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89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筒盖与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截污挂篮、第一安装环以及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截污挂篮设有第一凸环,所述截污挂篮安装在第一安装环内,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若干螺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可完成雨水的初期弃流,当雨量逐渐增多,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排出,本装置易清理、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雨水截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雨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雨水截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水资源的减少,将雨水收集净化后重复利用可以大大的增加水资源的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由于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不能直接排入收纳水体中,目前,大部分雨水截污装置包括筒体、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挂篮,挂篮与筒体不够贴合,缝隙较大,导致截污不彻底,容易导致收集装置的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雨水截污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包括筒体、筒盖、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筒盖与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筒盖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截污挂篮、第一安装环以及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截污挂篮设有第一凸环,所述截污挂篮安装在第一安装环内,所述安装槽与第一凸环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环设置在截污挂篮上方,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若干螺栓相连,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过滤装置将筒体内分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设置在第一容腔筒壁上且第一出水管设置在筒壁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第二容腔筒壁上,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第一出水管上设有阀门;所述第一安装环的内径等于截污挂篮的外径,所诉第二安装环的外径大于第一凸环的外径,第二安装环的内径等于截污挂篮的外径,第一安装环、第二安装环和截污挂篮同轴设置。本技术具有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可完成雨水的初期弃流,当雨量逐渐增多,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排出,本装置易清理、维护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1-筒体,102-筒盖,103-进水管,104-第一出水管,105-第二出水管,106-密封圈,107-截污挂篮,108-第一安装环,109-第二安装环,110-安装槽,111-第一凸环,112-第一容腔,113-第二容腔,114-流量传感器,115-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包括筒体101、筒盖102、进水管103、第一出水管104、第二出水管105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筒盖102与筒体101螺纹连接,筒盖102与筒体101之间设有密封圈106,所述密封圈106设置在筒盖102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截污挂篮107、第一安装环108以及第二安装环109,所述第一安装环108固定设置在筒体101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环108上设有安装槽110,所述截污挂篮107设有第一凸环111,所述截污挂篮107安装在第一安装环108内,所述安装槽110与第一凸环111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环109设置在截污挂篮107上方,第一安装环108和第二安装环109通过若干螺栓相连,第一安装环108和第二安装环109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过滤装置将筒体101内分为第一容腔112和第二容腔113,所述进水管103和第一出水管104设置在第一容腔112筒壁上且第一出水管104设置在筒壁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105设置在第二容腔113筒壁上,所述进水管103上设有流量传感器114,第一出水管104上设有阀门115;所述第一安装环108的内径等于截污挂篮107的外径,所诉第二安装环109的外径大于第一凸环111的外径,第二安装环109的内径等于截污挂篮107的外径,第一安装环108、第二安装环109和截污挂篮107同轴设置。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而水流量较小,第一出水管104上的阀门115打开,污水直接从第一出水管104排出,后期雨水量增大,水流量大,第一出水管104上的阀门115关闭,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截污后,完成过滤的雨水从第二出水管105进入雨水收集箱,最后水流量降低,第一出水管104上的阀门115打开,第一容腔112内的杂质伴随着雨水从第一出水管104排出,不易造成堵塞,对于各阀门115的开启和关闭采用人工控制;本技术结构简单,初期雨水的污染比较严重,可完成雨水的初期弃流,当雨量逐渐增多,对雨水进行截污处理排出,本装置易清理、维护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盖、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筒盖与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筒盖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截污挂篮、第一安装环以及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截污挂篮设有第一凸环,所述截污挂篮安装在第一安装环内,所述安装槽与第一凸环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环设置在截污挂篮上方,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若干螺栓相连,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n所述过滤装置将筒体内分为第一容腔和第二容腔,所述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设置在第一容腔筒壁上且第一出水管设置在筒壁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设置在第二容腔筒壁上,所述进水管上设有流量传感器,第一出水管上设有阀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盖、进水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以及过滤装置,所述筒盖与筒体螺纹连接,筒盖与筒体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筒盖上,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截污挂篮、第一安装环以及第二安装环,所述第一安装环固定设置在筒体内壁上,所述第一安装环上设有安装槽,所述截污挂篮设有第一凸环,所述截污挂篮安装在第一安装环内,所述安装槽与第一凸环相匹配,所述第二安装环设置在截污挂篮上方,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通过若干螺栓相连,第一安装环和第二安装环上设有与螺栓相匹配的螺纹孔;
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功责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多盈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