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21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9
本说明书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隐私保护,得到能够用于关键点检测的第一脱敏图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本说明书实施例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是认证用户身份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集生物特征图像;可以利用生物特征图像识别用户身份。所述生物特征图像中通常包含用户个人的敏感信息。如何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隐私保护,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信息进行隐私保护。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下。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一脱敏图像和第二脱敏图像,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通过对同一生物特征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获取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对第二脱敏图像进行处理。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识别单元,用于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变换单元,用于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替换单元,用于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一脱敏图像和第二脱敏图像,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通过对同一生物特征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得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对第二脱敏图像进行处理。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程序指令被配置为适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包括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指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子设备可以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可以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可以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可以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一方面,所述电子设备对模板图像进行了仿射变换,因而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包含生物特征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第一脱敏可以用于关键点检测。另一方面,所述电子设备利用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实现了敏感信息的隐私保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第二脱敏图像的生成过程示意图;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图像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图8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生物特征图像得到脱敏图像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图9为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人脸图像得到脱敏图像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保护的范围。为了便于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介绍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个场景示例。人脸识别过程可以包括人脸区域检测过程、人脸对齐过程、以及身份识别过程等。所述人脸区域检测过程用于识别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所述人脸对齐过程用于获取人脸区域中关键点(又称为特征点)的位置信息。所述关键点可以包括眼睛、鼻尖、嘴角、眉毛、人脸轮廓点等。所述身份识别过程用于利用位置信息从所述人脸区域中提取出脸部特征数据,进而根据所述脸部特征数据识别用户身份。随着隐私保护越来越得到重视,在相关技术中,可以采用特定脱敏方法对所述人脸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得到能够用于身份识别的脱敏图像。但是,所述脱敏图像损失了一些信息,因而无法很好地从所述脱敏图像中获得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使得身份识别的效果较差。在本场景示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采集人脸图像;可以识别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可以根据人脸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可以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可以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所述模板图像例如可以为平均人脸图像。这样一方面,所述终端设备对模板图像进行了仿射变换,因而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包含所述人脸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使得所述第一脱敏可以用于关键点检测。另一方面,所述终端设备利用模板图像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了替换,实现了人脸信息的隐私保护。在本场景示例中,所述终端设备还可以采用特定脱敏方法对人脸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得到第二脱敏图像。具体地,所述人脸图像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图像。所述终端设备可以获取人脸图像的分块参数;可以利用分块参数对通道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得到图像块;可以以图像块为处理单位,对通道图像中像素点的通道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可以根据处理后的通道图像生成第二脱敏图像。通过块归一化,一方面,可以使所述第二脱敏图像中保留人脸信息,使得所述第二脱敏图像能够用于身份识别。另一方面,所述第二脱敏图像中的敏感信息变得肉眼不可视,实现了人脸信息的隐私保护。在本场景实施例中,通过块归一化,所述第二脱敏图像损失了一些信息,因而无法很好地从所述第二脱敏图像中获得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使得身份识别的效果较差。因此所述终端设备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所述服务器可以接收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可以将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进行对应存储。这样在需要的时候,所述服务器可以读取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一脱敏图像和第二脱敏图像;可以获取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作为所述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可以根据所述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n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n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n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n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识别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
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
利用仿射变换参数对模板图像进行仿射变换;
利用变换后的模板图像对生物特征图像中的敏感区域进行替换,得到第一脱敏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敏感区域和模板图像计算仿射变换参数,包括:
获取敏感区域中多个关键点的第一位置信息;
获取模板图像中多个关键点的第二位置信息;
根据第二位置信息和第一位置信息,计算仿射变换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图像生成第二脱敏图像,所述第二脱敏图像能够用于身份识别;
建立所述第二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图像生成第二脱敏图像,所述第二脱敏图像能够用于身份识别;
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以便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二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所述生物特征图像包括至少一个通道图像;
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图像生成第二脱敏图像,包括:
获取所述生物特征图像的分块参数;
利用分块参数对通道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得到图像块;
以图像块为处理单位,对通道图像中像素点的通道值进行归一化处理;
根据处理后的通道图像生成第二脱敏图像。


6.一种基于隐私保护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具有对应关系的第一脱敏图像和第二脱敏图像,所述第一脱敏图像和所述第二脱敏图像通过对同一生物特征图像进行脱敏处理得到;
获取所述第一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作为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
根据第二脱敏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信息,对第二脱敏图像进行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杨成平
申请(专利权)人: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