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05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一杆;若干第二杆紧固在第一杆之间,并且若干第二杆之间的角度为0度到180度;若干第三杆设置在第二杆下方,并与第二杆紧固连接;第四杆紧固在第二杆上方,与第二杆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三杆设置在第二杆下方,在实际应用时插入混凝土结构中起水平稳定作用;利用第三杆、第二杆与第一杆使连接装置更加稳定,抵消架体在受到大斜梁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斜撑插入第三杆中使斜撑底部固定牢固,抵消浇筑时对架体造成的水平推力,提高连接装置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并且该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施工缝剔凿、可回收、节约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斜撑架体底部固定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体育场馆类看台楼板为阶梯状,其主梁为斜梁,梁截面普遍较大,斜梁长度10米至20米,倾斜角多为28度,在进行体育场馆大斜梁施工过程中,梁板支撑体系稳定性尤为重要。主要采用普通满堂架支撑为主,斜撑为辅的支撑方式,由于满堂架比较密集,横杆对斜撑角度及斜撑底部固定影响较大,导致斜撑底部无法与主架体连接,不能有效解决大斜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和水平推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杆,至少两个第一杆间隔设置;第二杆,若干第二杆紧固在第一杆之间,并且若干第二杆之间的角度为0度到180度;第三杆,若干第三杆设置在第二杆下方,并与第二杆紧固连接;第四杆,第四杆紧固在第二杆上方,与第二杆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杆设置在至少两个第一杆之间并与第一杆紧固连接作为本技术的底座,在实际应用中放置在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第三杆设置在第二杆下方,在实际应用时插入混凝土结构中,起水平稳定作用;利用第三杆、第二杆与第一杆使连接装置更加稳定,抵消架体在受到大斜梁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斜撑插入第三杆中,使斜撑底部固定牢固,抵消大斜梁混凝土浇筑时对架体造成的水平推力,提高连接装置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同时通过提前确定斜撑的最佳角度及地面定位,对连接装置的位置进行预留,并且该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施工缝剔凿、减少了界面剂使用、可回收、节约成本。优选地,第三杆垂直设置在第二杆下方。优选地,第三杆长度为8厘米至12厘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三杆稳固设置在混凝土结构中,使连接装置更加稳固。优选地,第四杆长度为8厘米至12厘米。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四杆与斜撑更好的连接,保证斜撑的稳固,架体的安全。优选地,若干第二杆相互平行的间隔设置在第四杆两侧。优选地,若干第二杆相互平行的紧固连接。优选地,若干第二杆相交于同一点并紧固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杆设置的方式多样,均是为了保证第二杆与连接装置其他构件之间稳固连接,进而使连接装置整体稳固。优选地,第一杆为钢杆。优选地,第二杆为钢杆。优选地,第四杆为钢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杆,第二杆,第四杆均为钢杆,这些均是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钢筋边角料进行加工制作,减少了钢筋的浪费,节约成本,可重复利用,并且在使用之后可回收,保护环境。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连接装置不仅可以抵消大斜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和水平推力,同时该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减少了施工缝剔凿、减少界面剂使用、可回收、节约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涉及的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涉及的连接装置的实际应用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杆,2为第二杆,3为第三杆,4为第四杆,5为PVC管,6为斜撑,7为混凝土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为了解决大斜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侧向水平推力和水平推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杆1、第二杆2、第三杆3和第四杆4;至少两个第一杆1间隔设置;若干第二杆2紧固在第一杆1之间,并且若干第二杆2之间的角度为0度到180度;若干第三杆3设置在第二杆2下方,并与第二杆2紧固连接;第四杆4紧固在第二杆2上方,与第二杆2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杆1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杆1之间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并紧固连接的第二杆2,第一杆1和第二杆2的长度均为10厘米。当然,第一杆1和第二杆2的数量不限于两个,第一杆1和第二杆2的长度也不限于10厘米,只要满足实际需要即可,第一杆1与第一杆1之间、第二杆2与第二杆2之间的位置关系不限于相互平行设置,只要保证第一杆1、第二杆2紧固连接在一起即可。第一杆1与第二杆2紧固连接构成连接装置的底座,主要起承载、固定的作用,因此优选采用具有承载能力的钢筋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制作;对第一杆1和第二杆2的形状,材质在本实施例中不作具体限定。第三杆3设置在第二杆2下方,并与第二杆2紧固连接,在实际应用时,第三杆3设置在混凝土结构7中,起水平稳定作用,因此优选采用钢筋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制作,对第三杆3与第二杆2之间的位置关系,第三杆3的形状,材质不作具体的限定。第四杆4紧固在第二杆2上方,与第二杆2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在实际应用时,斜撑6插入第四杆4中,使斜撑6底部固定牢固,可以抵消大斜梁混凝土浇筑时对架体造成的水平推力,第四杆4主要起承载、固定的作用,因此优选采用钢筋制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材质制作,第四杆4与第二杆2的夹角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设置;由于斜撑6插入第四杆4中,所以第四杆4的形状、大小与斜撑6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对第四杆4的形状,大小和材质不作具体的限定。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三杆3垂直设置在第二杆2下方。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相互平行的第一杆1间隔设置,在两个第一杆1之间焊接有两个相互平行并紧固连接的第二杆2,在第二杆2的中心位置垂直焊接有一个第三杆3,此时第三杆3可以稳固设置在混凝土结构7中,使连接装置更加稳固。当然第三杆3也可以不垂直设置在第二杆2上,例如,设置两个第三杆3,第三杆3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二杆2的中心位置,并与第二杆2之间的夹角为45度和135度,两个第三杆3对称设置;所以只要第三杆3可以与第二杆2紧固连接在一起,保证第三杆3固定在混凝土结构7中,使连接装置稳固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第三杆3长度为8厘米至12厘米。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实际应用中第三杆3设置在混凝土结构7中,此时在混凝土结构7中预埋了PVC管5,PVC管5与第三杆3相匹配,第三杆3长度优选为8厘米,所以PVC管5长度也为8厘米,PVC管5直径为2厘米,此时PVC管5预埋入混凝土结构7中时,距离混凝土结构7底部20毫米。当然,第三杆3长度还可以是10厘米,11厘米,12厘米,不限于8厘米,PVC管5即第三杆3距离混凝土结构7底部的深度不限于20毫米,预埋在混凝土结构7中的也不限于是PVC管5,可以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进行设置,只要使第三杆3稳固设置在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杆间隔设置;/n第二杆,若干所述第二杆紧固在所述第一杆之间,并且若干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角度为0度到180度;/n第三杆,若干所述第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杆紧固连接;/n第四杆,所述第四杆紧固在所述第二杆上方,与所述第二杆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杆,至少两个所述第一杆间隔设置;
第二杆,若干所述第二杆紧固在所述第一杆之间,并且若干所述第二杆之间的角度为0度到180度;
第三杆,若干所述第三杆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下方,并与所述第二杆紧固连接;
第四杆,所述第四杆紧固在所述第二杆上方,与所述第二杆的夹角为45度至60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杆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杆长度为8厘米至12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斜撑架体底部固定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杆长度为8厘米至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小帅普永刚曹枢袁博杨建斌董志勇沙国华殷仁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