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14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层建筑建设或者维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和脚手架底部设置的支撑固定脚、万向轮,脚手架本体包括支撑立柱、攀爬扶梯和交叉杆,支撑立柱侧面上开设有滑槽和卡槽,交叉杆与支撑立柱通过滑槽连接,支撑立柱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撑立柱通过卡槽连接,脚手架本体左右两侧与交叉杆连接,脚手架本体前后两侧与连接杆连接,攀爬扶梯上下两端与连接杆连接,支撑固定脚与支撑立柱底部的侧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在高空作业过程中,脚手架能自由移动和快速固定,提高了高空施工的速率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
本技术涉及高层建筑物建设或者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
技术介绍
随着国内建筑装饰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通常在施工现场,工人为了方便高空作业通常都会搭设各种支架,称之为脚手架,脚手架在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传统的脚手架为固定式结构,在室内、外使用时需要多处移动,且体积较大,高空作业十分不便。在公开号CN207332278U中,公开一个名称为“一种可移动的脚手架”的技术,包括脚手架本体,所述脚手架本体底部设有底座支撑,所述脚手架本体的侧面上活动连接有斜撑架,所述斜撑架下端装有斜撑万向轮,所述斜撑架上设有斜撑锁定装置,所述脚手架本体接有斜撑架一侧的侧边装有底座万向轮。上述技术专利还存在的缺陷在于:1、脚手架的可移动性能得到解决,但是脚手架底部结构固定性能较差;2、斜撑架设置的位置决定脚手架移动前还必须转动一定角度,降低了脚手架高空施工的速率;3、长期依靠斜撑架和脚手架的侧面支撑的脚手架支架容易产生变形,导致脚手架的两侧面高度不一致,使得整个脚手架固定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自由移动和快速固定,提高了高空施工的速度和安全性的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解决了现有脚手架结构复杂,施工时安装固定耗费时间,影响施工效率;可移动性能提高,但安全性能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和脚手架底部设置的支撑固定脚、万向轮,脚手架本体包括支撑立柱、攀爬扶梯和交叉杆,支撑立柱侧面上开设有滑槽和卡槽,交叉杆与支撑立柱通过滑槽连接,支撑立柱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与支撑立柱通过卡槽连接,脚手架本体左右两侧与交叉杆连接,脚手架本体前后两侧与连接杆连接,攀爬扶梯上下两端与连接杆连接,支撑固定脚与支撑立柱底部的侧表面连接;脚手架底部的支撑固定脚在支撑立柱每个侧表面均设有连接,连接方式可滑动和固定连接,支撑固定脚设置在连接杆下端;支撑固定脚与支撑立柱之间设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入轴设有动力装置,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支撑固定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于,1、万向轮提供脚手架的任意移动地点的快捷性;2、支撑固定脚保证移动到固定地点以后脚手架整体的稳定放置;3、交叉杆的张开角度和可滑动收折的结构,决定了整个脚手架展开以后的宽度;4、连接杆通过卡槽连接方式与支撑立柱连接,提供可拆卸功能,便于脚手架的收折和运输。本技术的使用原理在于,本技术主要使用在工程高空的施工现场,比如外墙施工,体育馆室内刷漆、装饰等。首先,选定需要施工的地点,把收折以后的脚手架运输到施工地点的起始位置一端,展开脚手架时,通过交叉杆确定脚手架本体顶面可以站立或者走动面的宽度,通过连接杆确定脚手架本体顶面可以站立或者走动面的长度;然后,调节支撑固定脚与地面的距离,使其直接接触地面,固定支撑固定脚,或者根据脚手架施工点要求的高度,继续调节支撑固定脚,使其完全固定在地面上,防止万向轮与地面接触;最后,一个地点部分高空作业完成以后,根据需要调节收回支撑固定脚,使其万向轮直接接触地面,掌控脚手架,控制其向该地点下一部分需要施工地点位置处,继续沿用之前的步骤,固定其支撑固定脚,实现对脚手架整体的固定。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脚手架结构简单,不仅安装、收折方便,其收折以后外型结构便于运输;同时,脚手架本体设置的支撑固定脚和万向轮进一步实现了脚手架在施工地点的快速移动和稳固固定,提高脚手架高空运作的效率和固定效果,防止支撑立柱底部的固定不稳固导致安全事故,移动效果差,使其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出现。交叉杆使其脚手架本体的宽度可调,进一步提高高空操作者的施工安全性和快捷性,连接杆通过卡槽与支撑立柱连接,决定脚手架收折以后结构简单,便于运输,攀爬扶梯便于施工人员上下脚手架。进一步地,脚手架底部的支撑固定脚在支撑立柱每个侧表面均设有连接,连接方式可滑动和固定连接,支撑固定脚设置在连接杆下端。