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水扁专利>正文

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2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其特征是在餐具内部设置吸油片,在餐具下部设置一出汤开关。吸油片置于餐具盖内面或置于一不锈钢细网上;吸油片有复数层,吸油片之间用隔块或不锈钢细网隔开。吸油片为一次性使用的吸油纸或重复用的附着型沾油板片。使用时,吸油片完全浸入菜汤中,或菜汤倒入碗中时通过吸油片过滤,使菜中的油质吸附在吸油片上,实现油质与菜汤分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分离菜肴及汤中的油质,使菜肴及汤类兼具口感,又能使人们少吃食油,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餐具,特别是指一种具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
技术介绍
谈到吃的艺术,全世界莫过于中国人最为讲究。国人对于食物的色、香、味及口感四者的要求标准甚高。故而不仅在菜色的选择、烹饪技术十分讲究,同时特别注重食物的口感。食物的口感,离不开在烹饪时多加油,正所谓“多油盖过涩”,其含意在于添加食油,油质口感可压过涩涩的味道。正因为如此,每一样菜餚皆以多油为主要附加物,尤其是素食类食物,更是油腻多油,无论是菜餚还是菜汤,统统油腻腻。虽然油滑的菜餚、菜汤的口味好,但却会对人们的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在现今社会,充满爱美、瘦身、养生的观念,光亮滑润的多油世界已不是唯一的最佳选择。目前市面上已有所谓的瘦身餐,养生,其主要是不加食油、不加味精不加食盐。让其味道回归自然原味,这种菜口味差。为了令其口感稍有改善,方有所谓养生食油,可见菜餚里真离不开食油的调和作用。因此,如何兼顾口感又能尽量少吃食油,已是目前餐饮业的一大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针对盛装菜餚及菜汤的餐具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使菜餚及菜汤中的油质分离。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在盛装菜餚及菜汤的餐具内部设置吸油片,在其底部设置一出汤开关。吸油片置于餐具盖内面或者置于一不锈钢细网上;吸油片有二层或多层,吸油片间用隔块或不锈钢细网隔开。吸油片为一次性使用的吸油纸或重复用的附着型沾油板片。使用时,吸油片完全浸入菜汤中,或菜汤倒入碗中时通过吸油片过滤,使菜中的油质吸附在吸油片上,实现油质与菜汤分离的目的。本技术的实际效果是能有效分离菜餚及汤中的油质,使菜餚及汤类兼具口感,又能使人们少吃食油,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中型餐具上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应用于低矮餐盘类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由图可知,本设计是在盛装菜餚及菜汤的餐具2内部设置吸油片10,在其下部设置一出汤开关20。吸油片10置于餐具盖1内面;吸油片有二层或多层,吸油片10之间用隔块11或不锈钢网12隔开。吸油片为一次性使用的吸油纸或重复用的附着型沾油板片。餐具盖1内面的数层吸油片10用螺栓13螺固。使用时,餐具盖内面的吸油片10浸入菜汤中吸附油质,打开餐具盖后洗掉吸油片上的油质或更换吸油片,可重复数次,使汤料无飘浮的油质,实现油质与菜汤分离。图3为中型餐具剖面示意图,中型餐具2如大碗公、锅子等,一般无盖子,吸油纸10放置于不锈钢细网21上后再一并置于该等餐具内,餐具下部有出汤开关20。菜汤倒入餐具内时通过吸油片过滤,菜叶在细网上部,菜中的油质吸附在吸油片上,不锈钢细网下部为纯汤汁,实现油质与菜汤分离。打开底部的出汤开关获得无油汤汁。图4为低矮类餐盘的剖面示意图,是在餐盘2内设置不锈钢细网21,不锈钢细网21为片状直接抵靠在餐盘内缘上或细网设有脚架立置于餐盘底面上,以盛装菜餚,而油质则流入餐盘底部。使菜餚与油质分离。综上所述,本设计为餐具设计首创且实用性强,具备专利性。凡依本设计所作的均等变化,都被本专利申请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其特征在于:餐具内设置有吸油片[10],吸油片位于一不锈钢细网[1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其特征在于餐具内设置有吸油片[10],吸油片位于一不锈钢细网[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吸附分离油质功能的餐具,其特征是,吸油片有复数层,吸油片[10]之间用隔块[11]或不锈钢细网[12]隔开,复数层吸油片[10]用螺栓[13]螺固于餐具盖[1]内面;餐具下部设有一出汤开关[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扁
申请(专利权)人:陈水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