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友颜专利>正文

一种纱线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72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纱线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纱线控制器,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主控制器分别与电源电路和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主控制器包括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主控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主控电路分别与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电连接,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电连接,通过设置电源电路为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供电,并且能够用来滤除共模干扰,保证主控制器工作稳定,提高主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主控制器与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能够精确地控制每跟纱线的松紧以及送线速度,从而提高纱线控制器的编织精度,以编织出多种多样的花纹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纱线控制器
,特别涉及一种纱线控制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布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布料的花纹的个性化追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现在很多人喜欢在布料上有凸起的花纹、有褶皱的效果,这些效果在目前的大批量生产很难实现,因此造价极高。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尽管压电贾卡系统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每根导纱针的垫纱运动,同时花纹也可以快速变换。但是对于一些个性化的花纹或图案很难实现大批量生产,例如凸起的花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控制每根纱线的松紧或送线速度的纱线控制器,以此达到编织出特殊效果图案的控制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纱线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主控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电源切换电路能够根据主控电路的供电要求进行切换,一般为3.3V和5V切换;通过设置滤波电路用以滤除电路中的干扰或是电路内部产生的电压或电流波纹;通过设置主控电路用以控制通讯状态和纱线控制模组工作;通过设置晶振电路为主控电路工作提供振荡源,保证主控电路工作的稳定;通过设置电源电路为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供电,并且能够用来滤除共模干扰,保证主控制器工作稳定,提高主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主控制器与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能够精确地控制每跟纱线的松紧以及送线速度,从而提高纱线控制器的编织精度,以编织出多种多样的花纹布料。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整体电路框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电源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电源切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滤波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接口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马达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纱线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纱线控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1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种纱线控制器的晶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标号说明:1、电源电路;2、主控制器;201、电源切换电路;202、主控电路;203、接口通讯电路;204、晶振电路;205、滤波电路;3、纱线控制模组;4、承载板;5、主动轮;6、从动轮;7、进线圆磁环;8、出线圆磁环;9、从动轮机构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纱线控制器,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主控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电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电源切换电路能够根据主控电路的供电要求进行切换,一般为3.3V和5V切换;通过设置滤波电路用以滤除电路中的干扰或是电路内部产生的电压或电流波纹;通过设置主控电路用以控制通讯状态和纱线控制模组工作;通过设置晶振电路为主控电路工作提供振荡源,保证主控电路工作的稳定;通过设置电源电路为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供电,并且能够用来滤除共模干扰,保证主控制器工作稳定,提高主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通过主控制器与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能够精确地控制每跟纱线的松紧以及送线速度,从而提高纱线控制器的编织精度,以编织出多种多样的花纹布料。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变压器T1、芯片U1和芯片U2,所述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U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芯片U2的第二引脚电连接。由上述描述可知,芯片U1为高性能电容AC-DC转换器,芯片U2是DC-DC转换器,AC-DC转换器是将交流转换为直流,DC-DC转换器是将不同地之间的共模干扰滤除,AC-DC转换器和DC-DC转换器均为隔离的转换器,即输入和输出之间是隔离不共地的;同时在电源电路的输入端有额外的保护设计,通过设置压敏电阻RV1用以防护电源在雷击浪涌情况下保护电源不损坏;电容C1和电感L组成了一个EMC保护电路,是保证产品对电网不产生污染,是电器的可靠性设计。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3、电解电容CE1、二极管D2、开关S1和芯片U3,所述芯片U3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解电容CE1的一端和开关S1电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开关S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三引脚和芯片U3的第四引脚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解电容CE2、电解电容CE3、电解电容CE4和二极管D3;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电解电容CE3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解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主控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主控制器和纱线控制模组,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纱线控制模组电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主控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所述主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滤波电路、接口通讯电路和晶振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分别与所述电源电路和滤波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压敏电阻RV1、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变压器T1、芯片U1和芯片U2,所述芯片U1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所述芯片U2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
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和压敏电阻RV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与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二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和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二极管D1的阴极和芯片U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1的阳极和芯片U2的第二引脚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包括电容C3、电解电容CE1、二极管D2、开关S1和芯片U3,所述芯片U3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
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解电容CE1的一端和开关S1电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解电容CE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阴极与所述开关S1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三引脚和芯片U3的第四引脚均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切换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解电容CE2、电解电容CE3、电解电容CE4和二极管D3;
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一端、电容C4的一端和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电解电容CE3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一端和电解电容CE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且所述电解电容CE4的另一端、电容C6的另一端、电解电容CE3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均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电解电容CE2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路电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3的阳极电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通讯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接插件P2和芯片U4,所述芯片U4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第五引脚、第六引脚、第七引脚和第八引脚;
所述芯片U4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电阻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和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电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六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10的一端、电阻R9的一端和接插件P2的第二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七引脚分别与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电阻R8的一端和接插件P2的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八引脚和电阻R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友颜卓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黄友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