通过对脚手架支撑立柱的每个侧表面设置支撑点与地面间接接触,进一步起到固定整个脚手架底部的作用,提高稳固性;支撑固定脚与脚手架表面连接方式滑动连接和固定连接共同作用,起到可上下滑动或者固定一定高度的连接方式,保证支撑固定脚可以根据施工地点的地面凹凸不平的特征,提供不同高度的支撑立柱,实现稳固的高空作业脚手架固定;支撑固定脚设置在连接杆的下端,目的是防止支撑固定脚在支撑立柱侧表面上下移动调节整个脚手架固定高度时,不会对支撑立柱底部设置的连接杆发生相互抵触干扰。进一步地,支撑固定脚与支撑立柱之间设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入轴设有动力装置,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支撑固定脚连接。通过控制输入轴的转动,提供输出轴端连接的支撑固定脚上下往复运动,便于快速控制支撑固定脚的固定,进一步提高脚手架整体的固定到移动的转化效果,从而节约安装移动时间,提高脚手架高空作业的效率。进一步地,往复直线运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齿轮连接动力输入轴端,齿条输出轴与支撑固定脚连接。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对支撑固定脚在支撑立柱侧表面上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控制脚手架底部的快速固定,同时齿轮齿条机构实现一个便捷的效果。进一步地,往复直线运动机构为涡轮蜗杆机构。蜗轮蜗杆机构实现与上述权利要求齿轮齿条相同的作用效果。进一步地,往复直线运动机构为同步带机构。同样地,实现同步带机构实现对支撑固定脚在支撑立柱侧表面上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控制脚手架底部的快速固定,同时同步带机构实现一个便捷的效果。进一步地,支撑固定脚与支撑立柱底部的侧表面设有刻度尺。刻度尺的设计,目的是使脚手架每根支撑立柱在同一地平面上的高度一致,保证脚手架本体底部稳固性更好。同时,当地平面不平整的时候可以调节支撑固定脚支撑起支撑立柱离地面高度不同,使其脚手架顶部施工人员的踩踏平面不会产生倾斜的现象。进一步地,输入轴端动力提供方式分为手动输入或者电动带动输入轴,手动提供动力的输入轴与转动把手连接,电动带动的输入轴与电机连接。如果支撑固定脚调节的高度变化不大,基本采用手动控制转动把手的转动实现支撑固定脚的往复直线运动,根据刻度尺的数值,控制十分精确;反之,当脚手架整体较重时,手动转动十分费力,采用电动控制转动,节省人力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支撑固定脚和齿轮齿条机构连接关系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侧视图;其中:1.脚手架本体;2.支撑固定脚;3.万向轮;4.支撑立柱;5.攀爬扶梯;6.交叉杆;7.滑槽;8.卡槽;9.连接杆;11.齿轮齿条机构;14.插削孔;15.转动把手;16.螺栓;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和脚手架底部设置的支撑固定脚(2)、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脚手架本体(1)包括支撑立柱(4)、攀爬扶梯(5)和交叉杆(6),支撑立柱(4)侧面上开设有滑槽(7)和卡槽(8),交叉杆(6)与支撑立柱(4)通过滑槽(7)连接,支撑立柱(4)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与支撑立柱(4)通过卡槽(8)连接,脚手架本体(1)左右两侧与交叉杆(6)连接,脚手架本体(1)前后两侧与连接杆(9)连接,攀爬扶梯(5)上下两端与连接杆(9)连接,支撑固定脚(2)与支撑立柱(4)底部的侧表面连接;脚手架底部的支撑固定脚(2)在支撑立柱(4)每个侧表面均设有连接,连接方式可滑动和固定连接,支撑固定脚(2)设置在连接杆(9)下端;支撑固定脚(2)与支撑立柱(4)之间设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入轴设有动力装置,往复直线运动机构(10)的输出轴与支撑固定脚(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包括脚手架本体(1)和脚手架底部设置的支撑固定脚(2)、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脚手架本体(1)包括支撑立柱(4)、攀爬扶梯(5)和交叉杆(6),支撑立柱(4)侧面上开设有滑槽(7)和卡槽(8),交叉杆(6)与支撑立柱(4)通过滑槽(7)连接,支撑立柱(4)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连接杆(9),连接杆(9)与支撑立柱(4)通过卡槽(8)连接,脚手架本体(1)左右两侧与交叉杆(6)连接,脚手架本体(1)前后两侧与连接杆(9)连接,攀爬扶梯(5)上下两端与连接杆(9)连接,支撑固定脚(2)与支撑立柱(4)底部的侧表面连接;脚手架底部的支撑固定脚(2)在支撑立柱(4)每个侧表面均设有连接,连接方式可滑动和固定连接,支撑固定脚(2)设置在连接杆(9)下端;支撑固定脚(2)与支撑立柱(4)之间设有往复直线运动机构,往复直线运动机构的输入轴设有动力装置,往复直线运动机构(10)的输出轴与支撑固定脚(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的高空施工脚手架,其特征在于:往复直线运动机构为齿轮齿条机构(11),齿轮连接动力输入轴端,齿条输出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茂华陈旭高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