解决了目前黑板灯对黑板的调节性不佳,难以根据视觉需要进行调节出光方向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
本技术涉及室内照明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黑板灯一般主要包括发光组件与安装发光组件的黑板灯外壳,其通过吊杆将黑板灯外壳悬挂在黑板上方,以使得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照射至黑板上,从而达到对黑板进行照明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此类黑板灯大多对黑板的调节性不佳,不能在防止黑板灯产生眩光的同时满足黑板进行有效照明,难以根据视觉需要进行亮度调节,进而不利于黑板灯的长期使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解决了目前黑板灯对黑板的调节性不佳,难以根据视觉需要进行亮度调节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包括黑板灯外壳1、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内部的硬灯条铝槽2、LED灯源板3、黑板灯玻璃罩4、接线盒体5、黑板灯侧盖10、固定螺丝9以及安装于所述接线盒体5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8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电源驱动的分段控制器7;其中,所述黑板灯侧盖10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两端,所述接线盒体5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侧部固定练级,所述LED灯源板3安装于所述硬灯条铝槽2上,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底端开口边缘与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的顶端开口边缘连接以使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罩设于所述LED灯源板3外。优选,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采用能够将所述LED灯源板3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全部收集并进行重新分布的多层油墨加上点阵形式。优选,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由单回路开关控制。优选,所述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进一步包括吊杆12、用于安装所述吊杆12的安装槽11与吸顶盘组件13;其中,所述吊杆1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另一端与所述吸顶盘组件13固定连接。优选,所述吸顶盘组件13进一步包括吸顶盘壳体14、螺柱16、膨胀螺丝20、用于固定所述螺柱16与所述膨胀螺丝20的卡槽15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柱16上的平介17、第一螺母18与第二螺母19;其中,所述吸顶盘壳体14的底部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螺柱16与所述膨胀螺丝20的安装孔21,所述第二螺母19固定于所述吸顶盘壳体14的下部,所述第一螺母18通过所述平介17将所述螺柱16与所述卡槽15固定连接,所述膨胀螺丝20安装于所述卡槽15上并通过所述安装孔21与所述吊杆12固定连接。优选,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为采用柔光扩散材料制成的防眩光透光罩。优选,所述黑板灯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所述黑板灯外壳1与所述硬灯条铝槽2采用高导热性热浸镀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硬灯条铝槽2与所述黑板灯外壳1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解决了目前黑板灯对黑板的调节性不佳,难以根据视觉需要进行调节出光方向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放大图;图4是图3中的吸顶盘组件放大图。说明书附图中数字标识对应的部件名称分别如下:黑板灯外壳1;硬灯条铝槽2;LED灯源板3;黑板灯玻璃罩4;接线盒体5;第一驱动装置6;分段控制器7;第二驱动装置8;固定螺丝9;黑板灯侧盖10;安装槽11;吊杆12;吸顶盘组件13;吸顶盘壳体14;卡槽15;螺柱16;平介17;第一螺母18;第二螺母19;膨胀螺丝20;安装孔21;LED灯珠2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示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黑板灯外壳1、安装于黑板灯外壳1内部的硬灯条铝槽2、LED灯源板3、黑板灯玻璃罩4、接线盒体5、黑板灯侧盖10、固定螺丝9以及安装于接线盒体5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8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与第二驱动装置8电源驱动的分段控制器7;其中,黑板灯侧盖10通过固定螺丝9安装于黑板灯外壳1的两端,接线盒体5通过固定螺丝9与黑板灯外壳1的侧部固定练级,LED灯源板3安装于硬灯条铝槽2上,黑板灯外壳1的底端开口边缘与黑板灯玻璃罩4的顶端开口边缘连接以使黑板灯玻璃罩4罩设于LED灯源板3外。优选,黑板灯玻璃罩4采用能够将LED灯源板3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全部收集并进行重新分布的多层油墨加上点阵形式。优选,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由单回路开关控制。本技术设计的LED黑板灯,针对《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黑板与灯具的位置特点,通过配光灯罩对LED灯珠进行配光设计,遮光灯罩采用多层油墨加上点阵的形式,通过遮光、折射、全反射的方式将LED灯珠阵列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全部收集并进行重新分布,投射到黑板面上,实现聚光和偏光的照明效果,极大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并使黑板表面寄到较高的均匀度。优选,黑板灯玻璃罩4开口边缘上设有防震胶,能够有效的提高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防爆性,从而提高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使用安全性。优选,第一驱动装置6为40W功率的驱动器,第二驱动装置8为20W功率的驱动器,而在黑板灯正常打开灯源板开关进行通电时,第二驱动装置8进行工作,第一驱动装置6暂停工作;以及,在将黑板灯快速打下灯源板开关关电后迅速再次打上灯源板开关进行通电后,第一驱动装置6进行工作,第二驱动装置8暂停工作;其中,该方式可切换黑板灯的驱动功率以此达到调光效果。可见,实施图1所描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解决了目前黑板灯对黑板的调节性不佳,难以根据视觉需要进行调节出光方向的问题。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通过设置在接线盒体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二驱动装置,能够使黑板灯通过切换驱动功率以此达到调光效果。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分段控制器能够控制LED灯源板上的灯组进行独立的开关,有利于提高黑板灯对黑板进行均匀的照射。此外,实施图1所描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可提供一种可分段控制的、均匀性好、眩光低、能效高、结构紧凑的LED黑板灯。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其中,图3所示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是由图1所示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1所示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相比较,图3所示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还包括吊杆12、用于安装吊杆12的安装槽11与吸顶盘组件13。优选,吊杆12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槽11内,另一端与吸顶盘组件13固定连接。优选,黑板灯外壳1为一体成型结构。优选,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黑板灯外壳(1)、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内部的硬灯条铝槽(2)、LED灯源板(3)、黑板灯玻璃罩(4)、接线盒体(5)、黑板灯侧盖(10)、固定螺丝(9)、安装于所述接线盒体(5)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8)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电源驱动的分段控制器(7);其中,所述黑板灯侧盖(10)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两端,所述接线盒体(5)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侧部固定练级,所述LED灯源板(3)安装于所述硬灯条铝槽(2)上,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底端开口边缘与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的顶端开口边缘连接以使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罩设于所述LED灯源板(3)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黑板灯外壳(1)、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内部的硬灯条铝槽(2)、LED灯源板(3)、黑板灯玻璃罩(4)、接线盒体(5)、黑板灯侧盖(10)、固定螺丝(9)、安装于所述接线盒体(5)内部的第一驱动装置(6)、第二驱动装置(8)以及用于控制第一驱动装置(6)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8)电源驱动的分段控制器(7);其中,所述黑板灯侧盖(10)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安装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两端,所述接线盒体(5)通过所述固定螺丝(9)与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侧部固定练级,所述LED灯源板(3)安装于所述硬灯条铝槽(2)上,所述黑板灯外壳(1)的底端开口边缘与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的顶端开口边缘连接以使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罩设于所述LED灯源板(3)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黑板灯玻璃罩(4)采用能够将所述LED灯源板(3)发出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全部收集并进行重新分布的多层油墨加上点阵形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由单回路开关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分段控制的黑板灯进一步包括吊杆(12)、用于安装所述吊杆(12)的安装槽(11)与吸顶盘组件(13);其中,所述吊杆(12)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思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