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强专利>正文

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16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箱与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位于安装箱一侧,所述安装箱内部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顶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头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条位于固定环内侧,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内部;通过在第二连接头顶端外加装固定环,有效提升了密封盖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牢固性,保障了自动识别装置接收数据的稳定性,提升了自动识别装置的识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淹层检测
,具体涉及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是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进入加密调整开发阶段的一项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水淹层识别需要借助自动识别装置进行分析识别。现有的自动识别装置中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容易松动,导致自动识别装置接收的数据不稳定,从而影响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效率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自动识别装置中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容易松动,导致自动识别装置接收的数据不稳定,从而影响了自动识别装置识别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箱与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位于安装箱一侧,所述安装箱内部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操作面板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头顶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二连接头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条位于固定环内侧,所述固定块位于固定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安装箱顶端表面以及密封盖顶端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安装箱顶端以及密封盖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块位于连接槽内部,所述限位环位于限位槽内部。优选的,所述安装箱通过铰链与密封盖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面板通过螺钉与安装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操作面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与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条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一端两侧均为斜面。优选的,所述固定条通过固定块以及固定槽与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箱长度以及宽度均与密封盖长度以及宽度一致。优选的,所述密封垫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通过连接槽与安装箱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底端外侧为斜面,所述限位槽截面为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第二连接头顶端外加装固定环,当需将密封盖与第二连接头连接时,移动密封盖,由密封盖带动固定条移动,由固定条带动固定块移动,并将固定条对准固定环内部,当固定块与固定环内侧边缘接触时,将固定条往密封盖圆心处一侧按压,固定条为弹性材料,由固定条带动固定块移动,使得固定块顺利进入固定环内部,固定块继续下移,当固定块与固定槽接触时,固定条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位,由固定条带动固定块复位,使得固定块进入固定槽内部,在固定块以及固定槽的作用下,完成固定条与固定环的固定,从而完成密封盖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有效提升了密封盖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牢固性,保障了自动识别装置接收数据的稳定性,提升了自动识别装置的识别效率。(2)通过在密封垫底端表面加装连接块,由于密封垫容易老化,当要更换老化的密封垫时,需先将老化的密封垫卸下,拉动密封垫,由密封垫带动连接块移动,连接块为弹性材料,连接块带动限位槽移动,限位槽在限位环以及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使得限位环离开限位槽内部,直至连接块完全离开连接槽内部,完成对老化的密封垫拆卸,方便了工作人员更换密封垫,进一步提升了自动识别装置的密封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自动识别装置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固定环剖视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头底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连接块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密封垫结构示意图;图中:1、安装箱;2、密封盖;3、操作面板;4、密封垫;5、第一连接头;6、第二连接头;7、固定环;8、固定条;9、固定块;10、固定槽;11、连接块;12、连接槽;13、限位环;14、限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7,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箱1与密封盖2,密封盖2位于安装箱1一侧,安装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3,操作面板3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6,第二连接头6顶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7,固定环7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0,第二连接头6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5,第一连接头5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条8,固定条8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块9,固定条8位于固定环7内侧,固定块9位于固定槽10内部。为了便于更换密封垫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箱1顶端表面以及密封盖2顶端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2,连接槽12内壁设置有限位环13,安装箱1顶端以及密封盖2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垫4,密封垫4底端设置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外侧开设有限位槽14,连接块11位于连接槽12内部,限位环13位于限位槽14内部。为了便于打开安装箱1,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箱1通过铰链与密封盖2转动连接,操作面板3通过螺钉与安装箱1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固定固定条8,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二连接头6与操作面板3固定连接,固定条8与第一连接头5固定连接。为了便于拆卸第一连接头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条8与固定块9固定连接,固定块9一端两侧均为斜面。为了便于固定第一连接头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固定条8通过固定块9以及固定槽10与固定环7固定连接,安装箱1长度以及宽度均与密封盖2长度以及宽度一致。为了便于固定限位环13,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密封垫4与连接块11固定连接,限位环13通过连接槽12与安装箱1固定连接。为了便于连接块11进入连接槽12内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连接块11底端外侧为斜面,限位槽14截面为弧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完成后,通过在第二连接头6顶端外加装固定环7,当需将密封盖2与第二连接头6连接时,移动密封盖2,由密封盖2带动固定条8移动,由固定条8带动固定块9移动,并将固定条8对准固定环7内部,当固定块9与固定环7内侧边缘接触时,将固定条8往密封盖2圆心处一侧按压,固定条8为弹性材料,由固定条8带动固定块9移动,使得固定块9顺利进入固定环7内部,固定块9继续下移,当固定块9与固定槽10接触时,固定条8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复位,由固定条8带动固定块9复位,使得固定块9进入固定槽10内部,在固定块9以及固定槽10的作用下,完成固定条8与固定环7的固定,从而完成密封盖2与第二连接头6的连接,有效提升了密封盖2与第二连接头6的连接牢固性,保障了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箱(1)与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位于安装箱(1)一侧,所述安装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6),所述第二连接头(6)顶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第二连接头(6)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头(5)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条(8),所述固定条(8)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条(8)位于固定环(7)内侧,所述固定块(9)位于固定槽(10)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包括安装箱(1)与密封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2)位于安装箱(1)一侧,所述安装箱(1)内部顶端设置有操作面板(3),所述操作面板(3)顶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头(6),所述第二连接头(6)顶端外侧设置有固定环(7),所述固定环(7)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固定槽(10),所述第二连接头(6)顶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头(5)底端外侧设置有固定条(8),所述固定条(8)外侧底端设置有固定块(9),所述固定条(8)位于固定环(7)内侧,所述固定块(9)位于固定槽(1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1)顶端表面以及密封盖(2)顶端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连接槽(12)内壁设置有限位环(13),所述安装箱(1)顶端以及密封盖(2)顶端均设置有密封垫(4),所述密封垫(4)底端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外侧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连接块(11)位于连接槽(12)内部,所述限位环(13)位于限位槽(14)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藏测井解释中的水淹层自动识别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强倪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梁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